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迫出道[娱乐圈] 第62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家都一样,下部戏是什么?能不能透露一下。”

“该是部现偶,具体是什么,先保密。”,迟念买了个关子。

“不怕戏路重复啊?”

卫朗问的有道理,一般大家接戏,不管演技好不好,都不会连续接两部题材一样的剧,因为即使不考虑戏剧的问题,也要顾虑一下观众审美疲劳。

“这部不一样,我很喜欢。”

这部戏的名字叫《一吻定情》,还叫《恶作剧之吻》。

第58章、时尚陷阱? ...

离西红柿台的跨年晚会还有1天。

读高三的李子琪写了半张数学测试卷,忍不住玩起了手机,带着一股负罪感。

今天放假,不怎么要紧,李子琪努力在心里安慰自己。

微博首页内容全是宋衍相关,因为她是宋衍的迷妹。

昨天刚跟另一位流量小生因为西红柿台跨年晚会的投票大撕了一场,现在两家粉丝互撕的话题还挂在热搜榜上。

说起来有些一言难尽,如今是流量当道,各家电视台的跨年晚会总要或多或少请些当红生旦们来撑场面。

西红柿台就邀了《爱豆养成计划》的出道团体,男团女团连带两位pd全数打包。

贺长星是女团pd,虽然也是当红爱豆,可跟宋衍一向没什么交集,最多同时出席某一场活动。

事情坏就坏在西红柿台溜粉,晚会承办组为了提前预热,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搞了个人气投票活动。

将根据得票数量,来选出当晚的压轴曲目嘉宾两名,由他们来倒数跨年。

还很坏心的分了男艺人和女艺人,好字为男搭女,西红柿台高层迷信这个,要凑个好字出来。

这一次可叫粉丝为难了,有粉丝基础的小生和小花旦全是唯粉当道,cp狗去死的粉圈生态环境。

如今却要自己投票送爱豆上台很异性艺人组合跨年,好多人心里大骂无数声西红柿台去死。

可是又不能不投,不但要投还要努力投才行,哥哥/姐姐是最好的,我一定要让他/她赢。

为了自家偶像,连他们拍的时尚杂志都集资冲销量的娱乐世代里,打榜可以说是是日常操作了。

男艺人打榜更是场粉丝间的惨烈战役,宋衍是今年在流量领域的超新星,各色榜单上都十分有姓名。

可竞争者也不是吃素的,蛋糕只有一块,有人分的多了,自然有人分的少,新出现的,走偶像路线的男明星必然会吸走一部分娱乐圈前辈的粉丝,这就是惨烈的代际更迭,在近些年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了。

以前还能是五年一代人,偶像小生坐稳位置吸够了福利,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导演,或者是担票房的大型商业制作导演,或者是拿奖的文艺片,总是要往中生的路子上走的。

如今却没有那样的悠闲可言了,一部作品之后如果没有新的话题之作,营销不能保证存在感,可能就此落入二三流,新人辈出,大家演技上都是麻瓜,颜值也各有千秋,那自然容易被替换。

宋衍带给偶像系男艺人的威胁是巨大的,他的出现也确实引导了今年的小生洗牌之战。

年末的这场投票之战不过是再次宣示新王诞生。

李子琪很得意宋衍赢了老牌流量,她也觉得这理所应当。

混圈久了,李子琪明白大多数追星女孩的本性,现在宋衍的粉丝群里不说散粉,很多大粉都是爬墙爬过来的。

“追星当然得追顶流,搞个糊逼哪有快感。”

这句话李子琪深有同感,她之前喜欢的是一个十八线男演员,帅是帅,可资源也太虐了,粉了宋衍终于体验到了粉top的快乐。

也许再过几年,李子琪回首自己的追星岁月,会发现其中的可笑和幼稚之处,但是现在的她是想不到什么的。

她发愁的是宋衍又要和迟念同台了,李子琪完全能预见明晚是颂念cp粉的狂欢之夜。

迟念的粉丝不是吃素的,女艺人投票从一开始就是一骑绝尘。

选秀粉脱的并不多,因为作品跟上了,《富江》爆的厉害,又吸了很多新粉。

虽然李子琪时不时在微博吐槽甚至说迟念坏话,可扪心自问,李子琪能理解迟念的人气。

业务能力强又好看,唱演双优,没道理不红,要是迟念跟宋衍不是关系那么好,李子琪挺愿意把迟念当墙头的。

然而现实就是没有如果,两个吸粉体质的人凑到一起,只是出道综艺时期的联合舞台就吸了特别多的cp粉,两家唯粉联手撕了好几次,颂念夫妇cp粉都没被撕开,越撕越坚定,你不让我搞cp我偏要搞。

当然,更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迟念和宋衍的后续合作,《汉武故事》还没播,剧照和路透只是让cp粉续命,真正引爆的是《归园田居》这个高分综艺。

真情实感搞cp的cp粉疯了,不混粉圈只单纯看看综艺的真路人才是要命,综艺好评如潮,为迟念和宋衍带来了很多综艺观众的好感度。

综艺向来是催生cp饭的利器,很多糊掉艺人靠恋爱综艺实现了翻身,虽然大家知道综艺是假的,可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谁又不存着或许他们假戏真做的猜测呢?

《归园田居》并非恋爱综艺,可那种一男一女搭伙过日子的居家感,非常容易让人代入,对一部分观众来说,比恋爱综艺还要容易产生综艺里的两个人好配啊这种想法。

圈内人的嗅觉是最敏锐的,《名姝》杂志专门邀请了两个人拍双人封,自然是蹭cp大火的热度。

12月封,两家粉丝贡献出了二十万的杂志销量。

乐坏了《名姝》主编,也让业内再次见识到了何谓粉丝。

李子琪就是参与杂志集资的粉丝之一,她经济能力有限,但是几本杂志还是消费得起的。

一次买五本,自己留一本,剩下的全部送给同学,要让她妈知道她买五本一模一样的杂志,会骂死她的。

宋衍明确表示过希望粉丝量力而行,不要为他做不必要的消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