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1 / 2)

加入书签

容煜一早看透了,什么人到了这个关头,为了活命都能扯谎。仗着老天爷从不开眼,就说出许多叫自己都感动的话来,除了架势哄人,没有半分真心。

安阳侯见容煜无动于衷,只道:陛下,老臣老臣三朝为官,陛下怎能怀疑老臣。

容煜沉声道:朕也不想怀疑安阳侯,可薛老将军亦是三朝的臣子。证据确凿便可定论罪名,不是安阳侯当日状告裴三公子时说的话么。

容煜的话叫安阳侯心中沉了一沉。

他上当了,容煜叫公主嫁过去,根本不是为了平衡两家的势力,而是为了叫所有人相信,他一心安抚裴府与安阳侯府两家,对谭杏儿的身份没有半分疑虑。

若不是因为放松警惕,他不会同意谭杏儿去东城拜佛的。

不去拜佛,也就不会被容煜抓到把柄。

人在盛京还要做这些盘算,安阳侯的心当真是向着朕么。

第24章

容煜说罢,起身将关严实的窗子打开了几分。

燃了炭火的屋子,唯有留下透气的地方,才不会过于沉闷。

屋外上了日头,暖暖的照在人身上,就好似不曾有过黑夜一般。

又是新年了,有些事不必叫它等到第二年还来扰人。

两个人都沉默着,容煜在等安阳侯的解释。事到如今,唯有坦白才可以得到从轻发落的机会。

良久,安阳侯深吸了一口气道:老臣兢兢业业数十年,还望陛下念在旧情,对臣网开一面。

从始至终,安阳侯都在以老臣的自称。

容煜压回过身,问他道:谭杏儿腹中的孩子是何人的。

臣不知,许是哪个嫖|客的罢

糊涂,你为官数十载,构陷同僚,欺上瞒下,这就是你悟彻的为官之道吗。

安阳侯闻言笑了笑,看着自己手中的玉牌,道:陛下还年轻,为官之道,岂是非黑即白那样简单。陛下若是生气了,治老臣的罪就是。

生气,容煜确实该生气。

安阳侯状告裴印堂的时候,他有那么一刻是相信的。

在容瑰公主还没有嫁过去之前,他是真的在为谭杏儿这样一个无辜的弱女子做绸缪。

可事实不是如此,这段时日里内院送来的每一封密信都让他觉得,这个谭杏儿有问题。

安阳侯找青楼女子假冒谭杏儿姑娘,是因为心中不舍吧?

想来原本定下的人,就是真正的谭杏儿,到最后关头才匆匆改了计策。不然完全可以找一个训练有素的顶替,而不是青楼女子。

安阳侯蹙了双眉,静静跪着。容煜什么都知道了,那个人说的没错,小皇帝身在皇城心却不止在皇城。

越是沉默,便越是供认不讳。

容煜不知道是什么让安阳侯临时反悔,换了别人假冒谭杏儿,但正是这一步,才让安阳侯露了破绽。

什么人指使的?容煜问了一句。

这人在随州数十年,向来图个安稳守财。蓦然使了这么个计策,矛头直指裴家,却连个细作都不曾仔细安排,定然是有人背后催着。

是臣一人所为。

为了什么?

容煜知道这不是真话,但还是习惯性问了一句。

安阳侯面不改色道:结交裴府,将势力拓入盛京。臣的两个儿子大了,臣不想让他们一辈子待在随州。

此番话缓缓而陈,不卑不亢。不像是认罪,倒像是慷慨赴死一般。

容煜坐在椅子上,垂眸看着地上的人,安阳侯方才说的非黑即白,朕会考虑。朕也告诉你一句话,今日不你愿告知朕的事,他日朕若得知,便不会再像今日这般了。

召见,询问。这样的事他不会做第二次,人心不都是软的,有些情义他在乎,但这朝中多得是不在乎的人。

内院之名,臣也听过,臣相信陛下有朝一日能查出来不一样的东西,但臣今日的话已经说完了。

既然如此,就回去吧,往后再别到盛京了。

好没意思,真心实意的问他,却听到了一早就想好的言辞。

安阳侯的身子滞了一滞,随即俯下身子叩了首。

陛下他唤了一声,沉默片刻后道,老臣谢陛下。

这一声叫容煜的心彻底沉下来。到现在居然还在相信别人,他是大燕的皇帝,难道还不比旁人值得人信任么。

容煜看这安阳侯的背影,突然有些不明白了。

人退出去之后,容煜伏在案上,揉了揉额头。

蓦地,殿外有狗声叫入耳。

容煜起身,在殿门外看见了抱着雪团子正躲在漆柱后的江逸白。

是你。

是我

被发现了。

江逸白垂了垂脑袋。

容煜把手伸过去,小孩儿怀里的狗舔了舔容煜的掌心。

回去吧,天冷。

江逸白闻言,抬眸看了他一眼。

没有惩罚,也没有责骂,这里可是前朝重地

.

第二日,内院的密信传到裴府,假扮谭杏儿的华小怜当即被裴家遣出了裴府。其兄长所收的银两与宅子也一并被裴家人上缴充公。

安阳侯收拾了东西,在当日便辞官还乡。

裴家对安阳候府的怒火不小。容煜想了想,直接大笔一挥勾去了谭氏子孙入仕的资格,连同随州的安阳侯的宅子一并收回。

这些都做完了,才算是安抚了裴府。

容煜看着从前内院递进宫来的密信,觉得安阳侯也算是有点子善心的人,往来都是银两问题,倒是不曾动过人命。舐犊情深,也不忍用自己的女儿做赌注。

只可惜善心是有,忠心却荡然无存了。没有忠心,又做哪国的臣子呢。

密信被悉数丢进炭火盆里,容煜坐在殿前抬眸看着殿外的景色。

雪花向下落,炭盆里的火星却带着烧尽的灰向上卷。

.

几个月的重负,如今才算是放下了。

裴印堂洗脱了罪名,心下却并不高兴。这他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觉得,原来有时候飞来横祸是这么容易。

襄王府,身着玄色衣裳的男子抱着怀里的猫,歪在竹椅上看着屋外的雪。

裴印堂叹道:那安阳侯当真是个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之人。

这些日子可害苦了他,日日被自个儿的父亲罚背圣贤书不成。大街小巷,还有不少乞丐和说书的编排他。

什么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欺辱良家妇女之类。更有甚者,说他玷污了容瑰公主,皇室为保颜面才将公主下嫁。

流言蜚语,最能毁人,这些个莫须有的事,愣是让百姓把他裴三公子从前立下的功劳悉数忘却了。

实在可怕。

坐在竹椅上的人闻言,轻笑一声,懒懒道:心狠手辣,他还配不上。

如何作讲?

造了这些个证据诬陷他,还不够心狠吗。

襄王将怀里的小猫儿放在地上,沉声道:随便找个怀有身孕的青楼妓子就想万无一失,这种想法太过蠢钝。你该庆幸,若是他狠下心来,用自己亲生的女儿做赌注,到时候再来个一尸两命。小皇帝最喜欢那些个情深义重,你如此薄情寡义,他该怎么看你?

裴印堂听到此处,额间冒出许多冷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