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 求学--表哥吴凡(1 / 2)

加入书签

春季的山间,空气清冽,松柏的草木气息充斥于呼吸之间。松涛山脚下的西北商学堂依山而建,整个学堂呈倒金字塔型从山脚向半山蔓延。大门二门和祠堂位于中轴线居中建于山脚,二门院子中祠堂两侧的六间大屋是新学徒的上课之所,祠堂两侧有两个月亮门通往半山,左侧是通往教场,伙房,和学徒号舍的,右侧则是通往高年级的学堂,学堂的藏书楼和夫子们理事的场所。

一路行来,吴凡边走边说,指点着他们学堂的布置和各处的禁忌,也尽量详细地说了学堂的各项规定,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醒他们需要小心谨慎的地方。

这样一圈逛下来,麦高对学堂的情况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吴凡的讲解也更为实用,远比邵青的走马观花细致了许多。

首先提到的便是学堂关于课程和时间的安排。

每日卯时有一个时辰的早课,各年级在校场上进行不同的射御之学;辰时用朝食,申时用夕食,中间的三个时辰,每个时辰一科,新学徒所学的六门科目是隔天一上;夕食后的时间都可以由学徒自行安排,即可去藏书楼借阅文献,也可去校场玩耍,还可加入学徒间设立的社团参加各种活动;但每日亥时之前务必回到号舍就寝,不得再外出,学堂亥时之后是实行宵禁的,万不可违反。

学徒们设立的社团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基于个人爱好的像是诗社,书画社,棋社,琴社,蹴鞠社,赛马社等等,也有出于互帮互助所建立的各地的同乡会,还有为家境不好的学徒寻找合适工作所设立的助学社,而最被众学徒看重但又门槛十分高的当属新商社。

新商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集结才能出众的学徒,集思广益,在就学期间就开始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运用到行商实践中,以期能走出一条独特的从商之道,同时也能为出师后的前途提前做好准备。麦高听闻不禁想到,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过商学堂又和现代大学完全不同,西北商学堂是为了向西北联合商会输送人才,他不免好奇,如果学徒自行创业,那么学堂的培养岂不是付之东流,而且搞不好还会有养虎为患的可能。

想到这,他也就将所思所想问了出来,吴凡听后,意味深长地朝他笑了笑,然后道“首先开创新商道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本朝对于商道林林总总的规定细致以极,你们之后的学习中会了解到的。其次,这新商社里大部分都是大家族的子弟,他们大都是为了向家族证明自己从而搞出来的名堂,而平民子弟一无本钱,二无人脉,又怎会那么容易就可以成功。而且在学堂期间的创业,无论什么类型,学堂都要占三成的干股,而且新商必要加入西北联合商会,这样不管新商发展成什么样子,学堂都是稳赚不赔,而且还能壮大商会的规模。”

麦高听着吴凡的解释不由暗暗点头,这样的操作确实可以让商会立于不败之地。

吴凡又提醒道“开创新商不易,很多大家族子弟,会在学堂内找寻低年级才能出众的学徒联合到一起,一个是证明他们看人的眼光和御下的能力,另一个就是提前培养自己的心腹班底,以图后续,但因为极有可能会涉及到大商家族的内斗,所以我建议还是尽量不要参与其中,一个弄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虽然学堂提倡学内事学内了,但是出师后谁又知道自己会在哪里讨生活呢,还是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对我们这些平民学徒最是要紧。”

麦高虽认为吴凡所言过于谨慎了,但小心驶得万年船,他还是很感激吴凡善意的提醒。

之后吴凡又简单的说了下学内课业的设置,一年的基本科目学习结束后,会根据考试成绩结合着学徒个人的意向分为四个专业:管,财,行,助。

管指的是培养未来商行的管事或者掌柜,财指的是培养商行的大帐和账房,行是培养行商商队的领队,助培养的是各类领头人身边的常随,这每个学科都设有天地玄黄四个班,只有每年的考试通过了才能向上升。这四个专业各有各的好处,全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自己最后的选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