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节(1 / 2)

加入书签

和爹爹哥哥一起坐着马车来到皇宫门口,走进乾坤殿的时候,他们家不出意外又是第一个到的。

颜侯爷木然着脸拉着自家大儿子站在文臣之列,默默看颜溪蹲在乾坤殿门口的门槛边上,打开了小匣子不知道在翻些什么东西,一边翻还一边笑眯眯的。

但他没上去询问。

索性他也管不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其他大臣们也来了,瞥见颜溪还有些诧异,毕竟她许久没来上朝,乍得看见她也在,不少人有些应激反应。

好在颜溪今天没拿本子记谁衣衫不整之类的,她翻完了自己的东西就默默蹲在她该站的位置,等待着早朝开始。

只是她今日在文臣之列里看见了荣野。

他竟然也参政了。

看他站的位置,起码四品往上,颜溪这段时间在家安安分分抄书,还真不知道荣野是什么时候入的早朝。

她默默看了两眼,有些闷闷不乐挪开视线。

倒不是对荣野,她是觉得皇帝果真看她不顺眼。

大家都是侯爵之子,就算她是个女孩子,就算荣野是他侄子,也不要这么双标吧,他都四品往上了,她才从五品诶!

颜溪重重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人生艰难。

便在她长吁短叹之中,早朝开始,皇帝从侧殿缓缓走来,坐于中央皇椅上。

群臣见礼。

皇帝一眼就看见殿门口的位置一道比别人矮了许多,纤细了许多的身影,虽也低着头,但他立刻就看出了是谁。

他原本从容淡定的面色一顿,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才过了一个多月安生日子,这混蛋玩意儿又回来了?

他心中腹诽一句,到底没说什么,只按照惯例询问起早朝之事。

前头都是在议政,轮不到颜溪这种五品小官开口,颜溪也没插嘴,一直等他们说完。

眼看唱礼的太监总管要说话了,她马上站出来几步,高声道:“臣有事要奏。”

皇帝心中咯噔一声,到底没表现在面上,只淡声问了句:“什么事?”

颜溪便堆着笑脸把手里的小匣子递了上去,满眼都是殷勤。

皇帝心中不好的预感越发深刻起来,他取过太监总管递来的匣子,放于面前桌案上,随手打开看了一眼。

里面鸡扒似的字迹和整整齐齐厚厚一大叠的纸张刺得他眼睛痛。

都没看清写的是什么,他便‘啪’地一声关上了匣子,按着额角道:“你能不能安生两天,朕让你在家禁足,你这是做什么?满朝文武都要参一遍吗?”

颜溪:“?”

她表情愣住,有些摸不着头脑。

皇帝却还在继续道:“你这参人的心思倘若能放在别的地方,只怕六艺都精通了。”

颜溪实在愣着看了他好久,许久之后才意识到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只打开匣子看了一眼,也许根本没看清写的什么,又因着她前科众多,于是皇帝下意识便以为她这匣子里写的都是参人的折子,这么大一叠,只怕是这一个多月殚精竭虑,日日夜夜都在寻人家差池了。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冤枉。

颜溪这辈子就没受过这种委屈。

她缓缓抿起唇角,眼里波光粼粼,目光幽怨无比,大有皇帝再说一句她便要当场打滚的意思。

皇帝慢慢止了话语,和她对视了两眼。

他这才觉察到有些不对。

倘若真是参人的折子,颜溪不该这个表情才对,她只会义正言辞说一番大道理,以此彰显她对朝廷做出的贡献。

现在这个表情显然不对劲。

皇帝静默了会儿,又打开匣子看了一眼。

这次他认真看了眼摆在最上面那张纸上的字。

虽然字迹真的有些刺眼,但好歹比一月前能看些了,皇帝仔细看了两眼,才发现这不是折子。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应是他一月前让颜溪抄的书。

《六艺》、《君子》、《史策》。

“······”

皇帝着实沉默了好一会儿。

这实在不能怪他。

谁会把这种私底下让罚抄的东西拿到朝堂上来,还献宝似的给他看?朝堂上众人向来只递折子,他自然以为颜溪递的也是折子,虽不是折子本,可这姑娘辞意惯了,直接递了一匣子纸上来参人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他这可不就误会了。

而现在面临一个极尴尬的事情。

颜溪这个滚肉刀、倒霉玩意儿从来只受得起夸奖,受不起委屈,皇帝怀疑自己待会儿能看见她满地打滚,边滚边哭嚎着‘臣六月飞雪’、‘臣窦娥冤’之类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