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1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小时候,柳世安还用糖包子之类的东西诱使柳石好好读书的话。等到柳石正经拜师读书,柳世安就瞬间化身为严师了。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柳世安对柳石就有这么高的要求!

等到这一世柳石那小肉手能写出清爽规整的毛笔字,他又通过他爹柳秀才,在县里的书店给柳石接了抄书的活计。

于是小小年纪的柳石,就通过抄书,给自己买齐了笔墨纸砚,还略微改善了家里的生活。还怪让村里其他人家羡慕的。

可惜抄书这活计不是那么好接的,首先那字要写的方方正正,清清爽爽。一页不能写错一个字,错了一个字,这页纸就废了。

其次,抄书的纸是书店预支的。要不是书店的熟人,谁也不会预支给一个不知底细的孩子。也就是柳秀才有功名,从前也常帮书店抄书,这才有这个面子,领着柳石去书店写几个字给店主看看。

最后,花费的笔墨是要自备的。也就是柳秀才来和柳石的爷奶说,柳石可以用这个赚钱,他爷奶才咬牙卖了攒鸡蛋和粮食,给他买了最便宜的笔墨。

之后,柳石通过抄书,慢慢的日子才宽松起来。给自己多置办点文具,多余的铜钱都交给了他奶奶攒着。

这多亏了柳世安让柳石每日悬腕练字,让他用新的身体渐渐找回了曾经写字的手感。他的字能让柳世安满意,并推荐给柳秀才去抄书赚钱,自然是不差的。

抄书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省了买书的钱。书是很贵的,比笔墨纸砚还贵。一本书当然买的起,可要考科举,一本书怎么够呢?

为书店抄书时,书店预支的纸张都是多了几页的,这是为了抄错了做得准备。加上柳石抄书的收入多买些纸,他给书店抄书的时候,就能给自己也抄一本留着。抄好的纸张,奶奶用缝鞋底的线,像书店里那样缝边缝成一本书,封面是稍硬的纸以保护书页,看起来和书店里卖的书也差不了多少了。

当然光脑里什么都有,但是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要是不想让周围的人把他当成什么妖精鬼怪,那还是做什么事都不让人怀疑才好。

柳石的爷奶和爹娘经常珍惜的看看这几本书,倒不是忽然想读书了。而是书真的很贵,这些书现在是他们家除了田地之外,最珍贵的财产了。

不知不觉,柳石的爷奶和爹娘对他的人生定位就改变了。原来他们和其他村民没什么不同,想着等柳石年纪大一点,就要下地学着干农活了。柳石长得强壮高大,好好学几年,以后也会是田间的一把好手。

现在却把他当成和柳秀才一家一样的读书人看待了,因为他能抄书赚钱,不仅能支应自己的学习所需,还能存下铜钱来补贴家里的生活。

他们自然不会想着,让柳石不读书了,而是下地去干活。

柳石的字写的大小一致,方方正正,还挺好看。哪怕书店老板不懂书法,但是柳石抄的书卖的很好,不差钱的人也愿意买回去摆着,有些人还把这些书当字帖用。书店老板给柳石的价钱也要比别人更高一点,因此柳石也没去寻别的赚钱的方法,就一直抄下去了。

十二岁的时候,柳世安去考童生,拉着柳石一起去了。然后两个人都考成了童生。

这对柳世安家来说不算什么稀奇事。柳秀才自己是读书人,他当然知道自己儿子还有柳石的学业达到了什么程度。考中童生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事。

但对下河村的其他人来说,那就是值得大说特说的事了。十二岁就考上了功名,说明这两个孩子多么的聪明。

对柳世安他们还淡定一点,他们不懂读书的事,但柳世安家世代读书,他是读书的种子也说得过去。

但对柳石,他们就是大吃一惊了。

柳石家世代的农民,还都是老实本分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的农民。实在没看出来他们家还能出一个读书人啊。

不过立即也有村民说,柳石小时候就和柳世安玩得好,那时候就有人看见柳世安教柳石认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哪怕村民说不出这个道理,但这个意思他们是明白的。认为柳石是跟读书人亲近,不知不觉也就学会读书了。

柳石的爷奶和爹娘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才下定决心,以后就让柳石一心读书了。哪怕柳石以后再考不出什么功名,可他现在凭着抄书就能养活自己了。在加上他们现在还能干活,也不缺柳石这个劳动力。

再说柳石才十二岁就能考中童生,听柳秀才说,就是考秀才也未必考不中。也就是他看柳世安和柳石年纪太小,怕弄出个神童的名声反而让他们伤仲永了,对他们的心性没什么好处。才让他们等三年,等到学问扎实,有考中的把握了,再去考秀才。

柳世安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对未来的事,一步步都有自己的计划。对神童的名声似乎也没有什么虚荣心。

柳石自己当然也不会反对。

现在柳秀才还是每天给柳世安和柳石上课。但真正精华的东西,都是柳世安课后教给柳石的。柳世安教导柳石没有私心,柳石抄书抄多了之后,有时候也会和柳世安讨论,提出一些观点和柳世安相互印证,使得柳世安也能有些收获。

儒家的学说就是这样,可以引申的地方太多了。都说学到老,活到老,就算是读书多年的大儒,到了晚年也不会就不读书了。那时候再读书,也还是一样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总是柳世安单方面的付出,柳石也怪不好受的。等他有了合适的借口,自然会和柳世安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不论柳世安因为神器碎片的关系知道了什么,使得他培养柳石就像在培养自家的子侄,但是这份心意,柳石是真正的领了。

第3章

下河村的村民生活的一直很平静,直到最近村里忽然落户了一家姓王的猎户人家。

这个猎户和本村的王家是远亲,听说是家乡糟了灾,才带着独女到村里落户。

虽是落户在村里,可是作为猎户,他们家并没有住在村子里,而是住在了能随时打猎的山上。王猎户看起来非常强壮,作为猎户这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只是王猎户的女儿王静,白净美丽,看起来不像是猎户的女儿,反倒像是财主家不下地不出门的小姐。

村里人议论着新加入的王猎户一家,又和村里的王家人打听他们家。结果村里的王家也说不出什么,虽是远亲,可都没生活在同一个省里,以前从没有来往。还是王猎户家说出了他们家的老祖宗是哪位,他们家按照族谱找出来,才知道这是自家的亲戚。既然是亲戚,也就帮衬着到村长那边,让他们家在下河村里落了户。

至于之前,王猎户说他们家乡遭了水灾,亲人淹死了,家财淹没了,他只好带着女儿到这边来投奔亲戚。

就是他的女儿十分的文静与白净,他也说是以前家里有些家财,就这一个闺女,他们家也不让她出门干活,所以养的就和富家小姐差不多。

村民们一听,就觉得王静不是个能过苦日子的姑娘,看着十几岁了,再过几年都能出嫁了,还没有干过什么农活,这样的姑娘嫁到要干农活的人家还怎么过日子?

村民们虽然这么想,可是村里面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可不这么想啊。

人都是视觉动物,这样一个与普通村姑不同的大美人,又白净,又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气质,怎么不让人动心呢?

村里的姑娘也不是没有天生貌美的。可是美人是需要保养的。

晒太阳的时间太长,就会皮肤变黑,脸上长斑,两个脸蛋还能晒出一种不大均匀的红色。就是漂亮的五官,因为皮肤不佳,美貌也会大打了折扣。

干活多了,手脚就会变得粗糙,手指的指节也会变得宽大。好些人手上还有冬天长冻疮留下的痕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