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皇后娘娘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第51节(1 / 2)

加入书签

那男子便是新科状元连益了,两日前他在望京书阁的门口被一乡下汉子拦住,言说是他的妹子萧夫人遇到了歹人,人在李家。

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怀疑,便跟着李大郎一同到了李家村,然后他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再次见到了单纯的小姑娘,阿瑜。

阿瑜是当今陛下的正宫皇后,为何会沦落到这其貌不扬的农户家中?还言说她是遭遇了歹人。连益的心中百转千回,但什么都没有他再次见到了小阿瑜重要。

从他被嫡母暗算,只能躲在苏州的乡下养伤,到得知阿瑜因不愿嫁给舅母家的表兄离开苏州回望京去,再到他毅然决然地踏上进京赶考的路,最后阿瑜成为了皇后,他也终于考中了新科状元。

太久的时间了,物是人非,斗转星回,一切都已经变了。

就像他再也不能毫无顾忌地唤一句阿瑜,也不能摸摸她的小脑袋问她究竟遭遇了什么。

连益看着委屈巴巴的阿瑜,慢慢地露出一个带着克制的笑容,“是,她是我的妹妹,多谢大郎你们在危难之际收留了她。”

“连益,你可来了,我好害怕。”萧瑜眼巴巴地多看了他几眼,像是终于找到了信任的人一样絮絮叨叨地和他说着在苏州连夫人多么的坏,“连益,阿瑜怎么都找不到你,以为你被连夫人害死了。问到了连府你的下落,连夫人还凶了阿瑜,她还向娘亲告状,怂恿娘亲将阿瑜嫁给表哥。”

相处时日不多的小内监阿久终究比不上与她认识了许多年的连益,萧瑜像是从罐子里面倒豆子一般不管适不适合一股脑儿地将所有事情都说给连益听。

她嘟嘟囔囔地说着,连益就在她的身边静静地听着,有时候即便是小姑娘话说的含糊,长久的默契都让他听懂了她究竟在说些什么。

“阿瑜做的很对,不能留在苏州,否则你真的极有可能会被嫁给你的表兄。”连益看着那双干净的大眼睛,终究是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说出了这句话,“阿瑜,对不起,那个时候我不在苏州。”

萧瑜偏着头而后翘着唇角笑了笑,脸上有两分得意之色,“连益你说过爹爹对阿瑜有愧,阿瑜最聪慧了,就去爹爹面前哭。然后,爹爹就不让阿瑜嫁给表兄了,连益不在也没关系!”

“嗯,”连益也笑着点点头,“阿瑜是最聪慧的小仙女,不仅可以自己解决事情,而且还能帮我了。王侍郎的事情要多亏了阿瑜帮助,否则我的所有努力都要付诸东流了。”

萧瑜被连益夸赞了,眼睛眯起来十分的高兴,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付诸东流的意思就是先前所做的一切就像是被河水冲走了一般,河水冲走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没有阿瑜,我的状元就没了。”连益习惯性地给她解释,温声说道。

萧瑜认真地点点头,嘴中念叨了一遍付诸东流,意思就是她已经记下了。

看着她和往常一般无二的神色,连益有一瞬间的恍惚,仿若时间没有过去,仿若他们二人还在苏州。

“阿瑜,你是皇后,现在理应在皇宫之中,为何会到这农户家中?”屋中只有他们二人,连益即便不愿还是面对了现实,开口问她。

萧瑜闻言,十分乖巧地就将自己被坏女人占了身份的事情说出来,她说着还嘟囔了一句,“都是临王和太后做的,他们最坏了,他们还要陛下的皇位。”

连益的神色骤然变得严肃起来,李代桃僵偷梁换柱,如果没有门外的小内监末了将人偷偷藏起来,阿瑜这次必死无疑!

“那为何不到靖国公府去?那是阿瑜的父族,即便有不和他们也会绝对站在阿瑜的身边。”连益目光温和地看着她,到靖国公府求救是最稳妥的做法。

萧瑜被他看着低下头眨了眨眼睛,吞吞吐吐地道,“因为……阿瑜有事情不愿意他们知道。连益,你可以帮我想个办法把小公主藏起来吗?陛下不喜欢小公主。”

小公主?连益的瞳孔微缩,慢慢放在了她的身上,缓缓道,“阿瑜有孕了?”

萧瑜咧着嘴点点头,连忙又将陛下不喜欢小公主的事情说了出来,“陛下说他的血是脏的,可是连益你和阿瑜说过,所有人的血都是红色的呀,怎么会是脏的呢?”

连益心下一沉,他知道这其中可能牵扯到了皇室密辛,温声对着难掩疲倦的小姑娘道,“阿瑜莫急,小公主一定无事的。明日我到城中打探消息,我们再行打算。”

“还有临王和那个坏女人,他们会不会害陛下呀?阿瑜只有一点点生陛下的气,这么一点点,连益,你一定要帮陛下啊!陛下他是阿瑜的夫君。”萧瑜急着开口,陛下虽然将她关了起来,可是她一点都不想陛下有事。

连益深深吸了一口气,又摸了摸她的头,“你放心,陛下是一国之君,如今声名威望也有所增大,不会有事。”

这般说罢,连益未敢停歇,给了李大郎一些银子,匆忙折返望京城。今日是重阳节,临王前几日回来,宫中势必会在今日设下宴会,他猜想这会是临王动手的一个时机。

若是宫里的那名女子借着阿瑜的身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李家村到望京的距离足足数十公里,当连益再次回到望京的时候已经是日暮西垂,随即他亲眼看到了临王府被一身煞气的士兵围了起来。

尘埃落定,临王败了!连益松了一口气,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打听消息。

当他将注意力移到靖国公府身上的时候,恰巧听到了关于皇后刺杀陛下的流言,以及靖国公府的五姑娘进了宫未出来。

皱着眉头权衡一番,又思及阿瑜对腹中小公主的看重,连益想也许可以让阿瑜同他一起回苏州。等到望京城的风波平息,再修书一封到宫中。

那时,阿瑜的月份大了,小公主就能理所当然地留下来。

当然,此刻连益的决定究竟有没有私心,也只有他一个人知晓了。

第八十二章

萧瑜有了身孕之后就把自己当做了大宝贝, 她一听到连益和她说要一起回苏州,然后再让陛下去苏州来接她,就赶紧把自己在路上要用到的东西都说出来。

“连益, 要喝补汤,还要有软软的衣服,还要吃肉干。呀, 还要带好多香露!”掰着手指头她嘟嘟囔囔说了一大通, 临到最后忽然又来了一句,“连益,你有银子没有?阿瑜有金子, 给你用。”

在她心里, 连益可穷了, 以前他看的书还是阿瑜买来送给他的,连益的月钱都只有阿瑜的一半。这次从苏州城到望京城走了一圈,萧瑜小手托着脸叹了一口气, 她觉得连益肯定穷的就要连饭都吃不上了。

她一开口,阿久就立刻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鼓鼓的荷包,将里面所有的金子都递给新科状元。阿久也看到了, 状元只有一个书童,身上穿的衣袍已经发白了, 就连出行也只买得起一只小毛驴。

要知道,就连李大郎这种农户人家都有一头大毛驴,看着就比状元郎的那头要贵要精神。

娘娘腹中怀有身孕,最是不能怠慢的人,用的吃的要样样都是好的, 好在当时娘娘给了他荷包之时, 他谨慎放在了身上, 如今刚好拿出来用。

连益见此是哭笑不得,他的确囊中羞涩,但也万万不会委屈了阿瑜。

“阿瑜不必担心,这些杂务我会收拾妥当。”他是一个细心的人,自下了决定要带阿瑜一同回苏州,早在从望京城返回之际就在坊市里购置了不少物什,方方面面极为熨帖。

说完之后,他还从驴车上拿出了一个小匣子递给萧瑜,“路上也有阿瑜可以消遣的话本子,我们走官道,约莫大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苏州城了。”

萧瑜眼睛一亮,先是应了一声,后又犹豫着又问了一句,“连益,陛下真的没事吗?那个坏女人也被打跑了吗?”

她还是担心陛下,不知道是不是腹中有了小公主的缘故,她整个人开始喜欢胡思乱想,总是心慌慌的,害怕出现不好的事情。

虽然陛下将她关在未央宫中,又经常恐吓她,要扒了她的皮子,挖了她的眼睛,拔了她的舌头,又不允许她有小公主,但是,但是陛下是阿瑜的夫君呀,她不希望陛下有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