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第四幕 2(1 / 2)

加入书签

坞水县搬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公子,姓谢。

见过的人都说,小谢公子生的唇红齿白,比县太爷家的女儿还要水灵。

同人说话时礼貌又客气,笑起来时眼睛里好像藏了星星,好看极了。

但小谢公子好看归好看,却不女气,外出时背脊总是挺得直直的,说起话来温文尔雅,自有一股文人风度。

就是身体差了些,遇到大风或雨水天气,身上总要比常人多裹几层衣物,不然就会生病。

搬来坞水县城不过半年,就瞧了七次大夫。单单吃药,就不知花了多少银子。

这下难免惹得四周邻里感慨,私下里议论过不少次,都说这娃娃一般人养不起,单吃药一项就要掏空家底。就算家里钱财万贯瞧得起大夫,也多半活不长久。

据小谢公子的书童说,小公子读书十分厉害,诗词歌赋张口就来,若非是身体太差家里人不许,考科举拿状元是绝没有问题的。

有关小谢公子体弱多病的大小传言在县城里传得满天飞,不知多少对小谢公子芳心暗许的姑娘们因此伤碎了心。

茶余饭后聚在一处,总免不了伤感几句。

这日,几个姑娘们凑到一起,在茶馆二楼围坐一桌。

言谈间,不知谁提起一句小谢公子,往后话题便全绕着小谢公子走了。

“哦,这小谢公子当真如此厉害?多少学子十年寒窗苦读,连个秀才都未必拿得上,他一次都没考过,怎么就知道他学识如何呢?”

沈玉卿说着,打开折扇遮住半边脸,含笑望着隔壁茶桌午后闲谈的姑娘们。

一双桃花眼顾盼生辉,闹红了姑娘们的脸。

一个姑娘红着脸道:“我们几个女子哪里知道小谢公子才华深浅,都是听家里叔伯们说的。”

另一个姑娘接着道:“瞧公子眼生,大约是外地来的,自然有所不知。本届县太爷的老师名声在外,多少名门望族的公子们争着抢着要拜他为师,都被老先生拒绝了。许是登门的人太多了,老先生不堪其扰,曾放言说,此生再不收学生了。”

“对啊对啊!”一个略显活泼的姑娘抢着道,“那位老先生向来言出必行,结果话没放出去多久,就在钓鱼时偶遇了小谢公子,不过闲聊几句,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当场收了小谢公子当学生,直到分开才想起自己说过的话。”

沈玉卿挑了挑眉:“哦?姑娘口中的老先生,莫非姓傅?”

几个姑娘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个道:“傅老先生门生遍布全国,所见所闻皆是我等女子远远不及的。傅老先生大寿当日,曾当着诸多门生的面亲口说过,小谢公子若参加科举,必为魁首。”

沈玉卿:“当真?”

那姑娘道:“不敢欺瞒。”

啪地一声,沈玉卿折扇一阖,眼珠一转,笑道:“如此说来,倒是要登门拜访一番了,敢问姑娘们小谢公子大名为何,家住何处?”

“咳咳咳!”

寒风袭过,漫山遍野盛开的梅花里,谢裴咳了两声。刚要紧一紧披风,就有一人先他一步。

狐九替谢裴系紧披风,不满道:“这么冷的天气,不在屋里躲着,非要出来赏梅,梅花有什么好看的?退一万步,院子里种了那么多花,怎么非要跑到这不着人际的深山里看野梅?”

谢裴弯了弯眼角,说:“梅是傲骨,狂风暴雪亦不能使其屈服…咳咳…咳咳咳咳…”

咳嗽来得突然,谢裴捂嘴咳了许久,待到平复下来时,眼神里多了些伤感。

“哪里像我,稍微有些风雨,便要躲起来,否则便要在床上躺好几日……”

狐九看出谢裴心中不快,想说些安慰的话,出口却又是埋怨:“明知自己身子骨差,还非要出来,迎着风雪赏那劳什子梅花!真不知这梅花有什么好看的,百千年来还不都一样!”

说着,狐九递给谢裴一壶水。

这水一直被他用术法温着,入口刚刚好。

谢裴喝了些水润喉,方才缓过来,又笑了:“狐仙爷爷有所不知,凡人寿数短短几十载。雪中赏梅,当真是看一次少一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