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意思意思就行(2 / 2)

加入书签

于泰点头道:“太子殿下威武依旧!”

把弓放到一边,坐在石墩上,李世民问道:“你今早去了东宫了?怎么样?承乾没有耍赖吧。”

“世子并未耍赖,而是很坚强的跑了足足三圈。其实,末将原本觉得就算世子愿意跑,也最多跑两圈而已的。”

于泰的话,被前来送早餐的太子妃长孙氏听了个正着。

把早餐摆放到石桌上后,长孙皱眉道:“二郎,咱们对承乾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他才七岁,身子骨还没长成,怎么就开始熬炼筋骨了!”

再回想起两个月前的坠马事件,长孙就忍不住的心疼。

喝了一碗粥后,李世民才说:“懈怠不得啊!咱们大唐在百战中立国,虽然天下康定,但是周边的吐蕃等国,依旧对中原土地虎视眈眈,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孤知道你觉得承乾做一个守成之君就好,可是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知道夫君会是这个回答,长孙也只能叹了一口气。

又喝了一碗粥后,李世民笑道:“不说这些事儿,观音婢,你知道吗?今天早晨朕居然收到了一封信,写信的人居然要求孤准许他住在东宫。哈哈,你猜是谁?”

长孙太子妃坐到另一个石墩上,无奈道:“除了李纲老先生,还能是谁?妾身可听说了,他老人家家里的老牛,可是在东宫留下了不少的牛粪。”

虽然佯装着发怒,但是她的内心却是窃喜的。李纲先生的所为,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这是在试探,或者说考核李承乾。让她高兴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果然经受住了考核。

而且,虽然不知道一老一少经历了什么,不过从老先生要求住在东宫来看,他对李承乾明显是很认可的。

李世民也很得意,事实上,虽然下旨任命李纲为太子太师,但是他并不确定李纲是否会买账。身份年纪达到李纲这个高度的,皇权都不能对他形成太过有效的约束力。

不过,好在李承乾表现好,老先生居然答应了下来。这对朝廷来说,可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事实上,虽然大唐建国后,宣布对前朝官员不予追究,准许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命。可是,真的选择效力新朝的,却寥寥无几。

如今三朝元老李纲都接受了太子太师的任命,从影响力方面来看,是良性的。

带着笑容,李世民问于泰:“太子六率整合的怎么样了?”

于泰皱眉,无奈道:“回殿下,不太顺利。说到底,咱们还是低估了李建成对太子六率的影响力。虽然旧太子已经死了,可是太子六率中好多将官都不愿意接受整合,宁愿卷铺盖回家。”

“卷铺盖回家?呵呵。”李世民露出了一丝冷笑。

他常年领军,如何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如果说他们不愿意接受整合,直接走人就是了。虽然他们跟旧太子有关,但是眼下为了安定,不管谁都不会找他们的麻烦。而现在,他们占着位置不走,还不愿意接受整合,很明显是要好处。

“太子六率现任的将军是谁?”

于泰回答道:“是孙晓光。”

李世民冷笑道:“既然他们敢拿捏着太子六率不撒手,想要到好处后再效忠,那就不用效忠了,所有将官,全部开革,所需人才,孤允许你到十六卫里挑选。士兵里不愿意效忠的,也照此处理。哼哼,孤宁可重新组建太子六率,也不要这群乌合之众。”

见于泰行礼后要离开,李世民又追加道:“等等,等太子六率组建完成后,还是分出两千人给承乾作为亲兵吧。反正他也用不到,意思意思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