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节(1 / 2)

加入书签

朱氏嘴硬说:“那是你亲弟弟,你就不能盼着他点好?咱家来京城不久,正当同那些世家贵人们多多交往,才能融进去。”

高珍珠心灰意冷,不再理会她的母亲。她回房后,想起在宫里居住的这一年,太后对她没话说,寿安宫里的人也不敢小瞧她,可是人们那种若有若无的轻视,她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些贵人娘娘们打量她时意味深长的眼神,就跟看一个破落户穷亲戚一样,表面上待和善,实际上是看不起她的。

就连太后赐给她的两个贴身宫女,以为高珍珠熟睡时,也偷偷笑话过她。高珍珠怕被人说闲话,反而不敢跟她们计较。更别说那些高贵的娘娘们,个个都是出自官宦世家,高珍珠面对她们时自卑极了。尽管太后请了女史教她琴棋书画,可是她学得晚,而且天赋平平,尽管很努力,可是收获甚微。

到了傍晚时分,宫里的马车接她回宫。高珍珠只让人去给父母说了一声,就上了马车,闷闷地回了宫。

太后见她回来,问道:“家里还好吗?你爹的身子怎么样,耀祖在太学读书怎么样?”

提到老爹,高珍珠有些难以启齿,低声说:“爹爹身子还行,家里有两位姨娘都怀了身孕。”

太后顿时喜道:“这是好事啊。多子多福,咱们老高家才能兴旺。”她立刻让侍女拿上好的人参燕窝去赏给两位姨娘。

回头看高珍珠兴致不高,就说:“珍珠,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娘只生了你弟弟一个男孩子,太单薄了,现在你又多了两个弟弟妹妹,该高兴才对,不能做那嫉妒的样子。”

说道嫉妒两字时她的脸色都变了,想起卫氏,想起了皇上至今无子,心里对卫兰亭的恼怒又添了一重。

高珍珠忙说:“姑妈,珍珠不是嫉妒,珍珠是高兴呢,我只是担心弟弟,弟弟近来与京城几户伯爵人家的公子相交密切,我担心他误了学业。”

太后笑了,“这事儿,改天我召耀祖进宫,劝劝他,小孩子不定性,他要是还不听话,就让他表哥去劝。”

这时,侍女来报,“康妃与平妃过来给您请安。”

太后让人把她们叫进来,崔氏进来就挽着太后的胳膊,撒娇:“太后娘娘,我来陪您摸牌,高姑娘也回来啦,一起吧。还差一个人,不如去叫陈太妃过来吧。”

江氏陪着笑说:“太后娘娘,妾陪您摸一把吧。”

天色已晚,太后也不想去喊人,于是道:“行吧。”

四人打了一圈牌,崔氏的眼睛在江氏身上转了转,笑道:“康妃的牌技一日千里啊,想来是在家苦练牌技。”

江氏道:“比起妹妹你还差的远。”

她着实地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先时不如崔氏豁得出面子讨好太后与卫氏,在宫里的体面远远不如崔氏,这一两个月想通了,每日来太后这里,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又是一个极力讨好你的人,相比越来越讨厌的卫氏,太后反而觉得江氏有了可取之处。

江氏不停地给太后送牌,对待高珍珠也温言细语,把两人哄的极好。崔氏在心底冷笑一声,低头去看自己的牌。

……

太后发作布料的事情自然有人报到含德殿。青梨气道:“怎么可以这样啊,传出去别人还以为娘娘苛刻了寿安宫!”

葡萄想得多一些,“以后关于太后那边的事情,您都禀告给皇上,让皇上去拿主意,那头总不好怪罪亲儿子吧。”

要她说,太后真是闲得慌,受了大半辈子苦,如今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何必参合皇帝的后宫之事?

兰亭道:“关于太后的事情,我现在已经什么都告诉皇上再处理了。只是太后认定我狐媚,把持着皇上,无论我怎么做,她都会怪到我身上,奈何?”

其实早前贤太妃就提醒过,婆媳问题不管是宫里还是民间一样都会遇到,只管把太后当做普通的婆母看待,很多事情就能解释得通了。只是兰亭有时候想起自己祖母孟氏来,不知孟氏当婆母是否也这样,她做孙女的当局者迷,于是问青梨。

青梨想想道:“老夫人想的挺开的,对大老爷与二老爷房里的事情并不大过问。先前是您的生母林夫人,还有后头的苗夫人,进门满一年,老夫人就将昌国公府的中馈移交出去。宫里跟民间还是有点不同的吧。”

她为这事有些闷闷不乐,连刘祯见了也烦,他与太后有五分相似了=,要是两人脾气也有五分相似她就惨了。

刘祯早已知道太后的作为,只得卖力哄媳妇,兰亭恨恨地掐了他一把,心里暗暗地说:“让你欺负我,我就欺负你儿子!”

刘祯笑道:“消气了吧?别为那点小事生气。”

“那是小事吗?”太后眼看着对她越来越不满,太后是天然的长辈身份,真闹出来,别人只会说她不孝顺。

“不然我去跟太后说?”

“你要是去了,太后估计对我更不满了。”兰亭拒绝,“你啥也别管,谁都不要偏心,我自有办法解决。”

刘祯笑道:“你这么多心眼,太后怕是斗不过你。”只想想那时备受先帝宠爱的东阳公主就能知道了。

兰亭气恼地推了他一把,“你说的是什么话?她是长辈我能拿她怎么样,走、走,不想看见你!”

作者有话要说:下午还有两更。

第60章

“朕开个玩笑, 怎么就赶人了呢?朕不管你与太后之间的事情, 只是别像东阳公主一样就行。”

东阳公主养尊处优, 这辈子就没受过皮肉苦, 所以一点点疼都受不住,太后则不然,刚好相反, 善忍皮肉之苦,兰亭根本不打算像对待东阳公主一样对待太后。

她说:“你就放心好了,太后是你亲娘,我肯定好好孝顺她,用爱来感化她,假以时日,她肯定能够看到我的用心。”

刘祯听着她冠冕堂皇地话,笑了笑,“你把握好分寸就行。”

他也觉得太后有些事情上做的太过,比如在高家的事上,他待高家已经很荣宠了, 太后竟然还觉得不够,明里暗里跟他提,让他给高耀祖封个官爵。高耀祖今年虚岁才十五岁, 捧得太过,对他不是什么好事。刘祯当然给拒了,太后当时没说什么,可是还是能看出很不高兴。

再就是兰亭封后的事情, 在前朝有不少阻力,要是以太后的名义颁发懿旨,前朝的阻力也少些,可太后并不支持他立兰亭为后,甚至私自召了几家大臣家的千金进宫,名为赏花,实则是在为他物色皇后人选。这个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了解他。刘祯有几分叹息。

见他突然愣住了,兰亭坏心眼起了,伸手去揪他的耳朵,“喂,在想什么?”

“在想你的胆子这么大,是要好好教训一下了!”

刘祯把兰亭压在身下,两人笑闹成一团。

青梨与葡萄在门外听到他们的笑闹声,急忙忙地躲到外面去了,两人均是面红耳赤。

青梨捧着脸感叹道:“皇上与娘娘的感情真好,夫妻相处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不知道我以后能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葡萄笑话她:“小丫头思春,趁着那批出宫宫女的名单还没有正式定下来,不如把你的名字也添上去,好让你出去找个丈夫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