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三回 物种相生相克2(1 / 2)

加入书签

提到物种的相生相克,就不得不从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说起。

道教讲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之间又是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的。

因此,相生相克这个道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贤古人就早已知晓。

同时,五行学说又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即为五行。五行又分为金、木、水、火、土,包含世间万物。

《孔子家语·五帝》中有云,“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所以,五行自然也是相生相克的。

正所谓,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长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燥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石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亦所谓,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我们人类,作为世间万事万物中的一员,自然也就无法脱离这包罗一切的五行。

以五行来分人格,是以博大精深的五行学说,作为科学概率归纳法,构成所有人格的互相贯通。

木:代表生长壮大,精力充沛强壮有力。

火:精力过盛而狂噪,直至精疲力竭。

土:平静调养生息,乃精疲力尽后的平静休养。

金:经历历练后重生,从而萌发新的成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