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没有顾忌身侧还有一个秦王,微微倾身,是敲打也是安抚。

“曹公,我真怀念几年前,你我同心同力,铲奸除佞的时候。”郑嘉禾唇角带了一丝笑意,面色似乎也柔和些许,只目光依然是带着压迫的力道,落在曹应灿的面上。

“那时我险些命丧深宫,是曹公不遗余力地救我、帮我。”她轻声说,“我心里,一直都记着的。”

曹应灿没有附和她,但他紧握的拳头放在膝盖上,轻轻颤抖。他早就后悔当初为郑嘉禾求情了,可他此时面对着她,那难听的话便说不出来,只让他心中涌起无数纠结痛苦。

郑嘉禾直起身,语气中的柔和消失几分。

“所以我一直都敬重你,即使你反驳我、诬告我、甚至想暗害于我,我都没想过对你做什么。”她轻叹出声,“三年前那次,我到贵府拜访,我们把酒言欢。那时候我还在想,等过几年,我一定要把你请回朝堂上。可是曹公,这个机会,你大概是不想给我了。”

曹应灿闭了闭眼。

过了一会儿,他说:“天后,三年前老臣之所以放弃指证,是因为您是贤后。”

郑嘉禾抬起眼皮。

“但如今——”曹应灿对着郑嘉禾的眸光迎视上去,“您还是贤后吗?”

郑嘉禾面色一沉。

贤后。

又是这个词。

杨昪也曾夸过她是贤后。但世人之所以称颂她们,是因为她们上侍君王,下抚儿女,贤良淑德,进退有度。偌大的帝国创造出这样一个美好的幻象,将所有高洁的品质都赋予在她们身上,让她们为君王、为子女、为帝国鞠躬尽瘁。却从来没有人想知道,她们究竟想要什么。

因为是贤后,所以要忠贞不二,贤明大度,忍下丈夫妃妾成群。

因为是贤后,所以即使临朝听政,也迟早要还位正统,不能为自己、为家族谋求一丝一毫的利。

当贤后内心有了自己的欲望,向前一步,便成了妖妇。

当世人只希望她当一个贤后,这曾经给她带来支持、声望的美名,便成了困住她的枷锁。

郑嘉禾当然可以保持现在的局面不动,老老实实做一个太后,为大魏挑选一个合适的储君,等她苍老年迈,安稳地做好权力交接。

但她不想。

她不想为后,她要为君。

“我可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个贤后,”郑嘉禾平声开口,有些无所谓地屈起右手指节,搭在了一侧的矮几上,“曹公,既然你教的两个学生都已出山,不如离开国子监,告老归家吧。”

曹应灿神色一动:“天后……”

郑嘉禾扬声道:“颜慧,送曹公回去。”

曹应灿面色彻底变了,他一时激动,忍不住道:“天后一意孤行,可曾想过要面临什么?此举不贤不忠,将会受千夫所指,被天下人唾骂!”

颜慧打开车门,尴尬地站在那里,想请曹应灿下车。

郑嘉禾一手支起下巴,笑了起来:“身后事罢了,何须纠结?”

她用了杨昪曾说过的话来回他。曹应灿不服,即使被内宦拉住衣袖,也挣扎着还想说什么。

一直在身侧坐着的秦王终于开口,他面色微沉:“曹公。”

曹应灿浑身一震,安静下来。

“退下吧。”杨昪道。

曹应灿才放弃挣扎,他看了看秦王,又看看面色冷淡,高不可攀的天后,掩去面上那丝不甘,转身扶着内宦的手下了马车。

天后銮驾继续往宫城的方向行进。

接下来的一路上,郑嘉禾便托着下巴,闲闲地望向窗外,而杨昪也没开口,他低垂着眉目,端坐在郑嘉禾的身侧,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如今正是冬日,天黑得格外早,等马车到了蓬莱殿外的时候,天色便已经完全昏暗下来。

杨昪先下车,而后转身,握住郑嘉禾搭过来的指尖,扶着她下了马车。

两人先去偏殿看了一会儿太羲,她正熟睡着,奶嬷嬷把她照顾得很好,之后才相携着回到寝殿。

杨昪帮郑嘉禾把身上的披风取下,挂到一边,郑嘉禾伸手解着夹袄上的暗扣时,被杨昪从身后揽住了腰。

郑嘉禾动作一顿。

“阿禾,”杨昪把下巴抵在她的肩头,微微侧目望着她说,“我们扶太羲登基吧。”

第108章 直面你怎么想的,我们谈谈。

郑嘉禾眼睑低垂, 继续将暗扣解开。

寝殿内烧着地龙,没那么冷,她是不喜欢穿那么厚的。

“你在说什么荒唐话?”郑嘉禾转过头, 与杨昪双目对视片刻,弯起唇角笑了笑, “太羲才多大,她现在懂什么啊。”

杨昪望着她,没有应声。他目光中似乎暗含些什么,而他相信,郑嘉禾一定是看懂了。

郑嘉禾推了推他, 示意他自己要脱下夹袄, 杨昪便默然松开手臂,看着她走到一边, 将脱下来的夹袄挂在架子上。

杨昪静立在原地。

郑嘉禾又将头上繁复的钗环取下, 放到梳妆台上,然后才回身过来,笑着拉住了杨昪的手。

“走吧, ”郑嘉禾说, “还有些事没理完, 你再陪我去书房坐一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