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1 / 2)

加入书签

如果不是因为还记着那晚的事,容煜必定是会心软的。

江逸白看了他许久,问道:陛下可是厌弃了臣。

厌弃,怎么会呢。

在容煜心里,江逸白一直是他最喜欢的后辈。聪明,上进,又是他亲眼看着长大的,怎么会厌弃。

朕同你的情分,从来都没有变过,也不会变。容煜十分认真地道了一句,若不是有从前的情分在,容煜早将这个人赶出盛京了。

江逸白闻言,眸光滞了一滞。

他要的不是这句话,是一个机会,一个允许让他改变两人之间关系的机会。

容煜这一路走来,从来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绸缪,一个人布局,欢喜是一个人,苦痛也是一个人。

人在万人之上,心也在万人之外。

而江逸白所想的,便是让容煜的一个人,变成两个人。

爱他所爱,思他所思,让一份欢喜变成两份。

外殿备好了羹汤,陛下用一些再去上朝罢,总是空着肚子不大好。江逸白说罢,恭恭敬敬行了礼,转身出了内殿。

小厨房说容煜昨日中午没有传膳,江逸白不想因为自己让容煜没有胃口。

容煜看着他的背影,心下不大痛快。

攥着帕子的手紧了一紧。

内殿响起容煜的声音。

朕是大燕的皇帝。

音声有些发涩,其中的感情未知。

江逸白站了一站,深吸了一口气,出了内殿。

皇帝,这到底是怎样的两个字。

.

三宫六院,姬妾成群,这是端王世子容巡心中所想象的帝王。

治国齐家平天下,这是圣人言中的帝王。

容煜眼中的帝王究竟是什么样子。

江逸白站在阁楼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

晨起上朝时,容煜与诸位大臣议事,半眼都没有看他。

退了朝,江逸白便一直在梅园的小阁楼上坐到了傍晚。

桌上的茶有些凉,柳暮雨放下杯盏,抬眸看了一眼江逸白,道:殿下心急了,以陛下的性子,十数年都不一定反应过来,你蓦然与他做了这样亲昵之事,他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本王知道,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回不去了。

他也不愿意回去,这份心思埋在心底下太久,久到朝思暮想,梦里梦外,挥不去,抹不掉。

柳暮雨闻言略略笑了一笑,道:有些人的心思,是不会往外说的,不管心中多在乎,表面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你总说陛下没这个意思,可你到底不是他,或许是心中也喜欢,只是察觉不到呢。

这样

若是这样,便简单多了。

江逸白托着窗棂,阖了阖眼眸。

耳畔静的很,能听见枯枝随风摇摆的声音,以及很奇怪的声音。

蓦地,远处传来几人的叫喊。

江逸白睁开眼睛,只见不远处冒出一股子浓烟。

看方向,好像是长乐宫。

走水了!

呼喊声传上来,江逸白听见动静,未曾思量,即刻转身往阁楼下去。

柳暮雨看着匆匆下去的人,不由笑了笑,要说这江逸白,平日里心思藏进海底一般,可只要是事关容煜,就总是像个毛头小子。

到底是还年轻,攒不住事。

.

长乐宫,火势冲天。

宫人们在外头围着,已经有不少內侍进去救火。

江逸白到的时候,四下没有容煜的影子。

如果没记错,今日下午容煜应该在长乐宫陪太后说话。

未及走近便能感觉出大火的灼热之感。

江逸白高声唤了几声陛下,四下无人应答。

几个丫头被吓的不轻,口中唤着太后。

内侍告诉江逸白容煜还在火中。

脚下是备用的水,江逸白直接解了外袍,从冷水中滚了一圈,披在身上便进了着火的宫阙。

殿内烈火与浓烟缭绕。

母后!

容煜用帕子捂着鼻子,四下寻找太后的踪迹。

便是他与秋秋从正殿到偏殿取东西的空当,火便烧了起来。

秋秋已然被他送出去,正殿中的人却都还没出来。

时不时有带着火的细碎东西从头顶上落下来,容煜心下着急,原本猫下去的腰直了一直。

鼻息间呛得厉害,脸颊被烧灼一般,整个人快要被火势吞没。

容煜看着周遭大火,眼前的陈设跟着火焰扭动起来。

耳中一阵鸣响,再听不到其他东西。

眼前一黑。

最后入眼的,是顶上掉下来的带火的房梁。

作者有话要说:来了

感谢abc的营养液~

第63章

耳畔传来人的脚步声,容煜深吸了一口气,猛地睁开眼睛。

身侧跪着的阿四看见容煜醒来,忙从地上跳起来,去殿外召太医。

太后容煜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这个。

一侧站着的明然闻言,低声对容煜道:苏公子将太后从火中扶出来,两人已然安置在永华宫了,陛下放心,太后一起都好。

容煜转了头,看她脸色不太好,遂问道:怎么了,不是一切都好么。

看起来,好像丢了魂儿一般。

明然静了一静,道:无事,只是苏公子受了些伤。

这样

女儿家见不得伤病,怪不得如此失魂落魄。容煜用手支在榻上,勉强起了身,道:朕去看看他。

陛下似乎是有话想说,明然看着他顿了一顿才道,太医还没有为您把脉。

朕没事的,没有伤着。

呛了些烟罢了,哪里就这样娇气。

容煜起身披了衣裳,叫了些人一同往永华宫去。

这地方是原先打算给太后迁宫用的,如今长乐宫失了火,暂住在这里打扫起来也都很方便。

两刻钟的功夫,一行人便到了永华宫。宫人们放下步撵,容煜起身往正殿去。

大门敞着通风,站在门外的宫人看见容煜,忙俯身行礼。

容煜免了几人的礼,待人通禀之后才进去。

宫人们围了一圈,太后坐在内殿的矮榻上,太医正在把脉。

苏音站在一边,脸上有些焦褐色,腕子上露出些擦伤的痕迹。

陛下。苏音看见容煜,唤了一声。

容煜点了点头,给太后请了安。

待太医交代过后,宫人们才退出了内殿。

太后无恙,苏音的腕子受了些皮外伤。

顾大人已然带着人去查火源。太后说罢,看了苏音一眼道,这孩子也是傻,人都快要出去了,非要替哀家挡那一挡。

苏音闻言,浅浅笑了一笑道:臣在外许多年都不曾尽过孝道,如今能在太后身侧,为太后尽孝已是最大的福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