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节(1 / 2)

加入书签

可能她只是想要发表自己的成果,或者只是完成一个作业。却没想到这篇论文就跟一张名片,将她的名字打响到世界各地,也为将来铺垫了无限可能。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莫过于同龄留学生和同班同学对她的态度了。

“Cheng.”屋外呼唤声响起,打断了正在给同学们讲着什么东西的呈书。

——这个场景竟然跟李英琦在东京的画面十分相似,只不过一个是蓬头垢面在工厂探讨原理,一个是灯红酒绿在酒厅纸醉金迷。

“你们这些人,上课怎么不找老师问问题,都来找Cheng。”寻人的同学气笑,无语得很。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班在上Dieter H.H. Hoffmann的有机化学课,肯定会错以为这是呈书的课,而她的同学是她的学生。

那么本该在上课的Hoffmann教授呢?

寻人者往讲台望去,只见他已经当了甩手掌柜,在黑板上写了个“自由探讨”,就在角落呼呼大睡。

面对调侃,德国同学立刻回嘴:“哎,教授讲的太复杂了,还是Cheng讲的透彻。”边说话,手上边不停地记录呈书说的话,生怕遗漏了些什么。

“那也是人家脑子好,理解得好,才能给你们浅显地讲出来,不然教授也不会那么喜欢Cheng了。”

的确,人人都知道化学教授Hoffmann有两大遗憾——一是开学测试的时候没能把呈书抢到他们专业里来,二是没能说服成功呈书选修二专业化学。

但令人欣慰的是:呈书虽然铁了心驻扎在核物理专业,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在有机化学的修造…这不,同学们都默认——整个莱比锡,除了教授,就是呈书的数理化修为最值得依靠。

以至于整整两年,凡是哪国的学生,遇到物理、化学甚至数学上的问题,都会跨越大半个学校,在后头的工厂里找到实验中的呈书,对其进行咨询寻求答案。

“爱丽丝,找我什么事情吗?”呈书好不容易才从求知若渴的同学群中抽身出来,跟寻人的人对上话来。

这一提,才让爱丽丝想起过来寻人的真正目的,她拿出一份杂志,指着上面的小文章,说:“今早在《画报》上看到的小文章,用的是中文,还挺有意思。”

呈书接过来,一看笔名水登月,就知道是女主黄澄澄了。

她耐着性子往下看去。

这个黄澄澄,估摸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好一些遣词造句都带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换句话说:就是像外文翻译过来一样,很难读通。也就是她有女主光环,才能让报社编辑一眼就看出了文章潜力。

果不其然,爱丽丝就指出了这个问题:“虽然好些地方,我读不太明白,但是她写的故事真有意思…”

她翻开报纸,一字一句地将上头刊登的短文章念出来:“玛丽是一个乡下穷苦女孩,因为和当地一位刚病逝的富家小姐长得像,被富家小姐的父亲带到东京这个大都市。由于她长得花容月貌,一时间引来东京各贵族公子的争相追逐,成了社交明星。

可是,面对众贵族的追求,她却爱上了一位,从同一个国家出来的公子,俩人摆脱世俗的成见,约定了在一起。但那公子已经有贵族小姐追求,甚至逼迫她,如果不和那公子断绝关系,就要退婚…”

接下去的情节,呈书是一点都听不下去。

好家伙,这不就是茶花女的东京版故事吗?敢情黄澄澄将自己,当作这花容月貌的茶花女,将李英琦当成被贵族礼教绑架的心上人,将呈书本人,当成了破坏他俩的贵族小姐。

就连改编,也不忘将女主的身份从□□改成良家女子…活生生将一个碰击虚伪贵族的名著,变成了矫揉造作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太感动了…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如同这主角一样,那么美呢?”爱丽丝感叹了一声,随后又看向呈书:“不过,应该没有我们呈书美。”

“我?”

忽然被提及名字,让她有些诧异。

“你难道不知道,德国那帮小子,一直在打赌谁能在毕业典礼邀请到你吗?”爱丽丝捂嘴偷笑:“按我说,你这几年是真的越来越好看了。”

她拉着呈书,来到能倒影身形的窗户前,指给她看。

两年多的德国生活,竟让本还是15、6岁的呈书身形拔高了许多,而且不知道是地理条件影响还是怎么回事,竟然让她的身材一下子丰盈了起来,体型玲珑,前凸后翘。五官也是妩媚和清纯并存,一双杏眼盈盈,睫毛如洋娃娃般卷又上翘。

这样的长相简直就是中洋混吃,抢手的很。

当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其实是美人鱼的美貌技能生效,还以为是呈书长大了,才从当初的那个豆芽菜蜕变成现在的丰盈少女。

不过,说起毕业舞会…呈书又是好一阵苦恼——近来季名望也不知道发什么疯病,居然三番四次找些没头脑的问题来叨唠她,隔三岔五地问毕业舞会有没有选定舞伴…

总之,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意图。

“季名望来了。”爱丽丝拉拉呈书袖子,提示她往屋外望去。

只见一个长相清秀,身高在5.7英尺左右的男生,正拿着束桔梗花,对着屋内人招手,动作幅度夸张得不行,惹得好几个过路人都好奇看过来。

看到呈书望过来,季名望当即就红了脸——

这呈书也太好看了吧!

只恨他当初瞎了眼,居然仗着自己北城李家出身的身份,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对半路出家的呈书没有好眼色。

谁想到这小女子,居然在开学测试的时候,以近乎满分的成绩亮瞎了德国当地和他们的眼,随后又被莱比锡两位著名的理化教授争抢着要。以至于她的名字,从她入学开始,就一直是同龄人中响当当的存在。

对此,当年的季名望表示:嗤之以鼻。

他一直都是北城高中的优秀学生,被各位先生夸奖的对象。所以面对呈书的优秀,他依然能保持住一贯的矜贵,甚至不屑一顾,写书信跟家里人吐槽:“等他进了莱比锡大学进修,肯定会学的比呈书好的。”

毕竟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会说:男生的脑子,本就是生来学习数理化的。

谁想到,这外国的数理化,简直跟天书一样,光是搞清楚了上头的德文实什么意思还不算,还需要知道各种闻所未闻的公式、矿物质、实验,才能真正摸透这道题目的知识点…

正当大家还在翻着德语字典,翻译题目的时候,呈书已经跟教授就着问题侃侃而谈。

当大家理解了题目意思,到处去找典籍文书,摸透里头的元素长什么样的时候,呈书已经跟着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还有教授,进了实验室去做实验了。

好不容易听说呈书缺了好几个星期的课,可能期末成绩不会高的时候,却没想到人家成立了研究团队,做了实验还发表了论文…

可以说…整整两年,大家都是在盯着呈书的后背奔跑。

按理说,骄傲如季名望应该会十分讨厌呈书。但情况就是如此真实——一个人如果只是稍微优秀,那身边人可能会嫉妒羡慕,但如果优秀太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