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求学--放榜开学(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后

艳阳高照,暖风和煦,一切似乎都预兆着这是个好日子。今天正是商学堂的放榜之日,一早起来麦奶奶就打发小三子前往松涛山等候消息。麦高心里有成算,倒是并未过多担忧,反而优哉游哉地在家中的酒肆帮忙。

时过晌午,酒肆中已无客人颇为清闲,麦高坐在柜后,翻看着近段时间的账本,而麦奶奶则是坐立不安地向门口张望,不停地念叨着什么。忽地就听到由远及近地传来小三子大呼小叫的声音“过了,过了,少爷过了。”

门帘一打,小三子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老太太,少爷过了,少爷得了头名。”

闻言麦奶奶眼眶泛红,双手合十不停地念叨“谢天谢地,祖宗保佑。”家中其他诸人听闻这个好消息顿时也是一片欢腾。

小三子又道“上榜之人都要在四月二十八那日去学堂报道,老太太,这也没有几天了,咱们也该开始准备准备了。”

“正是,正是,高哥儿要去商学堂了,一应物件都该准备妥当。”麦奶奶随即同着听到信儿出来的麦姑姑和其他人商量起来。众人立时七嘴八舌地说着这也要带那也要带,大有把家里搬空之势。

麦高无奈道“奶奶,姑姑,我是去求学,不是搬家,带太多的东西反而显得不稳重,恐会惹师长厌烦,就带几身换洗衣物,备齐笔墨纸砚等物我看也就够了,如有短缺休憩之日我回来后再行置办即可。”麦奶奶觉得麦高所言也不无道理,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麦家诸人便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准备麦高可能需要的东西。

转瞬就到了四月二十八,麦高辞别家中诸人,又一次前往西北商学堂。车架再次行至商学堂的大门前时,麦高又一次体会到了大学开学新生入学的盛况。

大门口还是那几个壮汉,不过这次仍是只可以报道的学徒入内,那些家里携带着大包小裹的听闻不免挠头,看着周围好些少年欲哭无泪的模样,小三子不觉庆幸自家少爷的先见之明。麦高背起行笈,接过小三子递来的包袱,交代了几句让家人放心的话,便转身进了大门。

入得大门后,只见已经入内的学子分为六队,分别站在六张桌案之前,每张桌案旁写着甲字班,乙字班,丙字班,丁字班,戊字班,己字班。向侍人禀明自己的名字后,便被带到最左侧的案桌前,侍人躬身道“邵斋长,甲子班的麦高到了,这是最后一个了,甲子班全都到齐了。”

闻言静坐案前的夫子与一旁伫立的少年们都把目光移到了麦高的身上,看着麦高的布衣打扮,邵姓夫子微微蹙了蹙眉,眼中的厌烦之色一闪而过。“为商之道最应是诚实守信,守时更是重中之重,念在你初犯,便饶过你这一次,莫要因为一次考得好便轻浮了,以后若再有此类行径,你也不用呆了,免得污了我西北商学堂的清名。”邵斋长犀利地盯着麦高道。

麦高闻言不禁一愣,之前未听三子提及报道还有时间限制一说,而且门外还有许多未入内的学徒,邵斋长的这顿教训倒颇有些莫名其妙。转念一想,麦高又有些明悟,这怕是有人看他不顺眼,有意使绊子了。如今他初来乍到,倒不好和夫子理论,显得自己咄咄逼人。心念一定,麦高立刻躬身道“斋长教训的是,弟子断断不会再有下次了。”

邵斋长见他虚心受教,便也不再多言,勾了他的名字,交给他一块铜制小牌,又道“此牌是用以证明你的学徒身份,务必随身携带,出入学堂各处都需凭此牌,也可用来借阅藏书阁内的文献,切记不可遗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