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混沌64(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刚刚才开发出来的新芯片架构,之前没有一点风声泄露出来,保密工作做的极好。

所以不管是台下的媒体也好,还是直播画面前的观众也好,都没有想到星空科技集团不声不响的又憋出一个大招来。

根据劳逸轩做的介绍,这次星空科技集团提出的芯片架构是特意为服务器芯片编译的,采用的是复杂指令集架构的64位计算。

名叫“混沌”,寓意有无限可能,这也是林浩的想法,将这一架构无限性的发展下去。

而且劳逸轩在开发者大会上直接宣布将“混沌”64芯片架构的指令集开源,供有兴趣的人来做研究,不需要专利授权。

同时随架构一同发布的还有供外界免费使用的“混沌”架构编译器,为广大的开发者使用。

可以让使用者能够编写自己的定制指令来加速特定的用例、嵌入式和物联网应用程序。

为了“混沌”64架构是开源并且免去专利授权的事情,林浩考虑了很久,也看了很多人给自己的意见。

有的同意,认为开源以后能够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去研究这一架构,为更多的芯片架构设计公司,尤其是国内公司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有的人不同意,认为“混沌”64架构刚刚发布,在市场上根本没有占有率,也就代表着根本没有任何的硬件来做适配。

即使是星空科技集团在使用这款“混沌”64架构时都需要进行相对应的硬件研发生产工作。

从CPU的设计到生产再到测试,可以说困难是特别的大。

林浩对于这个选项也有过疑虑,不过市场占有率这种东西,要去做才会有,永远不去尝试,则永远没有机会。

其实让林浩下定决心开源的原因是有前车之鉴做借鉴。

在PC及服务器端的主流架构都采用的是Inte与AMD用的X86架构及华为、苹果、飞腾等用的ARM架构。

尤其是苹果,在去年的Mac上就使用了ARM架构的芯片。

除了这两大垄断性架构以外,近几年还有一个架构被受关注,那就是诞生于鹰酱Berkeey大学,后来搬去瑞士的RISCV架构,同样是开源指令集。

不过跟“混沌”架构的区别就是它一样要进行专利授权,才能够使用。

其实国内也有自主开发的使用MIPS指令集的商业龙芯CPU,还有在超算太湖之光中使用的专业申威芯片。

这些可以说一直是国内官方使用的芯片,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够开放,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

使用把市场拱手相让给x86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林浩坚持开源“混沌”芯片架构的原因。

让更多的公司加入到“混沌”芯片架构的开发中来,才是市场化、商业化的表现。

随着开发者大会的进程早已过半,劳逸轩马上介绍起了“混沌”芯片架构的性能。

“混沌”64芯片架构作为复杂指令集架构,更适合在服务器芯片上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