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节(1 / 2)

加入书签

沐春冲着来送行的傅友德一抱拳,翻身上马。木白亦是在傅友德的帮助下将装着弟弟的背篓背起,固定好,他拒绝了旁人的搀扶,自己踩着马镫一个轻巧的翻身,稳稳落在了这匹矮脚马身上。

从他的动作来看,背上的负重似乎并未影响他的灵活性和重心。

这一发现令边上的几个工匠松了一口气,随即看着木白的眼神便带上了几分钦佩。

用背篓装孩子这种事在滇南并不少见,滇地多山峦,山路难走,抱着走极容易失去平衡,所以当地有些地区的妇女便将孩童放在背篓里,如此也方便女人在农忙时候照顾孩子。

别看这动作看着很简单,但小孩子是会活动的。

小孩若是在背篓里也会将动静传递给大人,没经验的大人很容易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到,或是被带累得重心不稳以至于踉跄摔跤,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意外发生。

大人尚且如此,更不必提少年了。

现在背着小孩的少年看上去不过也就十来岁,而且这个背篓为了确保硬度还特地选择了特殊品种的树藤,箩筐的重量是寻常筐子的两倍有余。

如此,坐在里头的小孩是舒服了,背着的人那是真的受罪了。

不舒服也没办法,谁让他这次去芒布路是要参加考试呢,这一去还不知道要花上多久,木文作为一个小孩子,听到唯一的亲人要来个归期不定的远行自然不能接受。

小孩再懂事,这种时候也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小豆丁在闻讯的那天就开始哭,哭到后面都快厥过去了。木白见状实在无奈,看实在哄不好只能应下带他一起走。

他之前想要将木文留在昆明是有理由的,此前,三路反叛,昆明到芒部沿途都算不得安稳,极有可能遇到漏网之鱼不说,道上还有各色路障坑洞。

这种陷阱针对的是疾行的骑兵还有装载辎重的马车,若是遇到了,马匹机动性强或许还能躲过,但马车就很容易陷入被动。

如此情况下,的确不方便驾驶马车出行,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弟弟,木白只能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抱着弟弟骑马这个选项首先被排除,这动作太危险了,而且万一遇到敌袭,木文简直就是活靶子。最后,还是傅友德从本地人的带娃方式中得了灵感,令人做了个背篓将木文塞进去。

如此木文既免于颠簸,木白也可空出双手,无论是御马还是应敌都有一定的自主权。

至于用背篓不舒服什么的这已经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小问题了。

木白颠了颠弟弟,吩咐他将自己捆扎好之后冲着傅友德抱拳请辞。

傅友德退后一步,打量了下养子如今的模样。

少年皮肤黝黑,但这肤色却是衬得一双黑眸更是明亮有神。

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像是水葱一般,一旦营养跟上了就见风长,虽然身高没有增加多少,但经过锻炼身板明显结识了不少,坐在马上的样子已经能称得上是有模有样了。

许是因为自小带着幼弟闯荡,木白身上虽有少年意气,但更多的还是与年岁不符的沉稳。不过随着习武两月有余,眉宇之间更是多了些坚毅。

已经是个好儿郎的模样了。

男人负手而立,一改方才的恋恋不舍,神色变得肃然:“该叮嘱的,为父相信你心中有数,此番也不必赘言,如今我只有两句话,一句,保重身体,第二句……”

他顿了顿,庄重道:“木白,此去,为你自己挣回一个似锦前程吧。”

木白一愣,随即展颜,抱拳顿首,一句应诺直入苍穹。

洪武十五年八月初,木白和沐春领着百名随行兵士一路向北急行。

沐春此行并非完全是为了陪伴友人,他去芒布路有着自己的任务。

此前,傅友德和沐英一起领兵镇压叛乱,后傅友德回转昆明,沐英却还留在乌撒路处置后续事宜。

镇守云南的三个猛男都觉得自己最近可能因为没有健身的缘故肌肉不太明显,导致当地人频频小看他们,所以这次不打算“以和为贵”了,真男人就该靠拳头说话。

好好说话没法沟通,那就把你打得躺到地上后再“好好说话”。

沐春此行就是被傅友德派去给沐英帮忙打辅助的。沐英再勇猛,一个人单挑三路还是有些困难,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沐春作为沐英一手教出来的儿子在这时候出场自然是再适合不过。

这一百兵士一方面是护送两个少年,另一方面也是傅友德派去支援沐英的援军。

别看只有百人,这支小队自应天出发便是满编制,队伍指挥百户戚详头脑机敏,擅长指挥变阵,兵士之间彼此熟悉,知根知底,更是默契十足。

靠着默契和军阵,寻常时候这支队伍以一当三绝不在话下,若是应对寻常流民土族兵士,当四当五也不成问题,算是傅友德手下的一支王牌小队。

不过世间哪有百胜之师,就是这么一支王牌队伍在到达云南时也是遭遇过滑铁卢的。

百户小队常规编制是一名百户军官领两总旗,一总旗辖十小旗,每个小旗下领十人,军队移动间以小旗为单位行动,而现在,其中的一支小部队全程都在用幽怨的眼神盯着骑在小矮马上的木白兄弟。

是的,那支负责清理囚牢,结果被木白等人用“当地特色”照顾过,以至于被同僚们嘲笑了大半年的受害者就是他们。

木白被看得后背有些毛毛的,不由自主一夹马腹催促矮马稍稍加速以和沐春并行,“我有给他们画像,也道歉了。”

他有些不可思议外加委屈地问小伙伴:“他们怎么还是这副阴恻恻的模样?”

说好的前事一笔勾销呢?

其实,这真的不怪兵哥反悔,因为他们在拍着胸脯表示以后绝不计较的时候还不知道会发生后续的事。

他们可是成了军队八卦/怪奇故事的主角啊啊啊!

军营生活简单枯燥,可谓毫无乐趣可言。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一帮精力旺盛的老爷们自然只能靠说八卦发泄精力。

猎奇性质的八卦消息在军营里是最受欢迎的,而且这种倒霉蛋就在身旁,加害者还一直在军营里晃荡,一遍一遍地提醒他们。木家兄弟外表看上去还无害又乖巧,让人难以相信那事真是他们干的,自然更加重了这故事的传奇性。

这些外表坚毅严肃的兵士们在人背后实际上硬是靠着口耳相传将此事传成了带着前情后果的连环故事,光各色版本沐春就听到了不亚于八九个,什么役虫术、蛊术都是老一套,最新的八卦是猜测木家兄弟到底是不是真的小孩,会不会是练了缩骨功的成年人,或者是吃了什么滇南秘药返老还童之辈。

毕竟怎么看一个小孩都不应当有此等战斗力!

而这一舆论狂潮在木白和沐春打过一场后更是到达了巅峰。

那一架除了给木白其实是成年人这一猜测增加了印证外,也让这些兵士在传八卦时候更加谨慎了,毕竟谁也不想到时候被木小白拉着去演武场上“切磋”一顿,不是每个兵哥都像沐春那么能打的,军队作战主要靠协同合作,一对一用武艺对决他们还真未必是木白的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