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2 / 2)

加入书签

康熙恰好侧身放下茶碗,余光从侧面瞄到万柳的动作,他顿了下,抬头又看了看她。

万柳舔到一半,莫名觉得不对劲,抬起头看去,与康熙四目相对。

她条件反射冲他笑了笑,笑到一半觉着不对,这里可是大清紫禁城。于是她的笑僵在脸上,然后默默地垂下了头。

康熙眼前先是一闪,随着她舔嘴唇的动作,呼吸一滞喉咙莫名发紧。

随后他又见到了那两条丑丑的毛毛虫,旖旎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状若无事收回视线,神情不变,脑子却在苦苦思索。

这人到底是谁,脸皮厚是足够厚,却没有自知之明,脸上挂着丑陋的毛毛虫还敢来勾引人。

苏茉儿轻轻拉了拉万柳的衣袖,转身悄然往外走。万柳不解,还是跟着她走到门外。

寒风夹杂着细雨在空中乱飞,乍从暖和的屋内出来,冻得万柳直哆嗦。

苏茉儿打量着万柳,笑着道:“渴了吧,回屋去喝些水,顺便就留在屋子里抄经,太皇太后跟皇上再说几句话也该散了。”

万柳感激得无以复加,苏茉儿真是太给力了。眼神那是三无六十五度无死角,不但注意着屋子里的大佬们,连她这个小虾米都看在了眼里。

万柳立刻伸直了脖子,精神抖擞福了福身,说道:“多谢嬷嬷,我这就下去抄经。”

苏茉儿看着万柳轻快活泼的背影,片刻后微微笑了笑,然后重又回到了屋子里。

万柳去偏房连着灌了好几碗茶水,歇息着等到小腿的酸软劲过去,喝多了水想去方便,又起身去了净房。

等一番忙碌之后回到偏房,抄了没两行经书,万柳斜了一眼自鸣钟,已到了快吃午饭的时候。于是她放下笔,宝灵上前帮着收拾笔墨。

雪青按着时辰走进屋子,看到万柳已经在收拾了,抿了抿嘴笑道:“主子,嬷嬷差奴才前来让主子回去用午饭。外面还在下雨,嬷嬷叮嘱主子仔细着路滑,多穿些衣衫防寒。”

万柳与雪青也算熟悉,她笑着随口道:“多谢雪青,我这就回去了。娘娘们都走了吗?”

雪青答道:“其他主子娘娘们早就走了,佟贵妃管着宫务,太皇太后留着她与皇上一起多说了几句话,也都已经离开了。”

万柳听大佬们都已离开慈宁宫,那她就不用在原地待命,朝雪青福了福身,笑道:“那我也回去了,等下午时再来。”

虽然打着伞,等回到承乾宫,万柳全身上下还是被雨水濡湿。宝灵伺候着她换了身干爽衣衫出来,李贵也提来了饭盒。

按着万柳的答应待遇,每天至少有一斤半的肉食。虽然厨房里不可能按照足额供应,但是今天中午的饭菜,她还是觉得有点儿敷衍。

四菜一汤一碗米饭,白菜萝卜豆腐三盘全素菜上面,飘荡着零星冷掉结块的油花。再加上一碗黑乎乎的大酱,也充做了一道菜。

万柳眨了眨眼,有酱没有大葱,这跟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有什么两样?

不过大半天的功夫,待遇就下降到此,简直比窜稀还要快得令人措手不及。

万柳苦苦琢磨,究竟是在哪里得罪了人。宝灵一起到了慈宁宫,她也什么都不知道,那只有问留在承乾宫的李贵了。

她唤来李贵,问道:“今天宫里是斋戒日吗,怎么提来的都是些素菜?”

李贵长得黑黑瘦瘦,虽然年纪轻轻,因长年点头哈腰,背总是挺不直,看上去畏畏缩缩如同饱受欺负的小鹌鹑。

他听到万柳的问话,先是一愣,接着眼珠子转了一圈,不咸不淡地答道:“回主子,奴才不知道,奴才去厨房里面提饭盒,管事的就给了奴才这些饭菜。”

万柳挠了挠下巴,李贵与宝灵都是内务府分派来的。大家虽然相处了不长不短一段时间,平时都只是做着分内之事,没什么更深的交情。

她份位低,又长年无宠,想要人对她死心塌地,像是小视频里面那样忠心耿耿,为她赴汤蹈火,万柳自己都觉得太扯淡了。

凭啥呀!

万柳见问不出所以然来,知道原因的只有管着六宫的佟贵妃了。不过现在是她吃完饭午睡的时候,也不能上门去问原因。

万柳见米饭还算正常,清汤上面飘着几根小白菜,看上去还比较清爽,将米饭拌着汤吃了小半碗,然后便放下了筷子。

虽然还饿着肚子,想着慈宁宫有点心吃,等下去诵佛的时候可以多吃点,万柳便没将饭食之事放在心上,漱口后上炕歇息了。

她钻到暖乎乎的被窝里,想起佟贵妃说领炭之事,见到了难以下咽的午饭,心里就有些不确定了。

不过总得先去试试,万柳想着宝灵比李贵机灵些,便吩咐她道:“你等会去内务府领一下炭。”

宝灵恭敬地应了下来,等到万柳睡醒了起床,她也从内务府回来了,领回来的是一堆眼屎大小的碎灰。

万柳一点儿都没有夸张,这根本就是大一点的炭灰,还得用紧密厚实的布袋装起来,才不会漏得满天飞。

先前万柳其实已经有心理准备,就是宝灵空着手回来,也不会比见到一堆灰来得震惊。

她心里一万匹草泥马咆哮而过,难以置信地看着宝灵,脑子里的话不受控制脱口而出。

“紫禁城缺钱要破产了?!”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科举文《学渣被迫考科举》,文案如下,喜欢的点个收藏吧,鞠躬。

程子安在国外混了几年回来,正开心吃喝玩乐,等着继承家里矿的时候,穿越到了大夏,成了要辛苦读书考学的七岁小屁孩。

学渣程子安疯了,别说考科举,他现在连书上的字都认不全!

可原身父亲恰好是书院夫子,四周都是眼线,他连逃学都做不到,只能硬着头皮读书。

谁知这一读,最后成了读书人的楷模,两朝帝师,辅佐帝王三十年,名留青史的一代名相。

年幼的太子问程子安:“先生,你从小就爱读书吗?”

程子安笑而不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