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2 / 2)

加入书签

等冯兰山从明德殿离开,静王复又入殿。

皇兄为何去而复返?

其实蔺容寒一直都没走,就在殿外等着冯兰山离开,听说瘟疫一事后,他一直在担心,皇上,不若臣跟太师一起去看看?

这个多事之际,放符卓去西境,他总觉得会出事。

蔺容宸笑了。不愧是兄弟,他想什么,蔺容寒似乎都能察觉,皇兄担心什么,不妨直说。

两人如今兄弟同心,自然也没有什么可隐瞒,或忌讳了,自符卓跟黄景春一拍两散后,臣猜他已经动了起兵的念头,加上北周和西境的事,焉知他这一去,再回来会是什么身份?

蔺容宸宽慰道:皇兄也不必过于担忧。他就算想谋反,也得等瘟疫治好之后。我们还有时间。

话是这样说到最后遭殃的都是百姓。静王长叹了一声,西境怎么这么巧又就生了瘟疫?真是漏屋偏逢连夜雨!

不是突发的。

静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叫不是突发的?难道还是蓄谋已久?这个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蔺容寒打了个寒噤,霍然抬头,望向蔺容宸,他为了除掉符卓,莫不是连百姓都不顾了?

西境生的不是瘟疫。蔺容宸似乎已经猜到他的想法,解释道,不过是种普通的传染病而已,最多让人躺上半个月也就自愈了。死不了人的。

静王松了口气,这是皇上的主意?

蔺容宸颔首,药是李炳制的,病是向嘉彦传出去的。

向嘉彦这么说来,是年前的事了。

蔺容宸道:在符卓的地盘发生瘟疫,你想他会先救谁?先从那里开始救?只要他一有所动,朕就能得知他的兵力在哪里。届时,季北城会带兵在西南以逸待病,打他个出其不意。符卓一慌,势必调赫连瑾前去西北汇合。朕刚好可以瓮中捉鳖。

静王惊愕,这么说,赫连瑾已背叛符卓了?北周公主的死是否跟他亦有关系?

皇兄猜的没错。朕原就是想用北周公主的事逼他造反,没想到严曦会跟过去,办法只能终止,不过他现在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已经没有意义了。只要得知他的兵力分布,朕就能打他个措手不及!蔺容宸说起这些计谋时,神采奕奕,仿佛对面就算是头猛虎,他也毫无所惧,甚至信心满满地要跟它较量一番。

蔺容寒终于笑了起来,皇上自小便聪明绝顶,才智过人,符卓日后知道这一切,恐怕要哭出来了。

被耍的团团转的符太师离开前,将魏劭留了下来,嘱咐他务必要看好严曦,等自己的命令一到,劫了人送去延丹换取援兵。

这一次不成功便成仁。

就在符卓走的第二天,瑶华宫失火,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整个宫殿付之一炬。

严曦在牢中听闻此事,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黄婉死时的场景,还有她肚子里那个跟着离开的孩子。

算来,她是这个后宫里死去的第三个妃子了。当然,这个三也包括他自己。

前几日听赵珣跟他说熹妃病逝,他心中觉得十分不舍,虽然那段日子表面上都是被逼无奈,谁又知道他其实每日都在翘首以盼着明天,总想着时间过的慢些,再慢些。两人日夜相伴的时光那般美好,让严曦无比怀恋和惋惜。如果可以,他是真的想就这样一辈子待在皇宫里,待在他身边。

如今符卓虽然走了,案子却不会搁置下来。

严曦知道北周会有所行动,但他万万没想到,北周的这个有所行动跟他、跟蔺容宸预想的都不太一样。

正常情况下,做做样子的威胁谁会带那么多兵马?偏生这一次,北周就是这么做的。

函关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里,赫连瑾亲笔手书:北周举兵二十万,前往函关!

二十万!这绝不是蔺容宸当初和北周皇上的约定的人数!

这个北周皇帝恐怕想假戏真做。

作者有话要说:晚了一点点。本来想粗长点的,可是时间到了。

第113章

设计上朝

蔺容宸立即命内侍宣百官入朝, 共商对策。

不商量还好,这一商量,简直就成了批斗大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北周会攻打云楚都是因为严曦和梁巍杀了他们的公主!

何舒月心道, 这下真是玩儿大了。那群言官绝对是辩论界的扛把子, 死的都能给你说成活的。眼见蔺容宸被他们咄咄逼人的犀利言辞怼的无话可说, 他决定站出来说上几句,各位大人们可有想过, 若要打仗, 集结二十万的兵力和粮草需要多久?

御史大人甲:本官乃是文官, 怎会知道调兵遣将的事?

御史大人乙:何大人, 我们正在说严曦杀害北周公主一事, 你莫要扯些别的!否则,我会认为你有意为严曦开脱!

御史大人丙:何大人若好奇这些,可等退朝后跟各位将军请教!

何舒月也是服了这一帮榆木脑袋,懒得浪费口舌同他们辩驳,赵将军,骆将军, 你们都在军中待过,也南征北战过, 给各位大人们说说看。

这个骆将军就是骆璎的爹。何舒月问出那句话时, 他已明白了所有。何舒月年纪轻轻能官居正三品不是没有理由。这么多人都没有发现的问题, 被他一眼看穿,遂十分钦佩道:何大人果然慧眼如炬。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支持二十万军队的粮草, 光筹备就需花费一两个月,即便再仓促一些,那也得一个月,加上如此大规模的调兵,非一月不能成。

赵珣点头,打仗并非儿戏,哪能仓促发兵?必然要做万全的准备。北周又不是被迫御敌,自然会好好计划一番。

各位大人可听明白了?何舒月耸耸肩,提醒道,从北周公主被杀到现在,不过半月,二十万大军已经开拔,莫不是北周皇帝提前知道会打仗,所以早早将军队整合完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