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节(2 / 2)

加入书签

娜仁感慨一番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便又看向贤妃身畔那少女。

见她一袭品红氅衣,豆青比甲,比甲上绣着清新明丽的梅兰团花,乌油油的发盘起圆满髻,用几朵珠绒花点缀,端得清丽出挑,鹅蛋脸面,天庭饱满,眉目清秀温婉,柔软、温和,没有攻击性,耳边简单的珍珠耳铛更能衬托这种气质,叫人一眼见了不会觉得有任何威胁。

比之面容,她的身段并不如那鹅蛋脸面般平和不突,而是身材丰润,肤若凝脂白,更显得有些——富态?

是当世人所推崇的有福之相。

方才在那边见她对众命妇应对得体落落大方,贤妃这会对伊尔根觉罗氏简直满意极了,亲拉着她的手入内,见众人坐着说笑,又循声打眼来看,便先对娜仁与钮祜禄贵妃一欠身,然后问:“娘娘您看,我这未来媳妇好不好?”

伊尔根觉罗氏动作利落地磕头:“奴才给皇贵妃娘娘请安,给钮祜禄贵妃娘娘请安,给宜妃娘娘、荣妃娘娘、平妃娘娘请安。”

哦?

钮祜禄贵妃听着,不由微微挑眉,不着痕迹地打量贤妃一眼,见她面色不变波澜不惊,心中抱憾:倒是与这些人打交道没意思。

任是心中多少惊涛骇浪或是不满怨怼,面上都看不出一星半点来。

她这样怀揣着看热闹的心也是有缘由的,贤妃与宜妃一向不大和得来,又与荣妃亲近,伊尔根觉罗氏常被召见入宫,心中应当明白,这会请安却还是依照贤、宜、德、荣的康熙封妃时的排序来的。

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认死理。

若是前者便是平常,若是后者……那就有意思了。

钮祜禄贵妃垂头淡笑着,娜仁便是浑然没将这个当回事,先免了伊尔根觉罗氏的礼,温和地笑着向她招手叫她近身前来,又对贤妃道:“保清好福气啊。”

“都说保清福气大着呢,我也是这样想的。”贤妃笑着道,“这孩子性子也柔顺,行事也得体,落落大方的,真叫人喜欢。”

娜仁又打量打量,想了想,道:“你穿橘红与柳绿应当好看,平常绸缎也俗气,记得有一匹橘红织花的彩霞锦与柳绿水波纹宁绸,便取来与伊尔根觉罗格格。”

琼枝忙垂首应是,出去吩咐宫女回去取料子来。佛拉娜听了娜仁这话,笑看了眼伊尔根觉罗氏,道:“宁绸倒也常有,不过彩霞锦这一二年进上的不多,尤其橘红、品红二色最为难得,能赐给你,可见你是得了她的喜欢。”

又笑眯眯看向贤妃,打趣道:“她是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可里头不也有爱屋及乌在?你应当比你未来媳妇还欢喜才是。”

“是,我替保清先谢谢他慧娘娘了。”贤妃温声对伊尔根觉罗氏道:“皇贵妃赏的,你收着便是。”

伊尔根觉罗氏便惶恐又惊喜地谢了恩,她额娘也上前来磕头,又说了些娘娘气色好、公主出息、福气高一类的套话。

娜仁最是不耐这个,登时也没剩多少说话的心,只闲语两句,便顺口开始与钮祜禄贵妃交谈。

这意思便透去了,伊尔根觉罗夫人忙道告退,贤妃又带伊尔根据罗氏见另外那些嫔妃。

如此热闹了半日,回到永寿宫里已是下晌了,换了大衣裳歪在炕上翻着书歇了一回,煮了壶茶发呆,不知不觉旭日斜阳下西山,过来蹭饭的康熙与下学过来请安的留恒便在门口碰头了。

夜宵备的是酸菜白肉锅子,留恒浅尝辄止,慢慢吞吞数米粒般地咽了小半碗米饭下去。康熙与娜仁一撂筷,他也飞快地将筷子撂下,板着自己的小脸平静地净手,然后慢条斯理地端起清茶漱口。

娜仁随意瞥了眼他的碗底——好家伙,盛饭的宫女对留恒的饭量是真的很有数了,一粒米不多,正正好好。

康熙不大注意这些,顶多拧眉念叨留恒两句叫他好生用膳,不过老生常谈,留恒面色不变,谁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

这会诚恳的像是听进去了,回头一看,又好像没听进去。

康熙深沉地叹了口气,早已习惯如此,不再于此处纠结,在挪到暖阁炕上喝消食茶的时候,盘膝颇为郁闷地道:“这眼见要过年了,皎皎还没到,总不会连除夕家宴都迟了吧?”

“不会的。”娜仁淡定地道:“不是说是京郊那边大雪封了路吗?从水路改旱路,耗时本就多些,如今又逢了大学,迟两日至京师也是有的。”

康熙是半点没听进去这话,只问娜仁:“皎皎都出去一年了,如今迟迟未归,阿姐你不担心吗?”

“……唉,人家哪里迟迟未归了?分明来了书信,本说今日回,大雪封路,要再晚一两日,这都是平常的。”娜仁无语极了,又语重心长地道:“孩子大了总是要出去走的,皎皎才是第一个,你膝下的儿女们,总都有出去闯荡的一日,各个你都要这样揪心不成?”

公主们便不说了,阿哥们日后总是要出去办差的吧?

就康熙这样,真,九五之尊的帝王何必如此儿女情长?

想的都没有娜仁开。

在数量上看,皎皎在娜仁这也应该比在康熙那重要啊!

康熙眉心紧蹙,“不是那个道理。”

再多的他也未曾详说,娜仁便呷了口消食茶,从容缓声道:“左右皎皎欢喜遂意便是了,我也不求她能常伴我身侧、病重侍汤药,琼枝不比她贴心?”

听她这话,康熙微微一怔,然后收敛愁容,笑了出来,感慨道:“阿姐你这话叫皎皎听了,只怕要伤心的。”

就这样,在她亲阿玛的日夜期盼之下,皎皎终于与安隽云回京。

因路上的耽搁,知道宫里毕竟着急,她并未在公主府洗尘,而是匆匆地入了宫,先各宫请安一番。

太皇太后是喜欢她出去多走走的,曾祖孙两个亲近一会,问了些地方山水风景、风俗特色的话,太后也在那里,兴致勃勃地听着。

说话间,透过新换的明净通透的玻璃窗,见到冬葵在影壁前后翘首盼望的样子,太后忍不住一笑,对太皇太后道:“皇额娘,还是快叫皎皎到永寿宫去见她额娘吧,在这里坐久了,她额娘要着急了。”

太皇太后会意,也转头一瞧,冲着皎皎摆摆手,“去吧,你一走就是一年,你额娘和你汗阿玛都很想念你。”

皎皎便顺从地起身,轻盈地道了个万福向两位长辈告退,然后步履从容却不失急切地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半晌,太皇太后静坐着,倏地笑了,“这丫头……”

太后轻声道:“皎皎很快活,那安隽云是和她心意的那个人。”

“那便什么都好了。”太皇太后满面都是笑,似又有些怅然,微带感慨,“若是我的雍穆……也罢了。”

太后静静地低头喝茶,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太皇太后闭目仰头,好一会才深沉地长长叹了一声。

永寿宫里,皎皎几乎是步履如风地走入了宫内,透过窗子见到她,康熙与娜仁便很惊喜了,留恒也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几人都激动地等待皎皎入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