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节(2 / 2)

加入书签

公主受封在三十一年,因彼时有三阿哥与四阿哥成婚,转年又为操办太子婚事忙碌,如今婚期暂定在太子之后,预计是在六月里,嫁妆已经由内务府开始筹备,康熙命贤妃与佛拉娜操办公主成婚之事,佛拉娜已经操办过皎娴出嫁,也算得心应手。

这回相见,便是皎定在闺中最后一次了。

皎皎给皎定带了不少东西做添妆,挽着妹妹的手,因预期中的分别,不大舍得。

她这些年在京中的时间少了,早年公主们却都是跟在她屁股后面长大的,皎定本来还为皎皎常年在外感到遗憾,如今相见,更恨不得日日黏在她身边,便是太子的婚宴上,也紧挨着皎皎落座。

嫔妃们见了不过一笑,注意力还是放在太子妃身上。

太子与太子妃的婚事初定时,太子妃便成了京师中闺阁女子交际行走的香饽饽,太皇太后也曾出面召太子妃入宫,多数嫔妃都在慈宁宫里见过太子妃的真容。

不过当时短短一面,也看不出什么,如今是要进了门,往后同处宫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难免会有些好奇。

更尴尬的是太子妃的品级极高,至少与六妃平级,那往后见面该如何见礼,也是个问题。

要说以太子妃为尊,她们在宫中这些年,对一个小辈行礼,是绝对拉不下脸面的;若是以皇帝妃嫔为尊,要她们受太子妃的礼,她们或多或少也有些心虚。

若说对此没有担心的,除了娜仁和钮祜禄贵妃也就只有宁雅了——她个人对这些并不太介意,要让她给太子妃行礼,她觉得也没啥,要让她受太子妃的礼,她觉得自己也配。

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反讽。

娜仁有时候觉得这个小妹妹帅帅的,她在意的东西真的不多,近一年来唯一倾尽心力做的事大概就是和家里扯头花掰头。

如今姑且算是……赢了?反正如今佟家是左右不了她,两边维持着虚假的友好,又因为钮祜禄家碰的壁而不敢再往宫里塞人。

宁雅也不是得寸进尺赶尽杀绝的人,还给佟家留了点口子,两边的关系便没有彻底崩盘,如今也在逐渐回暖当中。

旁人如何不说,钮祜禄贵妃是挺佩服她这破釜沉舟的勇气的,今日宴上便对她举杯,笑着道:“佟妃今日气色不错。”

“贵妃娘娘的精神头也不错。”宁雅一面回敬,一面夸道。

看着她们两个没有灵魂的商业互吹,娜仁莫名觉着好笑,又不好表露出来。

婚宴其实并不是一个填饱肚子的好场所,尤其娜仁负责操办太子与太子妃的婚仪,更是连坐下安安静静吃一口东西的机会都找不到,周身各种宗室诰命来来去去,有相熟的也有脸熟的,好不忙碌。

好在皎皎和琼枝一如既往地靠谱,一个在娜仁身边,一个站在娜仁身后半步的地方,一个帮娜仁分担,一个不断提醒娜仁来人的来历。

皎皎出去的时日久了,回京之后露面自然是众人口中的焦点,她又站在娜仁身边,便显得这边一小块地方愈发热闹。

皎皎在闺中时便是众人焦点,这些年行事不符合众人预期,在京中有褒有贬,这样的场面上也难免有些不顺耳的话。

娜仁摆明了兵马护着自己女儿,听不得不顺心的,皎皎倒不在意这些,但娜仁护着她,她也高兴,乐得站在娜仁身边,做一个乖巧安静的端庄公主。

不过她举手投足间的威势已不是寻常女子可比,明眼人都能看出她一身气度不凡,再兼又是人家弟弟成婚的场面,也没有几个真上来触霉头的。

这边筵席上都是女眷,半途太子带着几位阿哥进来,向娜仁敬酒,道一年来劳累慧娘娘了,又与皎皎碰了一杯,笑着说了几句话,言语间亲近可见一斑。

然而他全程并未特意提及平妃这个他血缘上的姨妈,叫诸多命妇心中揣测纷纷,又不好表露出来。

太子是礼节周全,娜仁与皎皎之后,也没落下宫中几位高位嫔妃,不过笼统一敬,并未特意提及哪个。

这也是有的,太子与各宫的关系素来都淡淡的,除了端嫔之外,也就是与娜仁之间带着和皎皎的情分,又因娜仁系皇贵妃,如今后宫第一人,他便多几分尊重。

真叫娜仁欣慰、命妇们纳罕的是他又特意向端嫔敬了酒,言辞恳切地道多谢她多年来的照顾,叫端嫔心中酸涩,眼圈通红。

太子见她如此情状,又笑了,“端娘娘莫哭,这大喜的日子,您不欢喜吗?孤如今娶了妻,娘娘可以等着抱孙儿了。”

“不敢当,万不敢当的。”端嫔忙道:“这是娘娘的福气,我不敢替娘娘担着。太子日后有了子嗣,娘娘在天之灵,应当最为欢喜。”

众命妇恍然——这端嫔原是仁孝皇后陪嫁侍女出身,太子待她亲近些自然也是有的。

端嫔是喜极而泣,又略带着感怀地望着太子,仿佛透过他在看着另一个人,缓声极郑重地道:“您要和太子妃好好的。”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并不是代表她自己。

太子冲她一笑,温和地应下,“孤明白。”

端嫔便又笑了。

她这些年不大保养,面上已生出一条条的细纹,此时眸中含泪,笑起来的样子却一如少年时柔和静美。

时光素来不会吝啬厚待于美人,端嫔生得美,便是这些年康熙后宫中百花齐放,各样美人层出不穷,以端嫔年轻时的身段样貌,不说顶尖,也是可以算在第一层当中的。

她这样一笑,娜仁心中蓦然升腾起万般感慨来。

见多了端嫔心如止水淡泊无求的模样,如今这样生动的倒更像是一个活脱脱的人。

她在这宫中,用十几年的光阴与青春来怀念一个人,也不知值不值得。

好在康熙不说念旧,也没把这些老人通通抛到脑后去。

经过娜仁多年努力,宫里的女人如今即便不得宠爱,日子也不算难过,端嫔又身为一宫主位,更胜过许多人。

也算是人各有志,不得强求吧。

富贵、皇恩都不是她所在意的,早年痛失爱女,子嗣于她也不过是一件伤心事,更不会成为执念。

或许她活得比如今宫中许多风头正盛、年轻貌美的女子都要快活。

有念想、有固定会做的事、有能说话的人,不必沉溺与源源不断的为恩宠而发起的争斗当中,不必为宫中次第绽放的鲜嫩繁花而心急,小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别有韵味。

宫中看不上这种生活的人太多,但她们又不得不承认,端嫔乐在其中,且比她们很多人都欢喜。

第136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