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八零土著沉迷美食 第138节(1 / 2)

加入书签

刘斯佩服得不行:“老校长,你说方老板怎么人那么好,这么有效的方子,愿意无私地贡献出来!”

“上回她为大胖解气,我就觉得方老板侠骨柔肠,现在看来,她是仁心义骨啊!”

岑老爷子则道:“她是好人,我们得想办法,尽量多给她便利。方子贡献出来,好名声必须得给小方拢住了!”

岑老爷子昨儿问了,方秋椒说不介意方子登报。

所以今天老爷子就联系了刘斯,特意过来报道。

有这么一个好方子,他们大可以好好宣传。然后让想知道的人来学,别人一过来,就能知道方子是谁的,然后把消息带回去。

老师们也达成了共识,若是回头学好了,再往外教,是要把姜汤方子带上方秋椒名字的。

当然,这些内部事方秋椒还不曾得知。

她刚好忙完了,一家子在吃饭。

今天做的不是别的,就是金包银蛋炒饭。

每人一盘子,盘子里粒粒米饭都裹上了蛋,颜色金黄,蛋香浓郁,香气飘出好远去。

方小博大口吃着香喷喷的蛋炒饭,吃着吃着想起蛋炒饭的名字——“金包银。”

然后小家伙就跑去厨房,找了双筷子。

尚玉华纳闷:“你吃蛋炒饭,拿个筷子干嘛?”

“我想看看蛋炒饭里头!”

方小博将筷子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粒米饭。

然后他张开嘴,去咬饭粒。

方秋椒笑着望向方夏,方夏撇开眼,不想承认干过这种傻事儿的有自己一个。

那边方小博咬掉了饭粒的一半,仔细地观察剩下的半粒。

被蛋包裹的饭粒被从中间咬开,露出平截面。整个平截面是套起来的圆,黄圈套着里头的白圈。

因着外头金黄,里头的白色米粒被衬托得更白,还真有金银交错之感。

好奇的不止方小博。

方春笋、尚玉华,包括柴英秀都好奇地凑了过来,盯着小孩咬出来的半粒欣赏。

尚玉华道:“我也见过别人做蛋炒饭,但那是先裹了蛋液,再下锅炒的。裹上之后吧,里头外头的界限感就没有这么好!”

“讲究。”方春笋点点头。

柴英秀道:“外面这层黄色漂亮,够金黄,里头白的就白。”

等大人们都夸完了,方小博举着米粒,兴冲冲道:“椒椒厨艺最厉害!”

“什么厉害?”

远远的,岑老爷子就听见小孩喊了。

方小博高兴地分享,冲岑老爷子和刘斯招手:“快来看!金包银!”

刘斯好笑地过来,瞧上一眼,还拿着相机拍了一张。

然后闻着香气,记者同志不争气地偷咽口水。

明明中午吃过了啊?都是这个蛋炒饭太香……

等方秋椒吃完,好些老师们都过来了,有的厨艺不行,还带上了家属。也有不少好奇的,院子里围了特别多的人。

方秋椒和田大胖把东西搬出去。

然后方秋椒有条不紊地介绍冰糖川贝姜汤。

“这道冰糖川贝姜汤的配料用量比较严格,不过只要按着方子来,效果基本上大差不差……”

一定量的姜,搭配一定量的川贝粉,一定量的其他中药成分粉末。

其中中药的品种,各种量的比例,取什么品质等,方秋椒的方子都给特别详细,严苛得像是数学定理。

讲完了,方子和细节老师们都抄一份。

接着方秋椒和田大胖演示,两人配合多次,还找到了怎么少动火的方法,让这道菜变得更好学。

哪个时间、姜汤到哪个状态加川贝粉,到另一个状态加药粉,加药粉后如何搅拌,各个细节都讲得仔细。

老师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刘斯拍下了好几张照片。

讲解完了,还有一波实际操作。

方秋椒找了莫凯夫妻,和另外一对老师夫妻,两边一起尝试着做。

一边失败了,做出来汤色浑浊,药效只有三成左右;另一边看着成功了,但尝起来味道太刺激,不过药效不错,得有五六成。

这道菜能广泛传播的基础,就是想要味道和效用双全特别难,但只追求效用就简单。

让他们试完了,方秋椒笑着鼓励道:“这个汤想要好喝和效果好,特别讲究细节,我刚才说的话可不是在瞎强调。往后大家多做做,肯定都能做好。”

她话音落下,响起一片鼓掌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