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节(1 / 2)

加入书签

让小树苗们在大树的照顾和抚育下长到一定程度,然后将它们挪去更广阔的天地,让它们沐浴阳光,承受雨露,经历风吹雨打,甚至于狂风暴雨,然后从中挑选出最茂盛的那一棵,让它在全新的领域成为一个新的大树。

大明皇室这些年陆续在做的就是这件事。

当然,他们这些举动会有怎样的结果这些都是很遥远的未来才能看到的结果,目前那些小树苗刚刚在新的地方扎根,它们还很生嫩,且和自己的宗族充满感情。

因为这层联系,使用柏画的方式绘画全家福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京城的新风尚。不过,京城可没什么让小吏帮忙的理由,要画画自然只能找专业的画师。

其实之前因为洪武帝的带动,这种亲手为老婆画一幅美美的肖像画的小黑屋就曾经在京城流行过一阵,但洪武帝这种爱老婆联盟的到底是少数,市场远不如全家福来得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个真心喜爱、相濡以沫的老婆,但大部分人都有一个为之奋斗和努力甚至倾其所有的家。

而且,在家门口摆起架势来画画什么的太有感觉了有没有?明朝的房屋建设有其定制,官做得多大,门才能开多大,将自己的辉煌一刻留在画里什么的简直爽爆啦!

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柏画”如今在大明已经是第一网红产品,“柏画”师们也从最早的不专业小吏转为了各类画师们。

正因为柏画的流行,木白的身份才更加存疑,以皇太子当年的年纪,参加科考,还琢磨画画,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啊。

所以就有一批人坚持认为柏画和木白没有关系,只是恰好有了这两个字而已,而且就算有关系又怎么样,能够参加文武两科科考的太子殿下顺手再搞个画画有什么离奇的吗?

他连春联都弄出来了,区区一个柏画算什么?

“其实还有鲜汁儿……”有人在一旁小声提醒。

这种叫鲜汁的酱料是这两年出现的,也是太子殿下发明的,据说当时的太子殿下还是皇太孙,因忙于公务,将一盆蚝汁煮干了,为了不浪费这汁水,太孙殿下便将其倒在了饭上,不想竟然极为鲜美。

后来太孙殿下心念沿海地区的民众收入,便派人调配了酱汁的配料,并将其无偿送予渔民,自此之后,这种名为蚝油的料汁便开始风靡大江南北。

这种海食的天然鲜美对于生于内陆的居民来说根本就是无法抵挡的诱惑,无论烹饪什么放上一点都鲜美异常。

但蚝油虽然调制方法简单,但售价却着实不低,它需要的生蚝数量相当惊人,差不多达到了二十比一乃至于更多的程度,普通人家根本就买不起,于是便有内陆的商人将其买来兑在酱油中,将其稀释了卖。

如此,酱油带上了海味的鲜香,价格也到了大部分民众都能接受的程度。为了将其和蚝油、普通酱油区分开,这种二次加工的酱油便称被为“鲜汁儿”。

顺带一提,这种鲜汁儿非常受欢迎,如今已经一路卖到了北面,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珍馐,也成了不少来到大明的商人的必购商品之一。

如今这种酱汁有多热门?

看沿海地区的生蚝已经从野捞转为养殖就能看出来,一并开启养殖模式的还有昆布,也就是一种比较肥厚且方便养殖的海带。

这二者还真有些关系。

如果鲜汁儿单纯只是鲜美的话还不至于如此受欢迎,它之所以能够风靡全国,主要还是因为食用这种酱汁可以治疗大脖子病。

这种疾病在当时有一个称呼,名为“瘿”,但大部分人都会称呼它是大脖子病,因为它的病状就是脖子变大,这种病一时半刻不会死人,但是得了这种疾病的人寿命通常不会很长,若是儿童得了,多半长大了也比较蠢笨。

其实这种疾病便是甲状腺肿大,是一种由于缺碘引起的慢性病,在山区和低海拔平原比较容易得,这种疾病并不难治疗,只需要补充碘元素即可。自宋时便有人发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那就是多吃海产品。

说来简单,但这种疾病之所以一直拖到现代才通过在食盐中加碘的方法才基本消灭,就是因为受制于运输条件和海产品的特性及价格,要让内地的人能够长期吃到海鲜,那就不是个容易事。

而且补充碘是一件长期的事,就算一时之间家有余产买了海鲜,要坚持长期买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山区的人之所以一直留在这儿,就是因为生活不易,出不去,对他们而言,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活得好,那就是一种奢侈。

但酱汁办到了。

要另外买一种昂贵的菜肴不容易,但打上一瓶日常要食用的酱料却不会让人迟疑太久。

蚝本身就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别看这种鲜汁儿是将之调淡后灌装了,但基数到底在那儿,正因为身体缺碘,一旦摄取到碘,人体的表现才格外明显。

在意识到这种酱汁对治疗大脖子病有效之后,为了让大部分的民众都能买得起酱油,太子殿下立刻让人重新调配了一种更为廉价、滋味却丝毫不差的酱汁。

这种酱料以昆布为原材料,熬煮浓缩后兑入酱油,味道鲜美,价格却低了许多。

但凡是愿意售卖这种酱油的商家皆可用相当廉价的价格采购海盐,酱油的制作离不开盐,但以往大部分的商户使用的都是井盐,这主要是海盐的味道有些古怪,不是所有人都吃得惯的。

但海盐内也含有大量碘,尽管海盐的味道略逊于井盐,且颗粒粗糙,常不被人接受,但海盐用以酿造的酱油经由昆布调味后,其中的苦涩和杂味基本消除,民众接受度还是相当高的。

如此一来,不过一年的时间,全国各州县通报上来的地方疾病中大脖子病的排序降下了许多。

民众们都不傻,虽然早期不少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朝廷要推荐这等酱料,也有不少人并不能接受这种奇怪的味道,但大家都识好歹,看见成效后自然愿意配合,主要是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贵,还不受苦,除了些实在穷的打不起酱油的人家,大家都很乐意配合。

古往今来,能够消除一种疾病的事都是大恩德,更何况是以这样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甚至于还拉动了消费的方式。

以皇太子的如今还不到及冠的年龄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几桩事情一叠加,江湖上皇太子的传说就复杂起来了。但总体来说,大家都认为太子殿下是一个温和敦厚又仁善的储君,什么扛鼎,什么微服出访,什么装作乞丐沿街乞讨……啊不是,体恤民情,这肯定不是他们太子干的!

莫名其妙被定义了的木白:= =+

其实不要说朝臣和民众了,就连皇宫内院们的小皇子小皇孙们都不知道他们家的大哥当年有多能干,后面进宫的小堂弟们甚至有些人还觉得太子有些孱弱呢。

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伏案工作,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候才去松快一下身子的皇太子看上去皮肤特别白。

嗨呀,众所周知,虽然说不是每个黑皮都武功高强,但白皮肯定是文士啊!

因为这层思想在,所以当小堂弟们有一天看到他们的太子堂哥看也不看就单手接住了飞奔过去的大白汪时都惊呆了。

大白血统纯正,加上从小养得好,它的个子这几年蹭蹭蹭地长,如今已经成年的它体重基本和一个成年男性相当,肩高更是到人胸口,寻常的黄犬站在它的面前简直是个孩子。

而且因为从小就是在猛兽们身边长大的缘故,这条哈士奇的气势很是惊人,一双湛蓝的眼睛冰冷无情,看着人的时候全无机质,每个被它注视的人都觉得自己就是它随时可以扑咬的猎物。

简直……

帅呆啦!!!

几乎每个到应天皇宫的小皇孙在看到大白的第一眼都会沉入它深邃的眉眼和蓝眸中,并且第一时间交付出自己的各种小零食,只求一摸。

这种时候大白都会特别高傲,供奉照吃,摸摸却是不让的,若是太靠近了,它还会低下头认真地看过来,大部分小朋友都会被它的眼神吓退,让大白完成白吃成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