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节(1 / 2)

加入书签

兵哥们脑子一动,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军装虽是制式服装,但里衣都是大家自备的。

由于职业特殊加上布料磨损问题,大家的里衫多少都有些缝补的痕迹,外衣改内衫更是不可避免,这些不就是彩布的原材料吗。

于是一块集合了大半个兵营小布片的“彩布”就这么诞生了。

“其实只要夸它漂亮就好了。”木白拿着自己的饭盆和沐春一同在后头排队,看着前面拿着这块“百家布”逗弄阿花的兵哥小声向新认识的小伙伴传授小技巧:“阿花特别臭美,还爱听好话,多夸几句它自己就会开屏,或者给他一面镜子也成。”

沐春闻言不由侧目,乌黑的眼眸中带着淡淡的疑惑,仿佛是在询问他怎么知道的。

“阿花每天早上起来之后都会去水边梳理毛发,然后特地展示给木文看。”木白小小翻了个白眼,对弟弟那无可救药的颜控感到无奈:“木文看到阿花漂漂亮亮的就会夸它,如果这天阿花心情好的话,就会开屏给木文看,然后木小文就会夸得更厉害,如果哪天他忘了夸阿花,阿花还会特地跑到他面前来开屏。”

顿了顿,他小声说出了一句很招人仇恨的话:“第一眼看到还挺好看的,但看多了也就那样,也就木小文这个小颜控才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夸了。”

“……幼儿多好颜色。”回想起当时巡逻到一半突然被抱住大腿的经历,沐春有些艰难地说道:“也挺……正常。”

“阿兄哦哦哦~”他们话语讨论的重点已经完成了打饭任务,挎着小篮子迈着小短腿一边叫唤一边哒哒哒地向他们这冲了过来。

木白侧跨一步伸手将宛若一只小野猪般横冲直撞,即便到了他面前都不减速的弟弟接住,偏身泄去大半冲击力后顺势将弟弟给抱了起来。

木文像是完成了什么人生大事一样“呼”得吐了口气,像是一只肉嘟嘟的小狗崽一般靠在了兄长肩窝蹭了蹭,随后高高兴兴地举起了自己的草篮子:“阿兄,今天有肉肉吃,肉肉哦!”

木白看了眼小篮子中夹着肉馅的饼子也有些稀奇,“今天怎么吃这么好?”

在刚驻扎的那几天兵士们上山扫荡了一番后,附近山林里的大型动物都像是感知到了这儿盘踞了什么凶兽一般,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所以除了前些天尝了点肉味之外,军营里的伙食质量急速下降,改为了原本的干粮为主,偶尔能尝到的荤腥也是骨汤、蛋花汤之类的小荤。

木白已经很久没见到这么实在的肉块了。

不光光是他,今天来盛饭的兵士们也纷纷喧闹了起来,气氛前所未有的欢快。

木白敏感地察觉到,这份欢快中似乎还参杂了些格外亢奋的情绪,鸟也不逗了,彩布也不挥了,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染上了战意。

他隐约间有了某种预感,而沐春的回应证实了他的猜测。

“大军要开拔了。”沐春挪开了注视着饼子的眼神,扭头看向了中军大帐,再扭回头来时一双黑眸中已染上了锋锐的暗芒:“当年鄱阳湖之战时郭都督死战不退,据闻他当时最大的念想就是想吃肉了,所以凡他领军,只要有条件的话,部队开拔前都会吃顿肉。”

怪不得,这也算是另一种意味的击鼓提气和心理暗示了,而且效果极佳。

木白看了看那些嗷嗷直叫的兵士们,搂着木文的手微微收紧,被这气氛带动,他也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正在此时,一双大手放在了他的肩上:“看来接下来的课程,要贤弟自己努力了。”

木白:“……”

怎么他的辈分突然就变成贤弟了?

“正式拔营前应还有几日,春尽量将东西写完,以你如今的基础被择入国子监应不是很难,至于入学后的复试……”

沐春沉吟了下,他那张冷起脸来就酷炫到没朋友的俊脸此刻充满了为人师表的慈爱光芒,“这样,待你入应天府后你来寻我,我将剩下的给你,待到你休沐时我也能为你补课。”

木白:“……”

他艰难开口:“我未必会去应天府……”

“你会来的。”沐春说的斩钉截铁:“你还没摸到火铳不是吗?”

木白一愣之后大惊:……靠!完全忘了这件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木小白:天哪,天哪!别人家的主角有个竹马是一起玩耍的,我的竹马是逼我做作业?还有没有天理?

木小白:在云南补作业还不够,到了南京还不放过我!

木小白:脑洞区的阿姨们考研都考完了,为什么我还要赶作业?

木小白:作者,你出来,你解释清楚啊!

第23章

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傅友德率领的明军主力部队趁大雾一路疾行,打了个以为长途奔袭而来的明军会整顿休息的梁王部队一个措手不及。

梁王所派防御大将达里麻率元军十万精兵并三万土族士兵,本是以逸待劳,加上有防守之利,本不至于溃散得那么快,然而这支驻扎在云南的元兵部队早就不是百余年前叱咤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了。

他们的兵甲锐利如初,但意志力和战斗意识却早就被奢靡舒适的贵族生活腐朽了,更不必提武人的体魄和胆气。

因此,当他们在浓雾稍霁时见到突然出现并且已经在做渡江准备的明军时简直吓破了胆。

慌乱之下,元军立刻调集所有兵力据守白石江南岸,试图阻止明军渡江,不想明军的目的并非渡江,借着大雾的掩护,副将沐英早已带着一队擅游水的奇兵携工具自下游越过白石江绕行至元军后侧。

待到元军生乱之时,这支不过二十人的小队在元军背后大声鼓噪,人人摇旗晃树,吹号击鼓,掀起灰尘做出大军在后,元军已被围攻的迹象。

这样的把戏若是对上军纪严明的部队几乎不会起效,但对于元军来说却足够了,三万来凑数的土族部队见势不妙立刻就逃,他们的情绪带动了元军正规军,很快,慌乱的十万元军乱了阵乱,自再无力阻挡明军过河。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方气势如虹,一方兵荒马乱,战争还没开始,天平就已倾斜。

此战,除却被俘虏的2万余人,梁王军队几乎被全歼,大明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占领昆明的东南咽喉之地——曲靖。

周围的土族闻风而降,并且送上米粮马匹表达自己的忠诚,大明遂投桃报李,以将俘虏就地放归的行为以示友好。

十二月十八日,傅友德军兵分两路,由蓝玉、沐英两位征南副将军带兵西进,剑指昆明,傅友德则领兵北上,与南下的郭英所率奇兵南北夹击,三日后乌撒克。

自此,昆明以东元军据点全部失守,元梁王获悉曲靖、乌撒双双失守,携家眷西逃,过滇池退无可退,将妻子推入滇池后随即举刀自刎,与左丞相及心腹官员以死谢国。

五日后,蓝玉、沐英率军逼近昆明,元右丞相携众臣子与梁王金印出昆明城外三十里向明军投降。

十二月二十四日,大军实际占领昆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