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邮寄新娘[七零] 第28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曼:还有这规定,别看我新来您就唬我。

韩景瑜的脸色也不好起来。

还不等他出口,赵曼便说道:“我来这里做什么当然是回家跟韩大哥商量,我昨儿才到基地今天就抓我去干活,还当是解放前抓壮丁呢。”

说完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这笑的自然是朱大姐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也是笑这人脸太厚,谁都知道两家不对付,现在你抓着人上你农场干活,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了。

要说农场事情多,哪个农场不缺人啊,但人家也有选择上哪里干活的权利,这朱大姐仗着自己弟弟是新区的区长,就不把人当回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旁人也不好说,但赵

曼的男人是韩景瑜,背靠大树好乘凉,她说了什么得罪人的话,朱大姐也只能憋着。

本来以为可以给赵曼个下马威,没想到被人怼了回去的朱大姐:“哟,逃避劳动可是不对的了,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不热爱劳动,咱们祖国靠谁去建设。”

赵曼也听出来酸冰碴子的味道,这婆娘真是没事找事。

“这位大姐,看你年纪大我就叫你一声大姐,可我也不是卖到你家的长工,做什么还要你做打算,我要是不去你农场摘棉花,就是逃避劳动,你这是偷换概念啊,像你说的这样这里站的的人都要去你农场做长工,才叫热爱劳动热爱祖国了,我好怕我,我是新来的你可不许糊弄我。”

说罢那可怜兮兮的小眼神,就瞅着韩景瑜给她撑腰呢。

韩景瑜以前是不会跟女人计较,可真碰到事儿是自己身上了,便不会那么好说话了:“小赵的事情我自然会安排。”

这朱大姐为人处世很没有顾忌,仗着自己弟弟是主任,自己又是新区建设的排头兵,就从没把别人放在眼里,经常得罪人,见赵曼这样一说,谁都不会把祸水往自己身上引。

而且,大部分人心目中的韩景瑜那就是个大魔头,还从没见过他对哪个人这样偏袒过。

有了韩景瑜这句话,大家都纷纷帮着赵曼说话。

“朱大姐,你可不能随便给人安帽子,现在咱们新区欣欣向荣的就是因为大家一心一意的为新区做贡献,人家小赵昨天才来呢,还没熟悉环境,你就要人家给你农场摘棉花,就算是招人,也得问人家愿不愿意。”

“我这是为她好,年纪轻轻就要给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我看着小赵是个斯文人,干点别的也是为咱祖国做贡献。”

“对啊,整天就棉花棉花的,好像自己能产棉花就了不得了,除了你八大农场,别人就没有功劳似的。”

这样便算是认识了周围住着的邻居们,跟韩景瑜隔壁住着的就是这个朱大姐一家,和孙来娣一家,梁大姐住的远一些,不过她性子豪爽,在这一带人缘很好,她不在的这两天,孩子们一天是在梁大姐家里吃饭过的夜,一天是在孙来娣家。

这样赵曼也算是见识到了好

邻居跟不好相处的区别。

等朱大姐走了以后,梁大姐拉着赵曼偷偷的咬舌根子:“以前你没过来,韩营长长期不在家,你们家门口果子都是让她给摘完了的,后来还在你们家种菜,知道韩营长要来了,才把菜园子收拾回去了,你们这一来,朱秀英可不就不舒坦了,她这人手脚不干净的很,又爱沾点小便宜,谁都不喜欢她,你也别在意,她那人就是这样,要不是看在朱主任的份上,谁鸟她。”

说完露出一个极其不屑的神情,在这里梁大姐才是老大,她男人的级别最高,现在是副团级。

加上此人又有居委会大妈的气质,路见不平都能大吼三声,朱大姐最怕的就是她。

赵曼:

我知道,自从我来了,果子都是我摘了呢!

梁大姐小心翼翼的看了韩景瑜一眼:“这朱大姐,有个闺女在唐城供销社上班的,好像对你们家韩营长有意思”

赵曼觉得自己是猜对了。

那姚蓓丽挑三拣四的谁都看不上,偏看上一个韩景瑜,朱大姐其实对韩景瑜也挺满意的,便找人说了几回亲,却不料让人家打太极给拒绝掉了,这朱大姐现在可恼火这事儿,又怎会看赵曼舒服顺眼?

她现在恨不得把赵曼抓到农场去摘棉花,从太阳出来干到太阳落山!

赵曼狠狠的瞪了韩景瑜一眼:都怪你!

韩景瑜:

小媳妇比他要小了八岁,古灵精怪的,他还担心她年龄太小在这里被人家欺负,其实他真的想多了,她还是挺会看人的嘛,梁大姐这样的人可以结交她便亲近一些,朱大姐那样的要敬而远之,但也不能过份畏惧她,该怼的时候牙尖嘴利的。

好样的!

本来他还挺担心跟朱大姐这样的奇葩做邻居她会不会被人欺负呢。

看得出来梁大姐不怕她,她男人是团级干部,而朱大姐男人是个干杂活的,她家里是这一块唯一一个非军官家庭,江湖在哪里都存在。

赵曼觉得自己应该要抱紧梁大姐跟孙来娣的大腿。

告别了江湖上的大姐们,总算是到了市场上。

赵曼以前也喜欢逛这种地方,而恰好就有卖小鸡崽子的呢。

那毛茸茸的东西挤在一团,看上去真的比老三还萌,赵曼以前

有个同事养过可达鸭,当宠物养的东西,走路都是大摇大摆的,可是养鸡是拿来吃的,这样一想来就觉得小鸡崽子有点可怜。

卖鸡崽子的是个大爷。

“您这小鸡多少钱一只呢?”

“一只五毛。”大爷说。

“一只都要五毛,鸡蛋不是才五分钱一个!”赵曼被这通胀速度给吓到了。

老人家不服气了:“抱一窝子鸡蛋母鸡二十几天都不能生蛋,而且也不是每一只鸡蛋都能抱出来的,就拿我这一窝来讲,也就十几只,咱们老人家赚点钱多不容易啊,姑娘你就别嫌弃贵了。”老人家显得委屈极了。

十只鸡就要五块钱,真的很肉疼,可老人家咬死了五毛钱一只,多少都不少,并表示这一带想要买小鸡的人多了去了,他又不愁销路,看大爷笃定的口气,这大概也是事实。

这让赵曼想到了前世可达鸭的种鸭蛋,一只四百,可孵出来的小鸭子就要两三千元不等,可能还真是那个道理,鸡崽子比鸡蛋贵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