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迫出道[娱乐圈] 第78节(1 / 2)

加入书签

迟念神隐拍剧去了,粉丝全靠已播作品维持热情。

《汉武》过后原本应该沉寂下来的粉丝群体被香柚台的播出通知给唤醒了。

对上星剧有了解的粉丝都清楚这么干没什么好处。

香柚重启青春剧场,把《蝉夏时光》放在暑期档才是大家都想要的,包括电视台自己。

原因特别简单,暑期档是电视剧播出的好时光,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放假了,整个收视大盘都会涨收视,偶像剧放在这时候播,不要太合适。

可香柚在新的一年颓势依旧,换了购片主任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之前买下来的剧还得播,苦果必须自己咽下去。

新年过后两部剧,一部家庭肥皂剧和一部谍战剧,一部比一部差。

肥皂剧靠着剧情足够狗血,有中老年妇女支持,勉勉强强对付过去了。

谍战剧则遭遇了另一部同类型剧的强势挑战,这是《汉武故事》的导演左腾在《汉武》之前拍的。

西红柿台和白梨台双台联播,同类型剧在同一个时间段对打,战况自然极为惨烈。

卡司和质量对比完败,收视率自然也跟着惨淡无比。

到播出完毕,52城平均收视只有0.4,大结局以0.24的收视尴尬收场。

高层开会,查查未播的存货,按照原先的播出计划,可能没到暑期档绝地大翻身,就先要把观众流光了。

谍战剧对打哪里是什么巧合,是后起的西红柿和白梨对香柚的一次有预谋攻击罢了,之前已经出现过多次,香柚以前啃老本还能勉强应付,如果买到一部大爆剧更是能扬眉吐气。

可诸雄并起是省级卫视台的现状,一家独大不可能了。

香柚的老本快要吃完了,如果想维持住一线电视台的位置,必须求新求变。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蝉夏时光》拿出来,看看能不能拯救一下危在旦夕的收视大盘。

这是对新任购片主任傅少峰的一次考验,考验他的选剧眼光。

也是对迟念的一次考验,考验她在电视剧市场的接受度。

娱乐圈近两年营销推广能力越来越强,很多偶像都是虚红,各家网站的数据都可以买卖,广告商们吃过亏也学精明了,制作精美的网络数据ppt信不得。

脱过水的播放量和收视数据才是最好的衡量标准。

迟念热度一直很高,业内普遍认为她实红,看浣熊对她的态度就知道了,《富江》的拉新量应该给出了一个让平台足够满意的数据。

现在轮到《蝉夏时光》来检验网络之外的人气了。

如果是下一个楚卿,各家影视公司的剧本都会递到她面前。

花旦终究要靠作品说话,洋葱评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视率,评分五六分甚至更低都不要紧,电视台和广告商看的是收视率。

一部洋葱评分上8的剧,和一部收视破二的剧。

二者兼得最好,不可兼得,电视台和广告商肯定更喜欢后者。

狗血剧大行其道,必然有原因,迎合观众口味,才能拉起收视率,让更多人看到广告,商业追求扩散效果,拿到更多的广告费,电视台才能有钱做节目买剧。

这是个由观众,制作者,电视台,广告商四方构筑起来的闭合循环市场。

迟念之前的作品,除了出道综艺,在洋葱评分没下过8分,这在小花旦之中,无疑是个惊人的成就。

粉丝也引以为傲。

但是这种好口碑,是让迟念在作品产出者那里受欢迎。

比如导演,编剧。

在市场购买者那里,迟念受欢迎还是因为她的人气,她能带来的热度。

很多能演好文艺片的女演员没戏演,片酬低,就是因为她们不符合市场口味,不红,不能带来足够多的利益。

娱乐圈,演技和收入,从来不成正比,人气和收入才是真正的正相关。

这是华语娱乐圈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同时具备好演技和高人气的艺人是稀有的。

在主演不靠谱的情况下,一般很难保证作品质量。

等到演技磨练出来的时候,热度已经退了,新人一茬一茬的涌现,时不我待啊。

迟念其实肩负了不少人的期待,很多业内都在观望。

她是具备了好的表演水平和高人气的演员。

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扛起卖剧的任务,就看《蝉夏时光》了。

晚上八点,《蝉夏时光》开播。

观众和女主角夏知了,一起回到了十年前。

观众追剧,粉丝追收视率。

董甜甜人在学校,开播前刷完了今天份的gre单词。

手机用来刷各种粉丝聊天群,逛各种论坛,观察粉丝和吃瓜路两大群体动向。

笔记本开cloud 收视率数据实时更新页面。

很遗憾不是在家里,在家里她还能开电视机顺带看一眼电视剧剧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