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进献盐井(1 / 2)

加入书签

顾老三仍是不说话,李氏坐在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角,只当没有听到。

顾书生没想到顾老三夫妻俩态度竟如此强硬。

“书桥,那是你侄子,他若是有了出息,你这叔叔面上不也有光吗?”

李氏脸上露出一抹笑,“咱们只求他有出息,也不求能沾上什么光,这几两银子思进节省着花就能花到年底!”

周氏瞪了李氏一眼,“你别插嘴,让老三说话!”

焦氏也在一旁帮腔道,“男人们说话的时候,女人还是安静的听着比较好!”

李氏暗自撇撇嘴。

顾老三看了看二哥和老娘,讷讷地开口道,“桂枝说的也没错,咱们农家人出来的学子,半年能有几两银子的花销已经不错了!”

“在府学上学往来应酬要比在咱们镇上多得多,你没上过学你肯定不知道!”

“咱们顾家算是耕读之家,可不能让思进在府学失了面子!”

顾书生和周氏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着,顾老三就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顾书生无奈甩袖离去。

临走前,周氏将手伸到李氏面前,让她把银子拿出来。

李氏不情不愿地将怀里的银子掏了出来。

顾老三跟在身后送他们出去。

焦氏扭头,脸上扯出大大的笑,“思进来信说,府学确实有一位叫裴还的夫子,只是没几天便被撵走了!”

顾老三先是一愣,接着便有些慌了神。

之前在府城,裴还可是天天去上职,难不成是做样子给他们看的?

焦氏说完话,不用看也知道顾老三现在是什么表情,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扭头便上了马车。

李氏见顾老三慌慌张张的往回走,忙迎上前去。

“出了什么事?”

顾老三抬头看着李氏,张了张嘴,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她。

李氏焦急地扯了扯顾老三的衣袖,“你倒是说话呀!”

“二嫂说,女婿被府学赶了出来!”

李氏心里也是惊疑不定,“不可能,是她姓焦的在诓咱们吧!”

顾老三摇了摇头,“我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让人捎个信给三娘,问问她吧!”

胥棠第二日去了成衣铺报道,现在店里没有了小二,方掌柜便让胥棠做了兼职小二。

又过了半个月,商队的人给顾如槿带回来了一大麻袋蓝莓干。

顾如槿仔细让人检查了蓝莓干的品质,将好的坏的分了堆。

又让人买了新鲜的苹果、梨、晚桃,清洗干净,配合冰糖蜂蜜熬煮,做了蓝莓酱、苹果酱、桃子酱和梨膏。

品质好的送去了红颜阁,品质一般的留在了杂货铺售卖。

下个月的十五是中秋节,顾如槿决定联合几个铺子搞一次大动作,顺便带动一下成衣铺的生意。

第二日便让人传了消息,在暗香盈袖、百味居、李记杂货铺、方记成衣铺、吉祥金楼、红颜阁这些铺子里盖章可得一支竹签,竹签会刻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的随机一个字。

集齐一句诗,可以在中秋节当天参与抽奖活动,一等奖十名,奖品是五两银子,二等奖二十名,奖品是暗香盈袖任挑一款香料,三等奖三十名,奖品是方记成衣铺定制的一套衣服。

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活动的,岳州城的百姓自然兴奋不已,人家说了只要去店里盖章不用买东西也行,闲来无事的人便想去碰碰运气。

商户们感慨顾如槿花样层出不穷的同时,又惊觉顾如槿的产业竟不知不觉中已经有这么多了。

众商户纷纷效仿,一时间岳州城的中秋气氛空前浓烈。

郑熙呈听到这个消息,也对顾如槿竟然拥有了这么多铺子而感到惊讶,这发展速度可着实够快,再这样下去,郑家在岳州城的产业都要被比下去了。

郑熙呈敲了敲手里的茶盏。

“去让陆家公子露露脸!”

明礼跟随郑熙呈多年自然知道他话中的意思。

陆成舟接到下人的传信,在院中来回走了两圈,招来了自己的心腹,低声嘱咐两句,那心腹点了点头快步离开。

西山矿场是一个石料场,这里的矿工们大部分人都是冲着矿场的工钱高,自发来这里的,工厂工钱高,吃也得好,虽累了些,可比去码头做苦力强多了。

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被送来的,其中便有裴金珠和裴大富姐弟二人。

裴癞子和他婆娘在来矿场的第二年便病死了。

因此,矿场还给了裴金珠姐弟二人二十两银子作为补偿。

可是有银子又怎样?他们两个根本出不去,整个矿场的人都被叮嘱了,这一家子欠了矿场主人上百两银子,矿场的工人对矿场主人心存感激,自发地帮着盯着这一家子。

甚至还有人劝说姐弟二人好好做活,场主是不会亏待他们的,姐弟二人自然要辩解,久而久之,两人在矿场工人眼里成了不知好歹以怨报德的人。

这日矿工们照常干着活,如今的天气稍显凉快,可矿工们搬运石料仍是累的满头大汗。

介于裴金珠前几日偷跑了出去,矿场的管事特意派了几个人盯着她。

裴金珠独自一人坐在一旁,几个中年男人坐在她的不远处,几人拿着水袋在喝水,眼睛却时不时地朝裴金珠看一眼。

“闺女,不是大叔说你,你家欠了人家那么多银子,让你来这里做苦力已经是便宜你了,人家要把你卖到腌臜地方,你可有苦头吃了!”

另一个中年男人不耐烦地看着这边,“你就别劝她了,说不定她还盼着进了窑子里让小丫鬟伺候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