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1 / 2)

加入书签

白鹿书院不愧是江南最有名的书院, 书院的教育内容颇为的不落俗套。因为白鹿书院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为了功名和科举,书院的学生堪称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徳就不用多说了,儒家一直说要立德立言, 学习儒学本就要讲究一个徳字。

智则是代表了书院徳课程的多样化,比如有九章算术之类的数学课程,有水利研究课程, 有律法课程, 有农学课程等等。

体指的是书院要求学生有健康徳体魄,因此开设了武学课程教一些入门的五禽戏或者太极拳之类的。还有简单的骑射课程, 以及学生们自己组织的马球比赛之类的。

美则是指代琴棋书画之类的可以算作是兴趣爱好的课程。

劳则是指白鹿书院的学生,每年都要去一块属于白鹿书院的水田里插秧干农活。因为书院的田地不算大,书院的学生又挺多, 因此学生们的劳动量算是很小的。即使如此, 也让那些生在富贵之家,不知民间疾苦的学生们知道了种田的艰难。

其实书院让学生亲自种田的教育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就凭那么一块田地, 一年下来又能产多少粮食?绝对不够书院这么多人吃。

不过有教育意义也是好的,不管这些学生中将来有多少能够成材, 有多少科举做官, 当他们成为亲民官之后,若有人因为知晓农人种田的辛苦而体谅民生,也就算白鹿书院的教育是有意义的。

林璟也十分喜欢白鹿书院,怎么说呢,他觉得白鹿书院就像一所综合性大学, 有许多专业课程,教授那些课程的也是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

林璟出身好,性格谦和, 在白鹿书院混得如鱼得水。在白鹿书院,世家子和寒门子弟的隔阂并不是很分明。

大概因为白鹿书院已经是江南最顶尖的书院了,而能够进入白鹿书院的学子,哪怕是寒门子弟,也必定是人中之龙了。

或者说,世家子弟和官家子弟还有可能因为家庭背景,走一些后门加入学院。反而是寒门子弟,因为没有门路,必定是方方面面都满足了书院的要求,才能进入白鹿书院的。

这样的寒门子弟,已经能看到有前途了,有些见识的世家子们又怎么会轻看了这些寒门子弟?

因此在白鹿书院中,并没有以出身而分的派系,交友还是要看看性情是否相投。

除了交友,林璟平日里还有未来的姐夫周敬的照顾。

周敬和黛玉的婚期定在了黛玉及笄,十五岁之后。在那之前,周敬还在白鹿书院中读书,还能顺便照看一下年纪还算小的林璟。

周敬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之前考童生,秀才,举人的名次都十分靠前。这还是周敬没有十分专注于学习四书五经的结果。他的爱好十分的杂,极感兴趣那些农学水利之类的课程,会亲自动手为农田做水车。也喜欢琴棋书画,还爱钻研雕刻。

就林璟看来,周敬和黛玉在性情上是颇为相配的。他们都是不热衷世俗权力的真性情之人,好在都有家族庇护,不用为未来担忧。

在林璟还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时候,太上皇在一个夜里,无声无息的去世了。他也算是有福气的,并没有承受什么病痛,就是年老体衰,无疾而终了。

太上皇的去世,也代表着皇帝的大清算时刻即将到来。

很快,甄家被抄家,连带着江南的那一帮在太上皇的命令下和甄家狼狈为奸的官员也跟着就倒了霉。

林如海早就想到有这么一天了,以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情,这些年让皇帝很憋屈的甄家极其党羽们,恐怕都会不得好死。

林如海做官以来,一直小心的不给别人留下任何的把柄。因此皇帝派来江南的心腹查了又查,也没有找到林如海的把柄。

林如海这关就算是过了。

好在皇帝并没有非要置林如海于死地,如果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并且暗示了前来查案的官员,那么哪怕林如海没有给别人留下任何把柄,也会被构陷出某些罪行,而且因为没有实际证据,经不起细查,说不定还要被弄一个畏罪自尽。

好在林如海有足够多的同行衬托,不仅是江南的这一批贪官污吏,还有皇帝门下的一些心腹。

原本皇帝最信任的就是他还是皇子时就投入他门下的门人,他是个既能共患难,也能共富贵的主君。因此对自己的心腹颇为宽容,他觉得这些人在他毫无权势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那么既然他当了皇帝,身边这些人自然也能跟着鸡犬升天了。

然而,人是会变得。一个人在患难时拥有得品质,并不一定能保持到他得了富贵的时候。

总之就是,皇帝的心腹当中,也出了不少他最讨厌的贪官污吏。

而且还不是皇帝自己发现的,以皇帝对自己人的信任,他对自己人的监察出现了盲点。这些人贪污受贿的事情,皇帝并没有发现端倪。

结果还是太上皇和皇帝争权的过程中,为了打击皇帝,曝出了这些烂事。

然后皇帝内心里颇受了一些打击,才对太上皇的旧臣和自己的心腹有了一份平等的看待,认真的分辨其中奉公值守的那些人,哪怕是太上皇的人马。

也是因此,林如海才在这次皇帝的清算中,逃过了一劫。

甄家被抄,紧跟着是多名贪官污吏被问罪,朝廷的吏治和风气立马变好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一个十分厌恨贪官污吏的皇帝在上头坐着,下面的官员也不得不自动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操守了。

然后林如海终于从巡盐御史的职位上退了下来,被平调到了国子监去任职,就是一个养老且不掌权的闲职。

看来皇帝是没打算处置林如海这个先皇的心腹,可他也没打算再重用林如海,而是闲置一旁,等着林如海年老后自动退场了。

和林璟定了亲事的梁家的伯父也是平调到了礼部的闲职上。

这些没让皇帝找出毛病的先皇心腹们,皇帝差不多都是这样冷处理的。

林如海卸下了巡盐御史这个堪称十分重要的职务,可以算是松了一口气的。紧跟着,他就要去京城的国子监任职。

在国子监教课或者管理学生,对林如海来说是很轻松的活计。他知道自己进了京城必然会坐冷板凳,因为人人都能看出皇帝对他们这些先皇心腹冷处理的态度。

既然这次回京并非什么荣耀之事,林如海就让贾敏带着儿女暂且留在江南生活。

这一方面,黛玉没过多久就要出嫁,贾敏留在江南比较方便操持女儿的婚事。总不好一家人都进京来没两个月,然后又匆匆把黛玉远嫁回江南。何必那么折腾呢?

而另一方面,林璟正在白鹿书院中读书,也必要留在江南的。

至少几年之内,林家的一双儿女都会在江南生活,因此林如海希望贾敏留在江南,方便照看一双儿女。

林如海也与贾敏商量过,等黛玉出嫁后,她和周敬也会生活在周家在书院附近的别院里。平时也能和林璟互相有个照应。那么他们夫妻也能暂且放心。

等黛玉的婚事过后,贾敏就能进京和林如海团聚了。

其实林如海这个官做得十分没意思,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冷处理的官员,又有谁会不识趣的凑上来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