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迫出道[娱乐圈] 第81节(1 / 2)

加入书签

迟念之前待在冰城,是想问问姜离唯一还在世的亲人,也就是她父亲,有关于姜离的事情。

目前为止,迟念可以查到的公开资料,多是有关于花滑的比赛视频和采访,有关于姜离这个人的性格,过往,那些花滑之外的东西,太少了。

少到并不足以让迟念去想象一个曾经在人世间真正活过的姜离。

迟念目前的表演技巧沿袭自对富江的扮演,她想要进入一个角色,必须有足够多的细节积累。

纯粹想象也好,套用个人的实践经验也罢,必须靠足够多的人物生活细节和尽可能逼真的人物性格塑造来使表演人物在迟念自己心里诞生。

然后才能在表演的时候尽可能抛弃本我意识,进入虚构的人物思维,往往是进入的越深,演的越好。

简而言之,就是迟念要自己骗自己,人物形象越立体,欺骗越容易达成。

电影剧本一向很薄,以姜离为原型的女主角江远音,光靠剧本里的台词和剧情,是无法让迟念来搭建人物的。

刚拿到剧本的时候,迟念一天能问导演屠子肃无数个为什么,她不仅问台词为什么要这么说,还要问台词下面的动机是什么,人物心理是什么。

剧本写江远音明白了《鹤唳华亭》这首曲子,只通过江远音在俄罗斯的简短场景就写了顿悟,究竟怎么顿悟的,全要靠演员自己展现。

一个文本之下,必然有比文本更多的潜文本,迟念要的就是把潜文本挖掘出来。

屠子肃率先投降,他拿到剧本以后没想那么多,觉得照剧本演就可以了。

可迟念如此用心,他难道能拦着不让用功?

而且迟念问的越多,屠子肃越警醒,迟念的问题是在为女主角江远音的行为寻找一个能贯穿始终的逻辑链。

拍电影是要讲逻辑的,商业片更需要讲逻辑,要足够贯通。

《刀尖上的舞蹈》是一部冷门小说改编,作者用英文写的,去年在美国出版,还没有中译本。

屠子肃鸡贼就鸡贼在这里,他从小就是个花滑迷,而小说作者是退役后移民美国的男子花滑名将郑济生。

郑济生成绩不如姜离,最好成绩是奥运会铜牌,世锦赛银牌,花滑作为竞技项目又小众,所以关注度不高。

郑济生退役之后移民美国,也没有再从事跟花滑相关的职业,基本上可以说是消失在大众视野里了。

屠子肃在南加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凑巧郑济生在修心理学学位,在一门选修公共课上遇见了,屠子肃把郑济生认了出来。

后来郑济生出版小说,送了屠子肃一本,屠子肃凭借对花滑职业圈的了解,一眼就看出来女主原型是姜离。

这可真是个好题材,国内还没有人拍同类型电影,是市场空白。

励志体育商业片,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果断买下版权,找了编剧写剧本。

因为迟立女士的教育风格,迟念英文很好,听说读写样样都过得去,虽然选择了在国内读本科,可如果迟念没有跑来娱乐圈,即使不参与公司管理,也会被送去国外念书。

屠子肃回答不了迟念问题,就把原著小说给了迟念一本。

迟念读完却有了更多新问题,她读到了很多未尽之意,逼着屠子肃去美国找作者。

而迟念自己则是去了冰城。

也许从跟姜离关系最紧密的两个男人身上,可以让她找到真正的姜离。

屠子肃在美国进展如何还不清楚,迟念在冰城是碰了壁。

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迟念也不计划回头,她三个小时后飞去冰城的飞机。

正和宋衍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有个穿黑西装的高大男人朝他们走过来。

迟念看了一眼就把人认出来了。

宋衍的哥哥,宋毂。

他居然回国了,而且也来了追悼会。

宋衍跟迟念一样,尽挑着父母双方的优质外表基因继承,长着同辈亲属里最好看的脸。

而宋毂就相对长相普通很多,他大宋衍十二岁,跟宋衍一样是看起来很冷淡的面相。

应该是继承父系的基因比较多,颧骨和鼻梁都高,比起高中时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给迟念的感觉更加阴鸷了些。

宋毂跟家里关系很差,早早就跑到美国去了,偶尔才回内地,至于宋家本家在香港的大宅,宋毂可能看都不想看见。

迟念主动跟宋毂打招呼,“大哥回来了?”

宋毂在宋家平辈堂兄弟里是老大,高中时,他们在宋衍家里玩,跟着宋衍一起喊大哥。

宋毂点点头,对迟念的态度倒是很温和,“好久不见,念念漂亮太多,大哥都快不敢认了。”

“可别打趣我了,大哥这次回来是休假?”

“不是,我把工作辞了,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迟念哑然,宋衍虽然没跟她明说过什么,可他俩相处久了,迟念多少也有些预感,可没想到宋毂这么干脆利落,他在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pt已经坐到了副总裁的位置,居然说撒手就撒手了。

迟念对此还能说什么呢,只能问:“那大哥回国计划做什么?”

“做生不如做熟,还是在娱乐业打转吧,以后可能要多合作了。”

“一定。”

迟念跟宋毂不过点头之交,实在是不熟悉,再讲下去怕是得尬聊,迟念使出绝招,走为上策。

“我还有事,改天可要大哥请客,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