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节(1 / 2)

加入书签

杨昪从前与她一起时,是见过王崇智几次,但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

杨昪一顿:“这倒没有。不过我给你带了点心,放得有点久了。”

他又直起身,伸手把那油纸包解开,看了看。

如今天冷,糕点倒是没那么容易坏,还好好的。

杨昪问她:“山楂、板栗、梅花,你吃什么味儿的?”

郑嘉禾想了想:“山楂吧。”

杨昪便伸手捏起最上层的一小块山楂糕,用另一只手在下面虚虚接着残渣,送到了郑嘉禾的唇边。

郑嘉禾张嘴咬住。

山楂糕很好吃,郑嘉禾以前就吃过,这是那家酒楼的招牌,以前十几岁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去吃的。

浓郁的山楂味在口中化开,郑嘉禾微微抬眼,正撞入他有些幽深的眼眸。

杨昪俯身下来,将她唇上的糕点残渣舔舐干净,惹得郑嘉禾瞪他一眼。

“我一会儿还要去见人。”她推开杨昪,阻止他想要更加深入的打算,“不许亲了!”

马上就要过年,朝廷的事其实很多。

等正月初一的时候,太极殿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大朝会,不仅各州都督、刺史要进京述职,亲王、郡王要入京朝拜,周边各族也会派遣使臣来到长安,比如曾经被杨昪多次击败,不得不向大魏递了降书的北戎六部,又比如南蛮三族,亦臣服于大魏多年,甘愿为大魏附庸。

郑嘉禾让杨昪主要负责接待各国来使的事,他从前就跟北戎人打交道多年,对他们的风俗、语言、习惯都非常了解。

眼下是十二月中,各族来使并未到齐,杨昪还没那么忙,才得以抽出时间去给她买甜糕。

这会儿被郑嘉禾拒绝,杨昪倒也没什么不满,他伸手为郑嘉禾整理了一下因靠在榻上而有些凌乱的发,随口一问:“你要见谁?”

“吏部的几个官员,”郑嘉禾亦顺口回他,“跟他们交代下各州官员入京述职考核的事。”

杨昪嗯了声,等颜慧来报那几个官员来求见的时候,杨昪便起身出了殿门。

迈过门槛,就看见跟在吏部尚书与吏部侍郎身后的宋婴。

杨昪这才恍然想起来,今年的探花郎宋婴,郑嘉禾的心腹之一,在两个月前曹应灿被贬的同时,被提拔为从六品的吏部员外郎。

吏部乃六部之首,这个提拔速度,让许多今年的新科进士都眼馋。

杨昪扫他们一眼,看到宋婴跟在另外几个大臣的身后向他行礼,只神色冷淡地嗯了一声,就越过他们离开了。

杨昪先回上阳宫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出宫城回王府,路过皇城时,不期然听见前面两个眼生的小官在议论。

“我上午去吏部送材料的时候,还碰见宋兄,他提拔得可真快。”

“毕竟是太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咱们哪能比啊。”

“哎说起这个,你知道吗?听说他经常私下和太后娘娘见面,同车出行……”

后面的话杨昪听不见了,因为那人压低了声音,鬼鬼祟祟地跟旁边人讲述。不用猜,只看他们手舞足蹈的动作,也知道那话该是如何的难听龌龊。

余和瞥见杨昪不悦的神色,连忙厉声喝道:“前面两个!说什么呢!”

两人吓了一大跳,转过身来,看见杨昪还愣了愣,不知道自己是得罪了谁。

余和道:“此乃秦王殿下。”

两人顿时魂飞魄散,连忙躬身,把腰弯得低低的:“下官、下官……”

杨昪直接吩咐余和:“你去处理吧,找他们的直属上官。”

余和应是,杨昪直接转身,又大步回了宫城。

蓬莱宫外。

杨昪看到吏部几位大臣走了出来,不由眸光微眯。

这里面唯独少了宋婴。

他和那几个大臣点头示意之后,走到一边廊下。他没看见琉璃,便随口问一个宫女:“宋员外郎还在里面?”

宫女道:“是。”

“还有别的大臣吗?”

宫女迟疑了一下,摇摇头:“没有了。”

她想着秦王殿下也是来求见太后的,于是道:“王爷您请稍候,估计一会儿太后就能见您了。”

杨昪抿住嘴唇,下巴紧绷。

……

郑嘉禾与吏部议完事,便让他们散了,没多久,宋婴又折身回返。

她有些奇怪地看向宋婴:“你还有什么事吗?”

宋婴低头道:“臣有一事,不知该不该汇报给太后……”

郑嘉禾向来不太喜欢这种发言,她眉头轻皱:“别说该不该的,有话直说。”

宋婴便顿了一下,道:“是听到了一些流言,关于臣和太后娘娘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