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节(1 / 2)

加入书签

六年,于雪域高原置都卫,政教分离。

十三年、十四年接连北伐,皆取得巨大战果。

洪武十五年,最后的北元势力梁王被从云南拔出,傅友德蓝玉破云南,梁王自绝于滇池,大理段氏投降。

自此,大明终于一统南北,驱逐北元,复华夏之荣光。

而同时,在朱元璋的积极推广之下,草棉这一作物遍布长江黄河流域,大有取代蚕丝麻布之势。

“棉花种植容易,也不如蚕丝娇贵,贩夫走卒皆可穿,在广泛种植后价格渐低,自此,广大平民不必担心无衣可穿,寒冬冻死者每年均降一成,此数据前所未有。”

小童的嗓音已经有些沙哑,他略略停顿,又道:“自华夏起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三千年中,沧海桑田,功臣良将明主无数,他们共同铸就了华夏的魂魄,筑起华夏的脊梁。”

小皇子小皇女们列队走出,他们手捧一个数米长的卷轴,向众人展示,卷轴中书写了许多人的名字。

端午之日绝望投江的屈原、“寇可往,吾亦可往”的刘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文天祥……许许多多的名字和他们的“呐喊”出现在了这儿,出现在了大明的皇宫之中。

同时,大明的地图上也显现了许多名字。

朝臣中惊呼一片,常遇春、朱文正、胡大海、邓愈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名字都出现大明现在的地图上。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暗处走出,他的手里也有个小卷轴,显然,他手中的卷轴上写的就是这些为大明开国捐躯之人的名字。

这些小皇子小皇女们站立在一起,背脊挺直,齐齐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94章

但凡是人,皆有共情之力。

在场又是以武人和年轻人居多,一场历史线看下来俱是热血沸腾,等到小皇子小皇女们说了英雄人物要看今朝之后,更是整个人都燃烧了起来。

当下就有几个人也顾不得失礼,现场就来了段慷慨发言,就差拍胸脯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努力云云,但有一个人却是在这些发言之中脱颖而出。

“陛下,”蓝玉冲着洪武帝的方向一拱手,一双眼睛闪闪发亮:“臣愿效仿冠军侯,为陛下在狼居胥山下以北元朝廷的祭天金人为我大明而祀。”

祭天金人是游牧民族的一种祭祀器具,相传在以前那个生祀的时代里,游牧民族因为人口数量稀少所以除了极其重要的祭祀典礼均无法使用活人祭祀,但为了防止神明觉得他们不尊敬,所以就塑造祭祀金人代替活人的身份上供给神灵。

祭祀金人一方面是祭品,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礼器,需要动用到它们也是极其了不得的祭祀典礼了,所以通常都是存放在最重要也是最安全的场所。

蓝玉这句话高明就高明在他不是单单提到了狼居胥山,现在北方草原的情况可是和西汉时候不太一样啦!

狼居胥山位于北方大草原的西北方向,差不多长安城的正北方向,但现在的北元王庭其活动范围则主要集中在大草原的东南部,更贴近燕京所在,西部较为空虚。

所以现在如果单纯只是想要去狼居胥山晃一圈的话难度和西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带上祭天金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无论时代如何转变,中心地区如何迁移,祭祀的重要性都不会变,可以说小金人九成九是和王庭同在。

所以蓝玉这话翻译一下,就是说咱去拗了北元朝廷后再去狼居胥山打个卡,瞧瞧这口气有多自在,简直是把大半个草原当做自家后花园一样。

他这话一出,众人心中都暗骂其卑鄙。

这倒不是针对他拍马屁一事,咳咳,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拍马,骂他不就等于在骂自己。

拍马屁不是问题,但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争取下次任务还让他去,这就很拉仇恨了。

如今的大明可谓僧多粥少,洪武帝手心里的将星数量那是一抓一大把,足以让大部分皇帝眼睛发绿。

还效仿冠军侯,你蓝玉现在已经是永昌侯,这次在云南表现得那么优秀,没准功勋结算之后还能升迁。

地图还在上头挂着呢,南边的红色已经连成了片,这也意味着大明如今就没剩下多少地盘还能去张罗了,军功这东西现在是打一场少一场,你自己吃了肉可得给兄弟们留点汤。

不单单是武将们,就连皇子们也不由侧目,建功立业上马厮杀的事情,老朱的儿子们也很想做啊。

大侄子不说他们还没发现,他们大明如今的情况和汉朝好像哦,封狼居胥什么的简直帅爆了,凡是个领兵指挥的就没有不想要的。

几个皇子们纷纷拍着胸脯站了出来,向着老爹表决心,同时也想要争取参与下次军事行动,闹场子的人越来越多,请战之声也越来越响,朱元璋看着群情激奋的模样没开口,反倒是扭头去看正吨吨吨喝着马皇后投喂茶水的大孙子:“英儿觉得呢?”

说了全程的幕后台词口干无比的木白将茶水一饮而尽,接过乖弟弟送来的帕子擦了擦嘴后,抬头有些疑惑的看着洪武帝,黑白分明的大眼中分明写着“觉得啥?”

洪武帝笑了下,颠了颠怀中的孙子,“英儿可想封狼居胥吗?”

他此前一开口,场中争论便已暂歇,等到第二次开口的时候场内已是落针可闻,因此,这句问话清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文臣们闻言一皱眉,就想说洪武帝这问话有些不妥,不过在场的即便是文臣也都是洪武帝心腹,知晓他的脾性,一时倒也按捺住没有出声。

武将们的表现可比他们直接,一道道视线都落在了那个此刻正坐在洪武帝龙腿,喝着皇后递来的水,用着小皇孙送上的帕子,还由太子帮着扇风的皇长孙身上,那眼神热烈得啊,简直要将人看得烧起来。

本来就已经很热的木小白感觉更热了有木有:“……”

木白有些莫名其妙,话题为什么突然转到了这个上面,而且怎么那么多人怎么就想着和北边这么点地方较上劲了,他说了那么多,重点是那个吗?重点明明是农作物啊!都什么阅读分析能力哟!

最重要的是——

他擦了擦嘴,响亮地说道:“不想啊,为什么要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要做,当然就要做得比他更好啊。”

他话已出口,群臣便不由自主得倒吸了一口气,就算是洪武帝也没想到会听到这句回答,他脸上的笑容顿时一顿,就听怀中的孙子理所当然地说道:“冠军侯是千年前的先人,他千年前的成就以我们如今的情况去赶上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小孩晃了下自己的脚丫子,清脆的童音却如洪钟般响亮:“冠军侯率领的军队所用武械不过是粗铁,身上的战甲也无非皮甲,戎马更是矮马,身披褐麻脚踩草履,尚且能够达到如此成就。”

“我们大明呢?”

“诸位的兵械是精铁,身上的甲胄亦是以铁片拼接而成,我们的戎马皆为高头善战之马,战士们有更保暖的棉衣皮靴,而最重要的是,”坐在大明开国皇帝怀中的少年目光灼灼,他一挥小手,很有挥斥方遒的味道。

“昔日冠军侯的背后是争议纷纷,而诸位的背后则是有一整个大明的全力支持,你们身上有所有大明人的期盼和祝福,为什么你们要将自己的终点定在了冠军侯曾经的一个脚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