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节(2 / 2)

加入书签

若是这会便急急忙忙地张口问,便是落尽太皇太后铺好的网里,擎等着太皇太后把想知道的都套出来。

嗐,段数不够技巧凑。

娜仁在心里这样安慰着自己,一边静静等着太皇太后开口。

好在太皇太后并不是真的想在这上头与她一决高下,略等了一会,见她还没出声,便先笑了,“你打小就沉得住气,瞧着心直口快什么都放在脸上,其实也压得住拿得起,表露出来不过是因为不在意罢了,真在意的东西,你总是能牢牢地守住,无论是压下心中的心思,还是想要保住的东西。”

知道太皇太后话里的重点不是这个,娜仁仍旧低头静静听着,没出声,

太皇太后笑容愈发明显,轻声道:“我总觉着我这一生在教育孩子上是很失败的,但老来老来,把你养大,倒是证明我在教养孩子上头倒还算过得去。”

“您教得好。”娜仁露出谄媚的笑容,边把炕上的茶碗端给她。

太皇太后斜睨她一眼,轻哼一声,又忍不住笑了,轻声笑骂道:“油嘴滑舌!”

“也是您教得好。”娜仁继续道。

太皇太后叹了一声,抬手揉了揉眉心,收敛起面上的笑意,道:“我是有正经事与你说。”

“我也是正经地听着您说。”娜仁立刻摆出端正严肃的姿态,坐姿挺拔庄重,宛如在领导面前认真听训的年度先进个人。

太皇太后本来心中各种思绪乱飞,有许多话想要与娜仁说,这会看她这样子,心中情绪更加复杂,好一会,才轻坦一声,缓缓道:“我本是很正经的,这会你这样子,却叫我多少正经严肃的心情都飞到九霄云外了。”

她揉了揉娜仁的头,眉眼间还是满满的慈爱温和,一如这些年,许多许多的岁月里。

娜仁依偎在她身上,靠着她的肩膀,低声闷闷道:“我知道您说什么。”

“你真的知道吗?”太皇太后神情有几分复杂,“都说皇帝的愧疚是把双刃剑,可那是对旁人而言。对你而言,皇帝的愧疚只会是有利而无害,拿捏把握得当,足够保证你一生平顺安稳。”

“可我不想要那样的平顺安稳,也不觉得如果没有那份愧疚,我便不会平顺安稳了。”娜仁靠着她,缓缓说着,语气很平缓,面上却是正色庄容,很严肃正经的,“我不希望他一生都活在对不住我的愧疚当中。”

“可那确实是事实。”太皇太后用平常的语气说出了最残酷的话语,“你的伤势为他受的,根基是因他伤的,即便这些年补养得很好,但当年的痛也不是假的。他本就该弥补你。”

娜仁正起身子,抬起头,一双清凌凌的眸子望着太皇太后,似有万语千言诉说不尽,又仿佛清可见底,乌黑的瞳仁中只倒影着太皇太后一人。

“可您分明知道,那只是一小部分。”娜仁道:“皇上还在愧疚我被留在宫中不得自由,可我被留在宫中,就真的不自由吗?心中有山水天高,便是被困在囚牢中,也是自由的啊。而且我被留在宫中,就只是因为皇上吗?”

她紧紧盯着太皇太后,分明没有多么炙热的目光与激烈的情绪,太皇太后却仿佛被那样清冷平静的目光烫到了一般,下意识地侧过头,避开了那个眼神。

看着她的反应,娜仁轻轻一叹,“您看,您心里也是明白的。皇帝的愧疚是好东西,可我不需要,我只希望他能好。”

娜仁见太皇太后眉心微蹙,心里打好腹稿,定了定神,继续道:“这些年,我能在宫中安稳立足,不只凭借皇上支持,或许也不只是凭借您来撑腰。能在宫中立足的女人,总是有些手腕的,这话是您说过的,不是吗?”

太皇太后神情微动,娜仁又笑着道:“我觉着,我这些年过得很开心了,我希望您、皇上也能开心。并不需要愧疚于将我困在宫中又或是怎样,从一开始,这就是你情我愿的交易,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啊,老祖宗。”

太皇太后此时方才抬眼看她,见她面带三分轻笑,笑容不深,但意外的真。

一双弯弯的眸子仿佛有遗落人间的细碎星子落入,笑起来的时候很亮。

“……好。”短暂的沉默之后,太皇太后点了点头,轻抚着她的发髻,声音沉沉得,“希望你日后,不会后悔。”

娜仁坐得笔挺,神情坚定,“我只希望大家都好,皇上能够放下,我再欢喜不过,又怎会后悔呢?”

然后太皇太后就闭着眼向后一靠,什么样的神情都不是娜仁能够看清楚的了,她只听到太皇太后仿佛轻轻叹了一声,声音低低的,传入她耳朵里的时候,叫她心里无端地有些发慌。

太皇太后面上一道道沧桑的纹路告诉娜仁,她已经老了。

这一声叹息……仿佛是将要从疆场上退下的将军,最后一次,抚摸他的战马、舞动他的长枪。

娜仁忙仔细打量太后,又下意识伸手去探她的脉搏,确定手下的跳动依旧稳健有力之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好了,做什么呢?听唐别卿说的,我正经还有几年好活,怕什么?”太皇太后睁开眼,带着笑一扬眉,轻轻拍开娜仁的手。

殿外,康熙静立着,扫了一眼战战兢兢的两个守门宫女,淡淡道:“朕今日未曾来过……罢了,告诉老祖宗,朕有些政务要忙,晚些再来请安。”

见那两个宫女猛地松了口气的样子,康熙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只是又静立了片刻,方转身离去。

在他离去半日之后,苏麻喇方用小茶盘捧着两碗银耳羹自后殿缓步走过来,宫女忙替她打起正殿门上悬着的流云卍字不到头纹明黄门帘,恭敬地蹲身,唤道:“姑姑。”

“嗯。”苏麻喇笑着对她们点了点头,捧着银耳羹入了正殿。

听到她进门的动静,太皇太后掀起眼皮看过去,然后看到苏麻喇面上和煦温婉的笑,半晌,仿佛也轻笑了一下。

然后太皇太后又长长叹了口气,动作轻柔地抚着娜仁的头,道:“我以后,便不管你的事了,既然你这样看得开,往后的路,就自己走下去吧。”

“老祖宗,您快说,究竟是怎么了?是不是唐别卿诊出什么了?来人啊,快传唐太医——”娜仁忙高声唤道。

没等她吩咐完,太皇太后哭笑不得地拍了她一把,“你可盼我点好不?”

……

皎淑出嫁的时候京师已经是冬日了,寒风凌冽,冷气逼人。

坐在慈宁宫正殿里,娜仁微微侧头,看着身着吉服大妆,在喜娘的搀扶下缓步走入慈宁宫的皎淑。

便是旧日里,皎淑也如宜妃一般喜欢鲜艳明丽的颜色,做华丽美艳的装扮,但从没有一身衣裳能如她今日所着的吉服一般衬她。

皎淑的眉眼肖似宜妃,却又比宜妃的明艳娇媚多出几分锐利锋芒,端庄优雅的气度洗去微微上挑又水光潋滟眼波流转的眼眸带来的娇媚,短短几个月的时光,这位娇生惯养长大的公主身上的浮躁被洗去大半,倒添了几分沉静。

但见她一举一动落落大方,身姿挺拔从容。皎皎笑眼看着她,似是欣慰,又带着期盼祝愿。

是希望她以后,能够事事如意顺遂。

“长大了。”皎淑行礼之后,太皇太后命人搀扶起她,细细地打量着她的眉眼神情,轻声道:“往后为人妻,万不可如在闺中时骄傲任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