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十三章考察团8(2 / 2)

加入书签

高密度甲片负责组成需要承受高强度冲击的物体,比如炮管和高频振动粒子刃的刀刃。

经过专门设计的纳米机器人,可以非常牢固得将一万零九块甲片连接在一起,虽然强度无法和高密度材料相比,但与贝斯卡钢还是有得一比的,并且想要提升其强度,也可以通过增加其厚度来实现。

那一万零九块甲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组合方式能达到上万种,并且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当中。

有一台专门为此设计的超级计算机,日夜不停地计算着任何可能的结合方式,并实时传输给鹄鹰机甲。

其中就有三种初始形态,分别是原始的机甲形态,大小和泰坦机甲差不多,只不过外形要更加地棱角分明。

第二种是战甲形态,不同于纳米战甲的圆润和贴身,战甲形态时的鹄鹰机甲外观又回到了纳米战甲之前的外形,棱角分明,并且其体型要比之前战甲大上一圈,毕竟一万零九块甲片的体积摆在那,在怎么小也小不到哪去。

而第三种形态是体积最小的形态,外形就是一个普通的双肩包,甲片全都紧密排列贴合在一起,外部则是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伪装外形。

这是对隐蔽,灵活,火力强度的全能行机甲的一次尝试,如果测试效果良好,将批量配发给特种部队。

鹄鹰机甲的研发杨陈和葛旭成都没有参与其中,完全是由王磊和王余馨共同完成的。

王磊负责构思,王余馨负责计算和构图。

在强大的量子超算的加持下,鹄鹰的设计图只用了两天就完成了。

其中最复杂的就是对高密度甲片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的计算。

一开始不管怎么计算,都不能让王磊满意,最后无奈之下,王磊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实现前面三种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得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并保障前三种形态下的各项数据达标。

于是在王余馨超强计算力的加持下,推算出了现在鹄鹰机甲的样子。

23小时后,1号停机坪处,四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整齐得站在一架穿梭机前,等待着另外两人的到来。

没过多久杨陈便和克里斯汀,有说有笑得走到了穿梭机前。

当看到穿梭机前站着的四人时,杨陈微微惊讶了一下,“居然是你们!”

杨陈眼前的四人正是王磊之前的保镖,李氙,王杰,宏亮,李志伟四人。

“好久不见!”王杰笑着张开双臂,和杨陈,克里斯汀拥抱了一下,接着便是李氙和宏亮等人。

“这些年你们都去哪了?自从凤凰号起航后就在也没见过你们。”杨陈问道。

“之前一直在训练部队,今年才刚刚训练完毕,等执行完这次任务,终结完成后,还得继续去训练部队。”王杰苦着一张脸说道。

“训练部队难道不好吗,一群人任由你指挥,多爽啊!”杨陈不知所以然的笑着说道。

“哎!爽个屁,一开始的时候和你说得一样,可到了后面,就乏味了,同样的步骤,同样的操作,和流水线差不多。”

“一样的又苦又累,还费嗓子,我这喉咙都不知道修复过多少次了。”王杰说着还揉了揉自己的喉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