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儿,木白的表情就微微狰狞,他在一整盒的奏折山中挑出了一封,“啪”的摊开,目露凶光:“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个,倭国南朝王正式向北朝投降,将三神器归还,北朝上书奏请发下金印改立北朝王为倭王。各位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

“…………”

室内安静了一瞬,很快便如水入油锅一般炸开了。已经见怪不怪的王景弘悄然进入,将一片狼藉的餐桌收拾干净,又给人备好了文房笔墨,才悄然退出,随后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立着,即便内侧传来各种诡异的动静都权当自己看不见,听不见。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嗯,听不见。

“乒乒乓乓”这个也听不见。

“好你个XXXX的,你去那儿转了圈就了不得了是吧,我同你说我XXXX”……这个也必须听不见。

王景弘轻轻叹了口气,安抚了下第一次跟着出来当值的小内侍,十分淡定地守着大门。待到日暮西垂,里头争吵声稍歇,他这才轻轻叩门,提醒里头的人宫门要落锁了。

大明皇宫的宫门每天定时下锁,只有皇帝的圣旨才能重新开门。如果没有赶在落锁以前赶回宫去,那太子殿下就要在外头住宿,届时一定会被每天都要来找儿子谈心的皇帝陛下抓个正着。

那时免不了又是一场关于是不是工作量太少的争吵。

哎,这事不是他王景弘偏心啊,他是真的觉得太子殿下如今的工作量的确已经足够多了,没见太子殿下每天忙完公务后倒头就睡,都顾不上去宠幸太子妃了吗?

可怜太子和太子妃分明是年少夫妻,如今二人关系却很是冷淡,倒也不是说就相敬如宾了,但王景弘当真觉得这二人之间不像是夫妻,反倒是像……父女。

这他也不是不能理解,太子妃虽天资聪慧,但在入宫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和人沟通交流,全靠太子在其中翻译,宫务一事就更不提了,全是皇后教给太子,太子再传授给自己媳妇的。

这手把手教导的事太子殿下十分熟练,毕竟皇宫内的小皇子小皇孙有许多都是这么过来的,太子可能也习惯了。

但太子妃……天哪,他虽然没资格这么说,但为什么别人家的丈夫教导妻子是瓜瓞绵绵,他们家的太子教太子妃则是严师出高徒?

太子授课时候的态度别提多严谨认真了,而其中还带着几丝慈爱,那模样语气说是在教老婆,不如说是教闺女!

这可怎生是好,因为知道些不为人知的消息,王景弘是坚定地支持太子殿下找人分担工作的。

至于里面那些人……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支结缘于微末之时一路走来的竹林之交将成为太子殿下的班底,在太子登基后也会是最有力的基石。

少年时的友谊最为纯粹,正因为重视这点,王景弘每次都在太子殿下会友时都尽量为其创造最好的条件。

“哎,咱家可真是操碎了心。”

已经准备好回宫事宜,上来禀报的马和在经过这个愁眉不展的内侍身边时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实在搞不懂这杞人忧天的心态是怎么回事,他越过对方身边,靠过去敲了敲门:“殿下,我是马和,车舆已经备好……”

“马和啊,你来得正好!”包厢的大门被突然推开,未来得及收手的青年被一把拽了进去,“你们都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不就有一个?”

“马和来自云南,弓马娴熟,还会多种语言,了解大明的风土人情,又是我身边的人,身份、才华无一不缺。”

年轻的太子殿下拍了下这个从前为他牵马,现在掌管太子出入车舆的青年,笑道:“年龄也刚好,也是时候历练一下啦。”

一直沉默的青年猛一抬头,一双黑眸中写着不敢置信,然后他对上了一双明亮得像是星星一样的眼眸:“你可得好好干,别给咱云南丢脸啊。”

以罪民之身入京,为了换回父亲完整尸骨而卖身赎罪,从来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好设想的青年深深吸了口气,叩首而跪:“马和必不辱使命。”

“你都不知道太子要你干什么你就不辱使命!”同为云南人的哈拉提一脸惨不忍睹,“小子,太子是让你跟随下东洋的船只,去日本将咱们大明之前被掳走的民众接回来,你知道这是多麻烦的事嘛?”

将被掳走的民众接回来?

马和有些讶异地看向木白,青年微微一笑:“此前孤便屡次同日本方说过此事,但他们总是借口南北分离无法操作,现在也算是终于等到他们统一了。”

“既然有了可以说话的人,那么之前欠咱们的……也是时候该还回来了。”

第149章

日本国,刚刚从混乱走向统一的经历并没有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生活。

经历了战火,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日本人民发现,平顺的生活并未随着统一到来。

国家的统一直接使得许多以战争为职业的人们流离失所,这些从硝烟中走出来的武士手里还举着武士刀,却失去了效忠的对象。

他们在大街小巷上四处游荡,随即他们悲伤又茫然地发现,往日人群中投来的眼神中的敬佩变成了厌恶,昔日的崇敬也转为了鄙夷。

这些人的灵魂还留在和北方政权的敌对状态中,却发现原本站在他们背后的民众已经在称呼对方陛下了。

于是,他们只能想方设法地通过作乱来发泄其无处倾泻的体力和被抛弃的怨气。

日本国的治安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差的阶段。

有部分武士挥刀砍向了民众,也有部分武士走上了甲板,他们的决定是继续走之前的道路,即便他们效忠的对象已经不在了,但他们坚信只要自己打下了这片天下,局势并不是无法挽回。

但招兵买马是需要钱财的,为了向北朝求和,南朝的天皇以及权臣已经耗光了家财。

于是,他们决定复制南北朝曾经的道路——通过掠夺隔壁邻居来积攒原始财富,但他们显然打错了主意。

近些年来大明连连增加海防,沿着港口陆续布置的灯塔为夜间航行提供了充足的视野条件,即便是深夜,沿岸依然有赶着交期的船只就着夜色行动。

原本这也不至于成为阻碍,不如说,只要不是大型货船,倭寇们自认都有一战之力。这些小货船战斗力有限,等于是上岸前的开胃菜,运气好遇到运粮船的话,那更是一次吃饱。

但就在他们想要按照过去的经验快速抢登,准备举起屠刀速战速决时,却见一道炸雷声蓦然响起,随后,一道白光划空而过。

天打雷劈?倭寇们的动作都微微凝滞了下,一个即将下刀夺走船员性命的倭人更是连刀都放下了。

贫困和苦难从来都是宗教信仰的天堂。自唐始,日本便是全民信佛,而未经过三武灭佛活动的日本佛教充满了政治和煽动色彩。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日本的佛教由上而下、又由下往上的路线,由于日本的大部分民众都生活在贫困线上,无力追逐更高的精神生活。

日本的净土宗更是提倡“他力本愿,善人正机”。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阿弥陀佛无所不能,所以勿须修炼,只要有十念即可往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