阅读历史 |

第117章 度量衡(2 / 2)

加入书签

度量衡,无非就是长度,重量,容积这些工具,只是不知道这些工具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这个时代工匠教授徒弟非常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尺寸的把握,另外中国历史上很多神奇的发明最终失传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制作这些工具的大师很多并不懂文化,他们对这些发明的某些部件尺寸他们心里有数,纯粹用经验堆出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流传下去。

即便是有一些图纸流传下去,因为关键数据的缺失,导致后面的人按照图纸都未必制作的出来,最后自然是逐渐的失传了。

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神,霍刚开始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窖炉,这个窖炉的体积并不大,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砖窑。

真正的古代砖窑事很大的,高度至少也有六七米那么高,中间圆形摆放砖坯的位置直径就有四五米左右。

当然,这样大型的砖窑烧制不出来耐火砖,因为耐火砖烧制的温度需求比较高,所以只能是这种小砖窑来烧,这种砖窑其实更像是烧制陶瓷的窖炉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后真正建成的是烧制水泥的窖炉,这方面霍刚倒是不担心,因为在另外一侧,一个专门烧制水泥的窖炉基础已经打好了。

这个时代有非常成熟的烧制石灰的炉子,其实烧制水泥跟烧制石灰基本是一样的,这些根本不用霍刚操心。

按照现在的进度来说,当这些耐火砖烧制完毕之后,最多也就是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第一个水泥窖的建设!矿渣什么的已经运送了一部分过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初期已经够使用了。

而且矿渣其实也并不是必须的,其实可以直接将铁矿石磨碎混合进来都行。

烧砖的工作霍刚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而度量衡此刻也没有送过来,霍刚干脆考察了一下这附近的地形,他们这个工地是依靠祁连山脉建设,这里地处高地。

而在他们的北侧地势开始偏低,从这里前往阳关中间,地势有一片应该是最地的地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十几天之后,出现的河流将会从这里流经而过。

就是不知道河流的水流到底大不大,如果水流太大的话,他们这第一个建设的东西反而是桥梁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能两全,相对于建筑桥梁而言,河流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更不要说融入灵泉水的河流了。

“杨老五,阳关那边怎么样了?”霍刚将这周围的地形考察了一番,然后叫过杨老五开口问道。

霍刚这个问题一出口,杨老五的脸色就变得怪异起来,他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霍刚,因为阳关那边的样子……真的是一天一个样!而这些变化……据说都是将军带来的!

很多时候,杨老五都怀疑,自己面前的将军是不是真的天上的神灵下凡。

不,准确的说,天上的神灵是不是都是将军的化身,因为在他们的部落里面一直都有这样的消息流传。

“将军……阳关现在的情况,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您现在要回去的话,跟您离开的时候,完全就是两个样子,变化太大了!”杨老五想了想,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有一些词穷。

“是吗?看起来是好的变化。”霍刚微微笑了笑。

“当然是好的变化!都是将军您带来的!”杨老五立刻恭敬的开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