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误入眉眼 第49节(1 / 2)

加入书签

赵千檀最后淡淡一笑,拱手作揖道:“微臣告退。”

言罢,他缓缓拱手后退,直到屏风处,转身离去,再无人得见的地方,赵千檀眸色顿时阴沉。

立于龙案旁的萧扶玉神色也逐渐沉凝,赵千檀留不得了,不仅是卫玠,还有他知道她女儿身的事。

他知道得太多,她亦不喜欢被威胁的感觉。既然如此,中秋圆月,卫玠不必回京。

***

邳州私院,天色阴沉,今日下了一天的雨,许多事也难以开展,竹廊之外草木皆湿。

傍晚时分,云峥越过潮湿的石径,走入干净的竹廊。

雅间前,玄白衣衫的男子席地而坐,青丝如瀑般垂在腰际,矜贵且清冷,带着拒人千里的气场。

他墨眸低垂,正专注地给手臂绑上绷带,听见云峥的脚步声,没有抬眸看他。

云峥则将手中的书信呈上去,“大人,京都来信。”

无疑便是皇帝陛下的信了。

只见丞相大人放下手中的事,接过信封拆开,细细查看,屋檐处残留的雨水一点一点的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不远处有一布衣小厮缓缓走过来,停在卫丞相身后,开口道:“丞相大人,过两日便是中秋团圆日,二夫人留您在府上一同过节。”

这二夫人是卫二爷之妻,二人育一儿一女,当年二爷意外而去,其子卫顼也随之失踪,不知生死。

而今卫家留下的,便只有二夫人和小姐卫妍,还有各旁系的姑娘小姐,这府上说不热闹,也还算不冷清,说热闹自然不比不上当年的卫家。

待中秋之后,定下宅子,众人也便回京居住了。

小厮候着卫丞相的话,片刻之后,只听他开口道:“京中尚有事务未尽,恐是留不得,替本相与二夫人说一声。”

听此,小厮颌首,恭敬地退下。

云峥站于卫丞相身旁,瞥见陛下寄来的信上所写的一行字,‘已至中秋,可否缓缓归矣。’

这是京中有人念着了......

第58章 中秋人来人往,独独没有他的白衣。……

中秋佳日, 宫外玉桂楼赏月,与百姓同欢,已成每年习气, 当日自然也有梨园弟子表演,引来百姓观望。

自那日在宣室殿传见赵千檀过来, 赵家一直都未有别他动静,而萧扶玉心中始终未安。

那日赵千檀的话, 绝不可是空穴来潮, 中秋亦是他死, 或是卫玠,摆明会有别的动静。

既然如此,萧扶玉的确动了杀心, 亦留不得赵千檀,因而卫玠便不必回京了。

玄华宫内,贴身宫女正为萧扶玉穿着衣衫,是件淡金色的锦衣,衬得人秀雅修长, 发嵌白玉冠, 矜贵清和。

近来天热,衣衫的料子皆较为清爽透气, 但近日似乎有些转凉, 清风凉爽。

萧扶玉不禁再次询问道, “朕的信,卫丞相可有收到了。”

“应是收到了。”一旁站着苏长瑞, 顿了一下又道:“中秋难得,丞相大人亦不得回京。”

宫女将金钩带扣实,萧扶玉抬眸看了一眼苏长瑞, 淡然回道:“京中恐是有局,不来或许也好。”

梳妆好后,萧扶玉便领着苏长瑞离了寝宫,今日穿整得较为轻简,与寻常世家公子无二。

晚风习习,月色将起,京都街道上已人来人往,如七夕一样,此夜并无宵禁。

十里长街灯火通明,百姓祭月赏景,以寄思念之情,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所以今日酒楼亦是十分红火的。

萧扶玉出到安福门,霍方已在宫阕前等候,依照皇帝的意思,宫外增多了禁军人手。

霍方躬身道:“玉桂楼不少官臣已至,静候陛下入席观月。”

皇帝素来喜好热闹,依照每年的习气,皆会在玉桂楼设宴赏月,共饮桂花酒。

“不着急。”萧扶玉道,“赵世子可入场了?”

霍方回道,“正在玉桂楼外,不过摄政王不曾出现,方才来了消息,说是旧疾复发,来不了月宴。”

萧扶玉微顿,这摄政王旧疾发得可真是时候。

霍方打量几眼皇帝的神色,放轻了声音道:“...陛下今日真要对赵世子下手?”

萧扶玉侧过身来看他,自然是默认此话,今日她便想看看赵千檀到底要做什么,如有动荡,她不介意亲自动手除去此人。

既然赵千檀有心在中秋夜对卫玠动手,她便给他机会,此前早寻了个神似卫玠身形的人,假冒其身份至玉桂楼静候,如若赵千檀动手,他也难逃一死。

这也是她不让卫玠回京的原因,事情的来龙去脉,已在信中同他说明。

想此,萧扶玉上了龙辇,起驾朝玉桂楼而去。

夜空中已升起明月,美轮美奂,小贩叫唤着花灯面饰,繁闹不减。

玉桂楼中已摆上月饼,桂花酒性甜,酒味不重,萧扶玉小酌了几杯,月宴过半,仍不见赵千檀入场。

直至半刻之后,一小厮跑上玉桂楼来,将话转给苏长瑞,道:“我家世子叫小的来给陛下带话,月光皎洁明亮,市井有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世子难舍离来,寻问陛下可要一同夜游京都。”

苏长瑞将此话原封不动地说给萧扶玉,她站起身走到楼台栏杆前,只见长街上赵千檀孑然而立。

赵千檀一拢月白衣衫,腰间似乎别着一只市井上买来的玉兔面具,正朝着楼上的萧扶玉浅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