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因为这件事,第二天酒醒之后的赵图强,成了远近闻名、见义勇为的打拐英雄。

“不对啊,我什么时候知道他们是人贩子的……我真的喝多了?”

就在他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小女孩已经爬上副驾驶,和弟弟一起坐在座位上。

谢雁从车窗里伸出头,道,“少说屁话,走不走?”

这一路,谢郁算是见识到了不同的世界。

沿途的旅店,吃的比村里好,还有电,虽然电灯昏黄,不算明亮,但比起点油灯,点蜡烛来说,方便多了。

沿途的城市,到了夜里,不是漆黑一片,而是闪着点点微光。

有些光落在那条大河上,波光粼粼,白天的时候,从车窗看出去,那条大江格外汹涌可怕,随着车越往东边开,江面越发宽阔,比断崖村的断崖还要宽。

赵图强的车没有开进沪城,而是停在了沪城外的仓库,这里还有很多别的大卡车,拉着从远处来的货。

等按时交了货,赵图强才带着两个孩子,搭上了去沪城的车。

下了车,已经是秋季的末尾,没有炎热的日光。

谢郁和谢雁背着包,跟在赵图强后面走。

沿途都是农田,偶尔可以看见一些土屋,远处有一条宽阔的江面和芦苇荡。

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片棚屋面前,赵图强找了个看上去不那么破旧的土屋,掏出钥匙打开门,“进去洗把脸,休息会,明天我们去找你那没良心的爹。”

沿途都是农田和农舍、棚屋,半点没有大城市的样子,甚至还没有县城的房子好。

谢郁问,“这里真是沪城吗?”

“怎么,”

赵图强从里面端出来一个盆子,“怕我把你们带去外地卖了?”

“那倒不是……”

谢郁洗了脸,“可是路上他们不都说,沪城特别好,人人都住在漂亮房子里,穿着漂亮衣服吗?”

“屁话少说,你一个小孩子老是听这些干什么?”赵图强开车累,进去倒头就睡,把钥匙扔在桌上,“把门锁好!”

四周都是农田,夜里也安静,赵图强的棚屋虽然看起来不怎么样,但里面还算整齐,就是人不常住这里,落了很多灰。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或许有七点,赵图强就来敲门,叫他们滚出来洗脸。

他换了身衣服,看着刚起床的两个孩子,“算你们运气好,这趟我赚的多,老子今天心情也好,一会我带你们先去买两件体面的衣服,再去打听人。”

谢郁洗完后,谢雁接过了盆子,重新去倒水。

“我们自己带了衣服。”谢郁说。

“你们那些破布穿着什么鬼样子,一会你爹骂我虐待你们,我哪去哭冤去?”赵图强打开门,走出去,粗狂的声音传来,“快点,别磨蹭,一会晚了!”

“你不是觉得沪城的人都穿漂亮衣服吗?老子带你们去看看真的沪城和漂亮衣服长什么样。”

一条茫茫的大江,横躺在他们面前。

在农田,芦苇和泥地的江对面,此刻淹没在浓浓的晨雾里,是一个谢郁从未见过的世界。

第47章 此去通途13

长江,有亚洲第一长河的称呼。

它西起世界最高的山峰群,一座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高原大山西南侧,拥有众多支流,沿途,流经华国的数个省份,如同大地血脉,贯穿华国东西,于沪城附近的一座小岛东侧奔入大海。

无数条支流和干流,从它身体之中分流而出,构成遍布大地,哺育各地的血管网,滋润,哺育着每一处依赖它生存的村庄、城市。

对于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外面这些宽阔无边的大河,是一种全新的存在。

以前,谢郁以为只有断崖峭壁才会阻碍人们往前走的路,可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河流也会。

长江在沪城的分支,就是他们面前这宽阔的浦江。

一条江河,将这个华国最繁华的城市分成了东西两个世界。

浦江以东,贫穷,荒凉,农舍棚屋修建在农田旁,风吹过去,能让岸边的芦苇荡跳小半天的舞。

浦江以西,临近东海,则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此刻,宽阔的江面上弥漫着雾气,仿佛一碗热汤,唯一的不同——河水是冷的,汤是热的。

晨雾久久不散,偶尔从白色的世界里,会冒出一些漆黑的船身,一眨眼的功夫,黑色船又消失在了白色的雾里。

“呜——呜——”

船身出现的时候,这些庞大的铁怪物还会发出沉重的叫声。

“呜——”

谢郁起先以为这里没有多少人,但当他们跟着赵图强来到渡口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人,比断崖村,比县城,比路上经过的城市,多了几百倍!几千倍!

渡口等着黑压压的人,一眼看过去,望不到尽头,有上课的学生,推着自行车等上班的人,男男女女,老少都有。

铁怪物的呜咽声少了,没了,江面上静的可怕,雾却一直不散,人也越来越多,前后都是人。

不只是推着自行车等上班的人,还有拖着货物,蔬菜的车辆,从渡口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马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