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开张(1 / 2)

加入书签

东北的省大会, 每年都是国内的重要的盛会之一。

东北的位置靠近苏联,建国以来工业化发展最好的城市一大半都是东北的,地方好, 科研气息浓厚又集中了一批高精尖的人才。

省大会结束之后还会开一次干部学习大会。

可以说占尽了风头。

省大会一开门就有人进入, 一般最好的位置就是刚进门的那里,会场很大,在这里溜达一次性都未必能逛全。

老书记每年都要过来看,他的儿子是省局的副局长,也是这次省大会主要的负责人。

每年他都会过来瞅瞅,看看这边又有什么最新的科研成果, 经历过那个积弱的年代, 工业成果的展示能让他内心升腾名为“希望”的热血。

下午的时候这边会有领导过来讲话,讲完话之后会在门口合影,然后带着外省的领导过来参观展区,他提前来看看, 要是发现哪里做的不好,还可以赶紧跟儿子的秘书说说,方便改进。

东北人好面子, 不能在外省领导面前丢脸。

他这次刚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小堆人在聚集,不紧不慢的走过去,发现中间站着个年轻的后生。

老书记今年都五十八了,曾经的棱角都被岁月给磨平了,现在就剩下一脸慈祥, 穿着灰色的中山装,眉毛都花白了, 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小老头, 隐隐约约听了一句半句的, 道:“什么干菜?”

白秋道:“是我们村里的厂子做出来的,七种呢,黄瓜,茄子,萝卜,野菜都有……”

老书记看着他手里还拿着个单子,道:“小同志,这能给我看一下么。”他说话说的客气。

白秋客气而恭敬道:“给您。”是双手递过来的。

老书记平日就很注意细节,瞧着他这么尊老,心里就很满意,拿过来一看眼睛亮了。上面宣传了各种干菜,还写了一两样的做法,还标注了陈家湾干菜。

省里这么大,县城、乡镇、村子多的去了,一般人还真不一定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但老书记专门买了一般东北乡村地图,平常喜欢翻看,还真记得这里,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道:“你们村平日里都是干什么的?”

“种粮食。”白秋一本正经的说着:“今年是村长带头试点搞了个食品加工厂,晒的都是最好的菜,吃起来特别嫩。”

老书记一直觉得自己只要不表明身份也没啥派头,别人肯定不知道他的身份。

可是白秋以前见一些有名望的长辈,知道越是身份尊贵的为人越和善。现在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白秋也有很认真的对待。

老书记道:“你们村种地还有工夫种菜啊?”

白秋道:“今年头一次弄,因为我们村得了先进,也开始修路了,既然拿到县里的先进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今年在没有影响种地的前提下,组织了一些知青专门做这个。”

老书记一听是先进村,点了点头。

一个县附近有几十个村,先进就一个。他们能拿到先进各方面都是拔尖的。

老书记举起手里的广告单,道:“这个也是你们村长的弄的?”

白秋脸色有些发红,道:“是我瞎琢磨的,我们的展位不太好,酒香也怕巷子深。”

老书记对他的语气越发的温和了:“你们的干菜里有荠菜么?好多年没吃荠菜馅儿的包子了,还挺怀念这一口。”他说话都带着一些畅快。

本来是想来这边看一看钢铁厂和最新的国产科研成果,可是却被白秋给吸引。

老书记是当一辈子书记的,他想的更多,国家就是靠一个个小村子和小城市组成的。他们现在集中在城市搞建设,暂时顾不上村里的发展,村里的老乡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己倒腾出来个产业。要是村村都能像这样,何愁不富裕。

陈家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一下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白秋道:“好像是有,我带您看看。”还很热情。

老书记哈哈大笑:“自从脱离了农村再也没吃到过,今天我高低得买点。”

白秋带着老书记去,身后还跟着几个也感兴趣的人。

钢铁厂的冯铮都看呆住了,之前就有几个人拿着宣传单过去找了,又吸引了一些人。之前还觉得他们这次要完呢,现在一看白秋还真有点主意,连忙跟在他们后面。

白秋带着一群七八个人过去,走过钢铁厂,纺织厂,开关厂和煤厂去了最角落那个展位,他们刚才已经开张了。

他们定的价是茄子和蘑菇两块,其余的都一块五一斤。

贺长风瞧着白秋过来了,他已经收到两三张的宣传单了,知道白秋做了什么,心里软和的不行。

白秋询问道:“咱们有荠菜么?”他认识家常菜但不认识野菜。

贺长风道:“有。”随后找出了一包,半斤就有一大包。

老书记一看居然还做了不干胶写了陈家湾的产地,还用干净的透明塑料包装袋装的。这些细节又给了他一个惊喜,村里的东西包装的还挺讲究,水盆里有泡发的干菜,看那色泽和嫩的程度就知道肯定不错,泡水之后还带着野菜特有的香味。

“多少钱?”

“七毛五半斤。”贺长风说着。

老书记道:“真不贵。”之前有人给他送了点野菜,花了不少钱呢,就是包装好看,东西远没这个好。大手一挥道:“买一斤,再来一斤土豆干我回去炖肉,这个蘑菇也来半斤。”

一共买了两斤半的东西,一共四块钱。

这要是放在城里的百货大楼至少得贵一倍,这钱掏的舒心。心里觉得陈家湾这个村了不得。上到村长下到村民都挺有想法的。

其余的人也陆陆续续都买了一些。

客人道:“来这一趟正好不知道带点啥土特产回去呢。”

“就在你们这买了,一样来一包。我把钱给你东西先放在这里。晚上的时候拿。”

城里人花钱是冲,买这么多都不带讲价的,不过贺长风会做生意,买的多都给多送一包算是添头,虽然价也不贵,但这些人掏钱掏的可痛快了,没多大会儿功夫,面上包好的半斤装的就有缺货了。

每个人都买了不少。

过了一会儿就没人了,冯守义跟陈通俩人重新开始称半斤的重量然后打包。

刚才这一波十几个人就买了差不多二十多斤左右的干菜。

一跃成为他们他们县里厂子第一个开张的人。

虽说卖的不多,但是开张就是个好事儿,心里的担子稍微放下了点。

冯守义笑道:“还是小白脑子灵活,想出这么个招。”第一个拿着单子来找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愣了一下,随后陆陆续续有拿着单子过来的。

贺长风一眼就看出来是白秋做的,这单子上面每一张都不一样又写又画的,不知废了多少心思。贺长风不舍得他家小知青写的这么好的单子被看完随意丢弃,跟大伙儿讲,拿单子过来的要是买三包可以减一块钱!

主要是想把小白辛苦写的东西收回来。

谁知道白秋得知他的做法很高兴,说正愁单子发没了呢,这样可以循环利用起来。

陈通跟冯守义俩人都在跟前,贺长风却想要抱一抱白秋,他家小知青在背地里做了这么多准备,一定很辛苦。

白秋一看贺长风那眼睛里浓稠到化不开的神情,脸一下子红了,心里也砰砰直跳紧张的不行,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要是做点出格的事情可是要吃处分的。

出声提醒他道:“小村长,咱们一块分干菜吧。”

贺长风听到他的声音微微一怔,才回过神来。道:“嗯。”心里的某一处却有些发酸,他家小知青太懂事儿了。

他们忙了起来,附近几个国营厂都在看着他们,还时不时的窃窃私语。

……

办公室内,省里的副局长把几个国营厂的带头人都给批评了一顿。

在屋里发火呢。

老书记带着干菜过来,走到门口就看秘书眼观鼻口观心的在那站着呢,一动不动。

一看见领导的父亲来了,立刻热情过来迎接,道:“老书记,我们副局开会呢。”

老书记笑道:“不忙,等他们忙完之后我再进去。”

秘书连忙道:“给您找个办公室坐一会儿。”

老书记摆了摆手道:“不用麻烦了,我天天坐着,站一会儿走动走动挺好的。”

正说着话呢,就听见里头他儿子嗓门拔高了,老书记知道这是他动怒的表现。挑起了下眉头道:“怎么了?”

秘书想了一下里头的事儿也不涉密,就道:“我们副局正跟国营厂的几个带头人发火呢,现在国营厂很傲慢。来参加省大会提出了不少过分要求。”别的他就没说了。

老书记也是都在做这个的,稍微点一下就明白了。

这些国营厂的同志们捧着铁饭碗,做出一点实事就开始狂妄了。都能闹到省大会上可见平日有多么过分,骂他们一顿也好。拿着国家集中力量给的资源还没赶超国外发达国家呢,自己反倒是先抖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里头走出来几个脸色难看的男人。看着秘书站在旁边道:“这个现象都是个别的人,我们回去一定好好整顿!”

秘书嗯了一声,脸上还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国营厂的人还要说话,但秘书已经不理他们了,对老书记道:“您请进吧。”

老书记刚一进去就看见省副局长正在那边揉太阳穴呢,副局长今年四十能升到这个位置算是不错的了。

他是个干实事儿的人,才四十头发就白了一片,给他脸上徒增了几分威严。

副局长道:“爸,您怎么来了?”

“今儿家里蒸菜团子,你来吃不?”

副局长赶上省大会的时候后面还有好几场应酬呢,有很多的合作要谈,道:“不去了……改天我再去拜访您二老。”

老书记有不意外,道:“喏,今儿去省大会的摊位上买了点干菜,这农村的干菜最好。给你两包,回家炖点尝尝。”

副局长一听眉毛一挑道:“省大会里头买的?”

老书记道:“嗯,是下头村里自己搞出来的农产品,自给自足啊……这世道还是努力的人多啊。”说完从兜里掏出白秋写的那个广告单。

副局长一看,上面有干菜的种类,有干菜的做法,还有一些小画,看着新鲜。他一笑,道:“爸,干菜呢。”

老书记给他拿了两包,副局长不光经常在城里调研,还全国各地的出差,见识远超其他人。别的不说光这个宣传单就不得了。大厂都没做这个,居然一个村里的厂子先做了,又想起刚才发火的事情了。

刚批评了一些国营厂的人高傲。有的时候上面给他们派的单子,他们嫌小还给拒绝。村里的厂子却很努力的经营着。

心里一时间感慨万千啊。

他爸过来倒没说别的,就是寻常聊天似得,也明白了他爸特意来送干菜的寓意。

心里一松道:“好啊……晚上回去就炖了。”

老书记道:“行了,不耽误你了。虽然工作要紧,但是身体才是本钱呐。”

副局道:“知道了,爸。”

老书记一走,副局长就叫秘书道:“把所有的摊位表拿过来。”

“哎。”秘书脆生生的答应了。

……

县钢铁厂,开关厂几个领导结伴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啥也没拿。但是大伙儿都知道,他们这是去商场买东西了。

像一些手表和收音机之类的,省里的百货商店才最全呢。他们买完提前叫人送回住的地方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能白来。但一般下午有领导巡场,他们匆匆的采买了一些东西就回来了。

刚一回来就听见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说,村里那个加工厂去外头拉人,还发单子,卖出去不少。

钢铁厂的厂长徐胜利皱起眉头道:“真有这事儿?”他最开始就不同意让村里的人跟来,拉低县里的形象,但郭局非要保他们。

结果还真让他说着了,他们就是小家子气,还拉人买货,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他们村口的大集啊?

越想越不痛快起身就要走。

开关厂的厂长宋清是一个老好人的性子,瞧着徐胜利生气了,道:“他们也是不开张着急,算了吧。”

徐胜利道:“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县里的形象,省大会是多重要的地方,搁这玩过家家呢?不行,我现在就要去找郭局说。”他身为县里最重要的产业,在县里开会也就对冯书记和李秘书客气一点,别人还真没怕过。

徐胜利身为国营厂有国营厂的骄傲。

他就看不上什么干菜,不好好种地,一天天就整这些没有用的!就怕县里给他们开了先河。以后再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个什么乱七八糟的厂跟他平起平坐,想想就难受。

徐胜利这人独裁惯了听不进去劝。

这边才得到一些消息,就直接去领导会议室门口等着。

郭局刚一出来,徐胜利就添油加醋的把这事儿说了一遍。

郭局在县里也算是说一不二,可是到了省里也要处处小心,尤其是跟其他县领导在一块的时候。

郭局道:“那咱们一块过去看看吧。”他瞧着贺长风不像是莽撞的人,可是既然有人告状。他也得重视起来。

徐胜利立刻跟在他的身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