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7 拉开序幕(2 / 2)

加入书签

于是,他们站在客观冷静的立场上,不仅分析音乐银行的数据,而且结合音乐中心、人气歌谣的数据来分析数字音源、实体专辑、社交网络活跃度等等相关数据,通过不同机构组织的统计数据来分析出客观事实。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音乐银行的数据完全真实,李容夏的第一货真价实。

Wannable们不相信,于是自己也开始分析相关数据。

然后……

结论相同。

音乐银行确实没有坑Wanna-One,李容夏确实就是第一。

这下,尴尬了。

事情,有些无法收场。

一部分Wannable视若无睹地继续发出抗议,他们强调,不仅是音乐银行坑Wanna-One,数字音源网站和实体专辑销量统计网站都在坑Wanna-One,就好像全世界联合起来就只是为了坑Wanna-One一样。

如同疯狗一般四处点火的行为,很快就在Wannable内部引发争议,反对和压制的声音引发山呼海啸。

最后的最后,根本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关心,就连吃瓜群众都散开了,Wannable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闭上了嘴巴,这场轰轰烈烈的闹剧也就不知不觉消弭得无影无踪。

而且!

随后宣传期的音乐节目排名相继公开,也让Wannable们自掌嘴巴。

同样是八月第三周。

音乐中心,Wanna-One的歌迷投票占据绝对优势,轻松拉开距离,击败李容夏蝉联第一。

人气歌谣,李容夏的数字音源优势被进一步拉来,以更大的优势数据,击败Wanna-One赢得冠军。

也就是说,数字音源、实体销量、社交网络热度等等方面,李容夏确确实实占据优势,音乐银行和人气歌谣的胜利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歌迷投票方面,Wanna-One则一骑绝尘,在音乐中心再次胜出。

数据就是数据,客观而真实地展现出结果,“致我的青春期”确确实实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一波人气狂潮。

Wannable们也无法再将“黑幕”挂在嘴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原谅”李容夏了,不仅没有而且还迁怒,特别是同样“Produce-101”的出身,隐藏在直播大结局背后的错综复杂也伴随着时间慢慢发酵,继而悄然改变心态,一直延续下来。

恐怕,李容夏和Wanna-One之间的竞争将越演越烈,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当然,伴随着时间推进,八月第四周的时候,Wanna-One已经进入宣传期第三周,数据全面回落,甚至是断崖式下跌;而李容夏则是第二周,数据依旧坚挺,双方在音乐节目的竞争局面也悄然迎来了更多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