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节(2 / 2)

加入书签

“我5块多快6块钱买进的杨子石化,1000股,花了差不多6千元钱,现在是差不多14元一股,所以我的收益率挺高的。”方博洋回答道。

张进波算的也快,立马说:“妈啊,这个好赚啊,你一年的时间6千本钱,现在是大约1万4千多。赚了差不多8000元。”

“对的。我因为是学着玩,所以就买了三只股票,投入了差不多两万元,目前的总资产近五万元。但我的三只股票都大涨了,这种机率实在是太低了。大家都说我完全是走了狗屎运。这只能参考,不能复制。甚至我自己以后也不可能还有这么好的机运了。”方博洋笑道。

程秋华和张进波纷纷后悔,去年没有跟着他玩股票,扔进两万元进去,不到一年就成了五万元,这种收益高的令人砸舌。要知道,方博洋还纯属玩票性质的,他天天要上班,没多少时间搞这个。要是他在这一只股票上投入5万元,就得赚到8万多块。这个收入,很可观了。

现在一年三万元的收益,都抵得上一个人的收入了。这年头很多人都还拿不到三千元一个月呢。

“你们也不用羡慕。股票这玩意儿,只能玩玩,不能充当大头,要是亏了,会一毛都不剩的。我现在的三只股票,我都准备减持了,再换其他的看看。”方博洋说。

虽然他第一年就大获丰收,但他没想过要靠炒股票发大财,因为这一年里,他也看到不少人大亏了的啊。身边有的人也是倒霉,买的每一只都是天天跌的。

不过大家都是学徒,都是当教学费了。每个人都只投了两万左右进去。亏完了,也没有人心疼的死去活来。

不管怎样,两人都追着他问了不少炒炒票的知识,并且都表示:“我们也要跟着学学。”

张进波不祥:“就算不指望靠这个赚钱,总也得跟个时髦吧。不然别人都在一起说股票,我都不懂就不好意思了。”

程秋华也说:“是啊,现在谈股票的人真是很多了。”

“确实,我身边的同事们都在关注。平时闲暇时也会聊这方面的话题。”方博洋也说。

他身边的都是高收入的人群,大家手头都有点闲钱,自然也会想着该如何理财了。

不管是买房子,还是买股票,甚至存银行吃利息,都是要弄一点的。

就比如他自己,也一样会每月定存一笔钱的,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简书枚在他的带动下,也很喜欢这种理财方式,时不时还会提醒他,生怕他忘记了呢。在她的带动下,管艳萍和何文静也有同样的习惯,两人也会定存一些钱。

不过现在存银行,利息没有以前高了。但不管怎么说,存钱还是有好处的。何况他们存的钱,也只是收入的一部分而已。

再者就是给方圆圆买了一个比较大额的理财分红保险,也算是理财了。程家两个娃,和张家的小宝宝,也同样都买了这些保险。

只不过保险,大家虽然也在买,但真正拿保险当理财的心思也少,就是当买了个小保障吧。

另外,方圆圆还有一个比较大额的疾病保险,同时他俩自己也有。

现在他们收入高,各种资产配比,也是在慢慢完善。

只不过这些还永远不够。

方博洋也会思考该如何理财,才能利益最大化。毕竟等他和简书枚退休,估计退休金都不会高,只有现在存够养老的钱,老年生活才不会好过啊。

“恩,其实房价也大跌了一波,幸好去年管艳萍只管看,没有出手买。所以房子适合不适合投资,也不好说啊。”张进波说。

“等这一波低迷之后,房子应当还是会涨的。我都打算今年出手买一套的。”方博洋说。

“你为什么看好房子?”程秋华问。

方博洋说:“因为现在外地人在这里定居的越来越多啊,而且城市在发展,也需要外地人来落户,我们中国人对房子是有很强需求的。以后但凡有点能力的人,估计都会买房子。你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好多都买了吧。我的同事,几乎人人都买了。”

程秋华也颇为认同他的观点,“对啊。我其实也比较看好房子。不过这几个月,我和张进波只怕都没有钱买房子了。”

“把首付搞低点,月供搞高点,你俩哪里买不起了。”方博洋笑道。

第一套房子,大家都把首付出的多,月供搞的少。因为那是第一次操作,多少有些不放心。其实按方博洋的收入,当时他一口气买两套,都有首付的钱,也供得起月供。甚至程秋华也一样。

程秋华被他说动心了,笑道:“也对,搞个二成首付,我们要是不够,随便找你借点就凑够了。”

“可以呀,我能借一点给你们。大家以后还是买在一起,不管是自己住,还是出租都方便一些。”方博洋很爽快的答应了。

朋友之间,偶尔要借点钱周转一下,是很正常的事,他也不怕他们不会还。这两人也不是赖子。

“那就这样说好了。你看好了地方,我们一起去买。”程秋华又叮嘱了一句。

他是很看好方博洋的投资眼光的。张进波就自然而然的跟随了,反正自己什么心也不操,听着跑就行了。

不过,他也有个新想法。

毕竟刚才说的房产也好,股票也好,都不是能立马兑现的,并且还有可能赔钱的。要说有现金收入的还是搞餐馆好,基本没有人来吃饭不付现钱的。

“我有个想法,你们帮我参考一下。”

“你说。”程秋华和方博洋见他这么一本正经的,连忙停下了闲聊。

张进波说:“是这样的。郭协理他们这个厂一关,我姐他们的小餐馆就必定受到影响。外加他们厂关了,周边很多都受到了影响,在他们关之前,就已经倒闭了一些小厂。现在那附近都萧条了不少。我姐担心他们的小餐馆在当地赚不到什么钱了,就又提到了多年前,我们说的那个大餐馆的事。”

“现在再来提这个事,有些迟了啊。”程秋华没太大的兴趣了。

方博洋想了想,说:“其实现在开餐馆也一样有生意可做,但肯定要比当初我们说的时候,竞争要大的多了。你姐他们的想法,是想把生意搞大,还是只想能赚钱就行了?”

“其实我也和她说了,不然就过来开个小餐馆,继续三个人干,能赚到比打工赚的多就行了。但我姐姐现在野心大了,又觉得这边的市场要更好一些,想搞大点。”张进波说。

其实他一开始,也是让他姐就搞小餐馆。但他姐说:“我们难得动一次心,想搞大点。”

其实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她才提出来的。经过了多年,他们积累了一些钱财的同时,也种累了不少开餐馆的经验,并且张姐夫会炒的菜都不知不觉的增加了不少。

总是重头开始,搞大和搞小,都是一样要用心。他们就想干脆搞大点。

他这话一说出口,程秋华和方博洋都沉默了。

两人都在思考,过了片刻,方博洋说:“这个你起码要去做点市场调查,他们过来了,要是不止赚不到钱,还赔本了,他们会怎么样?你想过吗?又或者说他们想过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