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1 / 2)

加入书签

再后来,便是多年后容煜在山崖下捡到已经奄奄一息的柳先生柳暮雨。

这些年来容煜待柳暮雨如好友知己一般。

他知在柳暮雨的病容之中总有几许哀思,也想过去询问其中缘由。可如今真正知晓其中的真相,又觉得原来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若论亲缘,容煜该叫柳暮雨一声叔父。

可事到如今,种种事情发生,容煜不知柳暮雨心中是否还有恨。

容煜不打算处置柳暮雨,这一次是柳暮雨帮了他。

回去吧,张太医在等你。

张龄说过,要为柳暮雨治腿,到他能长久站起来为止。

柳暮雨的眼眶有些湿润,曾几何时他多希望自己就是容煜救回来的柳暮雨,可是身体中流着的血告诉他,他是柳沐,是容煜的祖父想杀,却未杀死的人。

臣告退。

柳暮雨缓缓往容煜的背后走去。

额间有凉意,柳暮雨抬头,一滴雨落进他的眼中。

眼前的光渐渐消失不见,雨落在地上,人倒在雨中。

柳总领!裴印堂唤了一声,即刻冲了过来。

鲜血渗进雨水中,柳暮雨的衣衫被染红,又被雨水冲刷掉。

裴印堂的手落在柳暮雨的腿上。

衣衫之下的触感让裴印堂愣了一愣,他将柳暮雨膝盖处的布撕开,印入眼中的是数枚渗着血,钉进骨肉中的铁钉。

裴印堂看着柳暮雨的腿,一时失声。

铁钉做骨,是这些铁钉让柳暮雨能短暂站立。

柳暮雨回不去了。

.

不远处,囚车被黎军打开。

人还活着!

耳畔传来稀稀落落的声音。

容煜的剑落在地上,有人扶住容煜的肩膀。

天要晴了。容煜呢喃了一句。

从未有哪一刻让他像今日一般感到难以前行。

去看看。耳畔,江逸白道了一声。

容煜点了点头,与江逸白一同往囚车处去。

黎军见到容煜,行过礼后道:二皇子让我们释放苏公子。

二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南国篇有些悲凉

第103章

是宫钰?

容煜正想着,宫钰打着伞从城门后走来。

大雨模糊了人的视线,但容煜不会忘记宫钰那一张脸。

是你

陛下别来无恙。宫钰笑了笑,与往日的傻气不同,他的一双眉眼精明的很。

宫钰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把伞递给容煜身侧的江逸白,道:若不是我,城楼上的将士不会这么快背叛宫凌。

他们会听你的话?

会。宫钰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展开道,我父王的意思,原是由我继承王位,宫凌篡夺王权,是大逆不道。

原来如此,这张纸尘封了这么些年来,如今重见天日实属不易。

宫凌说的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容煜看着宫钰,心下一时不知做何感想。

近来发生了太多事,让容煜的心已然快要麻木。

他记得第一次见宫钰时,宫凌眼底的懵懂与恐惧,原来有时候亲眼所见,也可能是假象。

宫钰叹了一声道,黎国这么大,不会都听从陛下您的旨意。百姓外有疫病,内有国破家亡之感,也实属可怜。不如将黎国交给我,臣愿意与您交好,再不起争执。您是陛下,我们是小国,每逢秋日愿意进临安城述职,更会缴纳赋税,如此两国安好,陛下意下如何?

容煜看着宫钰,过了许久才冷声笑道:朕倒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不过你只说与我交好,并未说与燕国交好,若是朕死了之后呢。

那是百年后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立的规矩管不住他们,陛下正当年,何必想这身后事?宫钰看的很开,话不说死,也为日后留了条路。

你如何担保?

容煜话音刚落,城门后有一白衣人走了出来。

臣愿为陛下与殿下担保。

说话的正是玄亦。

是你。

是他,容煜早该有所察觉的。当时夜谈,玄亦已然表明自己曾是黎国太子太傅的身份,只是不曾想曾经让容煜为他保守这个秘密的人,又回到了宫钰的身边。

既然如此,黎国的百姓

玄亦道:臣愿用今后岁月,保疫病尽去。

面纱下的人不知是何表情,容煜只知道自己的神情不大好。

今日是玄亦头一次在容煜面前称臣,以往这人总是以我相称。

容煜从前给江逸白说过卧薪尝胆的典故,如今想来,这个词不适合江逸白,倒是更适合宫钰。装疯卖傻,忍辱偷生这么些年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怪不得老黎王会宠他,果然是个聪明人。

不管这装疯卖傻是谁的计谋,宫钰能装这么些年,也是不容易的。

借燕国之手杀死宫凌,钰殿下真是好计谋。容煜道。

宫钰浅浅笑了笑道:顺水推舟罢了,陛下放心,从今日起黎国愿对陛下称臣,只要师父在一天,臣愿尽已身之力,保黎国百姓平安顺遂。

你师父容煜看了玄亦一眼,道,玄先生到底是被黎国栓住了,山水之间,怕去不成了。

这二人,终归是逃不掉要在一处。

玄亦当年在黎宫中位高权重,为了逃离几位皇子的纷争,才隐匿江湖做了郎中,如今兜兜转转居然又回来了。

面纱轻晃,玄亦垂了垂眸,那一双潭水似的眸子不见喜悲,大有认命的意味在其中。

陛下珍重。玄亦道了一句。

这一声珍重触动了容煜的心。

江湖路远,虽不如宫城内有荣华富贵,软玉温香,但纵马驰骋,走南闯北才是玄亦心中所想。

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让这样一个人愿意回到庙堂之中,容煜不得而知,也不想再去揣测。

黎国交还钰殿下是理所应当,也顺应百姓之意,还请钰殿下记得今日的话,他日若反悔

宫钰此生不悔。

这一句宫钰说的很坚定,一为玄亦,二为黎国的百姓。

这些年在陵园,宫钰看的很清楚,黎国在宫凌手下死了起码一半人。此时想要安定,与燕国交好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快恢复生机的选择。

.

雨停,黎城外的鲜血被大雨尽数冲刷。

燕军凯旋,要乘船而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