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节(1 / 2)

加入书签

呈书看向季名望,心知他的不满——死去的留学生是她的朋友,再加上这支队伍是他们通过数百次考试努力争取来的,所以他很不满呈书仅仅是因为冯的一句话,就能加入这只队伍里。

“名望你少说几句。”傅教授小声怒斥。

“本来就是,这支队伍可是承担着北城高中的冀望,一个乡野哑女随随便便就混进来,怕不是会给德国学生笑掉大牙。”

苏州对于北城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乡野。

面对质疑,呈书并没有着急去回应——反正她的目的混进留学队伍里已经达到了,至于别人认不认同她,她是一点都不介意。

再加上嗓子还没养好,现在的她最好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只是呈书的沉默,放到星际直播间里,却换来了观众们的情绪激昂——

【这个叫什么名望的!算什么男人!我们书书要比你优秀一万倍!!】

【快!小呈书开启打脸模式!】

【忽然有点想念上一辈子的呈书了,好像没有现在那么怂…】

怂…?

呈书被弹幕噎了一下,如果不是现在情况不对,她真想驳回一句“这叫厚积薄发!”来为自己挽回颜面。

她们所在队伍的尽头,是一扇紧闭着的大门。在呈书还在分心看直播间弹幕的时候,大门忽然猛地被推开,从里头走出来两个高大身形的警察,裹挟着一个十六七岁大的男孩,边走还边像是警告人群般喊:“无法证明身份,不予通过。”

任凭那男孩哭着喊着,都不理会,将他丢到一艘上头可能有人也可能没人的渔船上就不管了。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刚刚只是没反应过来。”那男孩大叫,很快就被带下去,没声了。

这出事故让这支中国留学队伍越发紧张——仅仅因为没反应过来就不予过关,也太可怕了吧!而没能过关的外国人,将会乘坐那艘破破烂烂的小渔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一旦遇到海浪风潮,那将会生死未卜了。

意识到这点的中国留学生们面色发白,很快,大门再次被打开,传来召唤:“Chinese ing.”

到他们了。

傅教授刚打算跟着孩子们进去审讯室,就被门口俩警察拦了下来,一脸凶相地说:“Kinder haben Prioritt(孩子们优先)”

大人需分开过关。

据说是刚刚有一支过关队伍,带队的大人收了钱假装亲属,带些中国苦力小子到东德寻生活,结果遇上了会中文的官兵,一审就审出来了,哪怕证书齐全,还是将那批人遣返了,但与此同时,后续过关队伍都必须分开检查。

“这怎么可以,没有先生,我们哪懂德语。”季名望吓了一跳,抵达东德的恐慌在这一刻被放得最大,他往屋子里头望过去,坐着两个相貌异于中国人的异国面孔,正肃着一张脸,紧盯着他们这群半大小伙。

厚重的大门一关,将傅先生和胖警察的拉扯声隔绝在外。

一时间,过关站寂静非常,只有两个审问官埋头翻文件和盖章的声音,所处在这样的境遇里,也让这支十人除呈书外的队伍紧张得不行。

其中一个检察官像是用英语闲聊般出声:“最近柏林的外人人种太多了,我早就跟政府提过意见,至少制定个法案,限制入境人士,至少,来学习的人至少得会个德文吧…所以,孩子们,你们来东德干什么?”

话锋一转就提到这帮中国孩子们,说话的检察官的眼睛还死死地盯着季名望,指定了回答人,估计是看到他刚刚进来时反应最激烈。

虽然听不懂前半句,但“What are you doing in Germany”是傅教授在船上千叮咛万嘱咐的必考问题,季名望虽然紧张,却也能对答得十分流畅:“Me school study.”

掉入陷阱了…呈书轻叹了一口气。

——刚刚检察官看似无厘头的絮叨,意思却是让这帮号称来东德学习的学生说些德语,估计这也是最简单的面试问题了。却不想季名望似听懂非听懂的,一看有背过答案的问题就立刻抢答了,平白让人怀疑这支队伍的真实目的。

检察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估计也猜到这支队伍有提前串通过答案,甚至哪怕每个每个人分开来审问,也只会获得一模一样的回答。

看到这,呈书觉得自己再不说话,这支队伍恐怕连东德的国门都进不去,她轻咳了一声,嘶哑着喉咙用德语出声:“当然,我们都学过一些德语,但每个人外语能力不同,水平也不一。”

她一出声,把同伴和检察官都吓了一跳,因为大家就没听过嗓音宛如公鸭嗓的女声,还是一个长得娇小可爱的中国女孩发出来的。同伴则是担心,一是他们不懂德文,不知道呈书在说什么;二是害怕她露馅,害的全部人无法入境。

“你懂德文?”刚刚那个检察官收起手里的黑色印章,脾气较好地出声:“你跟他们是什么关系?”面对懂得自国语言的人,他的语气要好很多。

“他们是我的同学,我们是北城大学派遣来的留学队伍,得到约瑟夫的支持到柏林大学深造。”

“oh really?”两位检察官惊呼出声,态度要更好了。

——当然是假的。呈书回忆了一下,她也就是刚进来的时候,瞄到了检察官桌面的报纸,上头讲了约瑟夫推进中德协议,试图提高留学生的数量来恢复德国货币马克的价值,所以她就随口提了一下。反正检察官也不会知道,她光是进来的几分钟就能获取那么多信息。

而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一脸不解地看着呈书和两位检察官聊天。

“优秀的女士,你的同学可能还要数年才能追得上你的脚步。”检察官笑眯眯地盖了一个章。听不懂德语的同学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到盖上的是红章,还是控制不住般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从房间角落传来一句男士的低音,用的是德语:“约瑟夫让你们来留学的?”

呈书转头过去看,发现冯就站在大门隔壁,也不知道进来多久听到多少了。忽然的,她想起来,报纸上约瑟夫全名叫做约瑟夫·冯,好像和这位雷德潍·冯属于同一个家族…

居然撒谎还被本尊抓了个正着…

“是有什么情况吗?雷德潍。”面对这位在东德出了名的富N代,两位检察官的语气都有点讨好意味,甚至开始担心刚刚是不是给这些中国人通过审查得太快了。

“Nein(没有)”冯垂眸笑了一下,这也是呈书和他相处那么久,第一次看到他笑。

“德语好,英语也好,物理也还可以…可以试试看莱比锡大学的核物理专业。”冯继续说,但这次,用的是中文,摆明就是说给那些,看不起呈书的男留学生听的。

的确也震慑到了他们——莱比锡大学的核物理是出了名的热门专业,在他们来东德之前,北城大学的老师就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争取这个专业的名额,当然,入选的条件也是十分艰难。

但呈书,这就被认可了?只是靠几句简单的德文和英文?

众人不服。虽然成功过了关,但在他们看来,这也就是呈书的运气罢了,怀抱着这样的想法,以至于他们从审讯室出来后,表情还是不怎么好。

“怎么样?一切顺利吗?”傅教授看到留学队伍后面没有警察压着,松了一口气,“听说有别的队伍背诵标准答案,被不予入境了,我还正担心呢…”

标准答案?季名望想到刚刚自己的回答,表情有些僵硬…

入境后,就是东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