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朝会(2 / 2)

加入书签

文武百官和李承乾全都肃立,随后恭敬行礼。尽管身为太子,可李承乾的身份还是“儿臣”,既然是臣子,在朝堂上自然也要一起施礼。

至于坐在轮椅上的李纲,则睬都不用睬。

礼毕,官员们都跪坐好,开始查看自己笏板上记录的东西。这个时候能发言的,也只有身在殿中的这些人,殿外的官员,除非被传唤,否则是没有发言机会的。

戴着平天冠的李世民那威严十足的声音响了起来:“诸卿可有本奏?”

房玄龄站了起来,作为中书令,皇帝问话完毕之后一般都是他先发言。

施礼过后,房玄龄道:“臣有本奏,昔突厥犯境,连破高陵泾阳,所到之处民不聊生。臣奏请陛下派遣官员安抚两地百姓,组织生产,让两地尽快恢复常态。”

前日是突厥犯境的日子,昨日又因为练兵之术的原因,朝会没有开成。

战乱之后安抚民众,这是惯例,所以房玄龄第一个先说的这件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突厥犯境,边军却没能距敌于国外,是朝廷的罪孽啊!辅机,朕就派你为凉州道安抚使,安抚高陵泾阳两地百姓,组织生产,若是两地地方储备不足以过冬,就从国库支取钱粮。务必,不要出现冻饿而死的百姓。”

长孙无忌出班道:“遵旨!”

看着风轻云淡地退回原位的长孙无忌,不少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作为皇帝曾经好友加大舅哥的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安抚使这个活儿,事务虽然繁忙,但是在地方可谓是大权在握,事成之后功劳也很高。这样的职责,非皇帝心腹大臣不能担任!

第一件事处理妥当了,房玄龄也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中书令已经发言完毕,接下来才是真正谁想启奏就启奏的时间。

几乎是同时的,大理寺卿戴胄和程咬金都站了出来。

俩人对视一眼后,戴胄选择了重新坐回去。

虽然大理寺卿是九卿之一,地位非同寻常,但是在国公的程咬金面前,他也只能礼让。

出班后,程咬金并没有躬身施礼,而是单膝跪地道:“陛下派遣臣去高陵抵御敌军,是对臣的信任和恩宠,可是臣却辜负了陛下的期待,战败于高陵,部下堪称损失惨重。臣请陛下降罪!”

程咬金的声音很大,但是这个时候却并没有人发言。

“明白人都知道程知节这一次的失败,是有原因的,固然丧师辱国是大罪,但是在突厥退走的情况下,也没有黑锅需要他背。可以说,他有罪,但是只需要象征性的处罚一下就是了。”

虽然眯着眼睛假寐,但是李纲还是小声给一边的李承乾讲解了朝堂的规则。

果然,李世民开口了:“卿虽战败,然为敌众之故。况且卿率众还击,斩获数千敌军头颅,可称将功赎罪。既如此,朕就罚你一年俸禄吧!”

虽然被扣了一年的工资,但是程咬金却松了一口气。

有处罚就好,就算是象征性的处罚,他也有脸面出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