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节(1 / 2)

加入书签

四方没有拿到SIEMENS的技术,但周云自认为换他来,也不一定能把SIEMENS的价格砍成这样。

他们的谈判,不眠不休,打印机烧坏了好几台,各不让步,也没能从日方手中拿到三百公里时速的动车技术,即便是压价,也不会压太多。

他不是没和SIEMENS接触过,对方对他们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而且拿准了华国这次的高铁大飞跃发展必会选SIEMENS的技术,所以半点价格都不肯让步,更别说压价,或者说讲到原本价格的十分之一!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谈判了,在谈判桌下面,双方早就交手无数次,不仅打经济战,还打心理战,就看谁最后更胜一招。

华国在2008年会举行奥运会,对于华国来说,这是一次全国瞩目的盛会,也是华国第一次举行奥运会,为了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准备着,到时候,全世界的目光也会聚集在华国。

而四纵四横规划里的重要城市,首都以及其他重要城市的铁路线上,必须跑着的是世界一流速度的高速动车。

一次性数百列动车的招标,世界瞩目的技术引进,全世界都关注的华国铁路,若是最后只跑出两百速度级的动车,那绝对是雷声大雨点小,会被别人嘲笑。

华国要做,就做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和高速铁路。

京津线的设计非常大胆,直奔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设计去了。

谢雁在实验室呆了很长的时间,长客和四方在飞速地消化着SIEMENS的Velaro技术,四方的引进在研发速度也不慢。

他们要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完成动车组组装下线试跑,并且开通运营。

谢雁偶尔会收到怒特格给她写的信,即便现在通讯很发达,手机电话人手都有,但对于生活在偏远西部的藏族青年来说,这些工具都并不适应。

他的汉字看得出来很努力地想要写的端正,但还是有些歪歪扭扭,好像小学生的笔记。

怒特格告诉她,铁路已经通车了,那里通上了电,有更多的人从铁路上来,参观那里的风景,以前寨子里没几家商店和药店,现在也多了起来,还有很多旅馆。

他在努力地学习汉语,现在会写很多汉字,学校也比以前多了,普通的小孩就可以去学习藏语和汉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有钱人,或者地位高的人才能识字。

他在马场工作,很多客人回来这里骑马,但没人敢骑萨力,萨力在汉语里,被翻译为风,谁能轻轻松松驾驭风呢?

“有一个客人不听劝,一定要试试,结果从马上摔了下来,他们还骂萨力,把它关了起来,这又不是萨力的错,烈马就该有这样的性格,他摔下来,只是因为他驾驭不了萨力。”

怒特格在信里写,“铁路好像还没有修完,他们还要往更深的地方修,那里的环境更恶劣,但是修铁路是好的,就是因为铁路,我们这里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好在天上的天空还是依然很清澈,晚上可以看见很多星星,你在那里也可以看见星星吗?等你有空可以过来,我把萨力牵出来,我们再去天山。”

除了信,他还寄了很多特产过来。

谢雁写了一封回信,告诉他自己的近况,“可能会很忙,去不了天山了,等有空了,我一定回来,还有,别让别人欺负萨力,它可是你的宝贝。”

在实验室呆着的时候,时间就过得很快,负责组装和下线试跑等一些工作的是高崛,他是新调来的,一上来就作风凌厉,谢雁只做技术,懒得花时间去讨好领导,虽然没什么矛盾,但在别人面前,高崛总觉得谢雁似乎不给自己面子,说话的语气看起来,两人仿佛是平起平坐。

他明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多少不舒服,自己什么年龄和资历,什么职位,这个年轻的小姑娘这个态度,那就是针对他。

他是新调来的,需要立威,正好就拿谢雁开刀,把她调离了重要岗位。

谢雁找到他,“国产化还有一些问题,而且,最后的组装也还没完成。”

“最难的几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内容,小王他们可以自己完成,你是公司的人才,也为了这个项目忙了好久了,一直没放假,你休息一段时间。”

周崛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低头翻着资料,“给你放个假不好?这是多少人都想要的,我都没批,还是看你太辛苦了,才特意和张组长申请的。”

既然是张沉同意的,谢雁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的确,后续虽然还有一些问题和步骤,但别人不一定就不能完成。

等谢雁出去了,周崛才抬头,刚才他根本没看资料,只是和谢雁做个样子而已。

经过这样的敲打,她应该会明白以后工作应该是什么态度了。

谢雁回去,果然当天晚上就接到了张沉的电话。

“知道工作调动了?”

谢雁说,“嗯。”

“没什么要抱怨的?”

张沉在电话那头说,“把你调去做闲职,放弃跟了大半年的项目,你就没点意见?”

“周崛说是你同意的。”

“嗯?”

张沉一愣,“你这意思,是不敢怪我?”

“那倒没有,您让我休息,我肯定要好好休息一下的。”

张沉代表的是部里 ,动车联合办公室成立后,他成了主要的领导,他之前帮北车争取SIEMENS的技术,并不意味他就是北车一边的,谢雁并不感兴趣张沉的站队,这问题太复杂,只要是做实事就行了。

“你真想休息?”

张沉问,“我听说你的身体不太好,最近还去过医院。”

谢雁也察觉到自己虽然寿命延长了,但体质似乎在下降,否则一个大好人到时候死了,岂不是很突兀,系统也安排了一个循序渐进。

“还行,只要组织需要我,我随时都可以上。”

张沉听得出来她不是开玩笑,这几年从发现这个人才,到相处和接触,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事,张沉也能确定,谢雁是个不谋私利,不站队,只想干实事,并且热爱加班(不是)的好同志。

关键是,她还很聪明,也很靠谱,交给她的事,没有办不成的。

一年前,谢雁信誓旦旦说一定会拿下SIEMENS技术,并且给出一个预算的时候,张沉都有些不太敢相信那是真的。

现在,谢雁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比她所预算的金额还要少得多!

“我打算让你去四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