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116节(2 / 2)

加入书签

“臣领旨。”沈煊急忙领旨谢恩,正好他也对嘉明帝时期战船的建造水平与工艺颇为好奇,借此机会正好观摩一番。

而后天成帝又将目光移至黄义。“朕有意从众勋贵中则一将领,统筹海军之事,不知黄卿以为如何?”

按理说,已经有过一次海上战役的黄义才是最佳人选,然而对方身上另有重则,便只好退而求其次。

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京城为重,更别提还有几位王爷虎视眈眈。

至于为何是勋贵,沈煊心中猜测,陛下怕是想要冲那群老牌勋贵手中军权下手了。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只有先动起来,才能搅和得了一摊死水。

黄将军不知道有没有看出其中深意,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方才道:

“勋贵当中,臣到识得一人,姓徐名浩。此人与臣一般出身,为荣宁伯徐家旁支。且素来颇谙水性,勇武谋略都不弱于臣。”

“只是那位素来颇为刚直,不喜交际奉承,更是与家中关系不睦,这才籍籍无名至今。”

“哦,是吗?若此人当真如爱卿所言,便给他个机会倒也无妨。”

徐家啊,倒是个不错的切口。天成帝心中已有三分满意。剩下七分,便要看对方担不担得起这番重任。

见陛下这般神色,沈煊不由肯定了心中猜测,他想到翰林院中同为勋贵出身的郭子义。想来对方能花心思培养子弟读书,必然是存了该换门庭的心思。

郭家身为开国功臣之一,自古一家当中,文武难能同居高位,想来只要郭兄仕途有望,届时那位郭侯爷自然懂得取舍。

郭家,定然也是个不错的切口。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0-11 00:46:47~2020-10-12 00:49: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0739186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传说腐猫是阿宅 70瓶;无羡、昨夜西风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6章

自得了工部行走的名头儿, 沈煊每日馆中,只要是得了空闲,总是要过来瞧上一番的,甚至有时候一呆便是一日有余。

哪怕有了皇帝的旨意, 对于沈煊这般“狗拿耗子”的行径, 工部众官员面儿不露, 心里头却是极不得意的。

这种名为行走,是为监察的行径摆明儿了不是信不过他们嘛。他们工部虽处那在六部之末, 比不得人家翰林清贵。

但这般□□裸的打脸行为还是让众人颇为不适, 只觉得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就因着有几分运道,得了陛下青眼便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因着种种想法,再加上心里头不可言喻的嫉妒。众人待沈煊的态度自也不会好到哪里。平日里看起来倒是客客气气的,然而行动上却是疏离的紧。

总而言之, 就是一张笑脸,四口全闭。

而沈煊自接到旨意之时便对此有所预料, 这时候也不慌什么。反正经常露面儿的那些人大部分同他官职相仿。自己又顶着皇帝口谕,难道他主动开口问些什么, 对方还能视而不见?

至于孤立, 哦抱歉, 他是来干活儿的,又不是来唠嗑的。

不过比起官员阶级普遍的不待见, 沈煊在众工匠中却是极受欢迎。

船只这等大物件儿,自然不能一直在工部修建,工部众人不得不在京郊寻一宽敞之地。

京城里六月份儿的天还是颇有些热意的,这日,沈煊正一屁股坐在一块儿诺大的青板石上, 双腿打开撑在石头下方。一双袖子微微向上撸起,手里还拿泛着金黄色的窝窝头,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嚼吧着。周围蹲着几位汗流夹背的工匠们。

见沈煊是真的在吃这些东西,一名长的黑黝黝的匠人张了张嘴,最后鼓起胆子上前劝道:

“沈大人,您这般金贵,咋能跟着咱们吃这些呢?”

“如何就不能吃了?”沈煊笑笑,说话间还伸手掰起一片窝头送到嘴边儿。

“本官小时候还喜欢藏着这些当零嘴儿,因着这个,村里头还有好多小孩儿非要跟着本官。”

他当时也鸡贼的紧,带着一群小屁孩儿爬树跳河,调皮捣蛋,被发现了还用零食贿赂小伙伴儿给他顶锅。

结果 直到现在还有村里人说他什么,小时候便是个稳的住的,跟那普通的小娃子们丁点儿不一样。想想那些“小伙伴们”被打的通红的屁股,沈煊不厚道的笑了出来。

见眼前这位大人穿着个黑色布衣,神色自然的坐在石头上,说话做事并无半分架子,此时更是和气极了。众人因着对方官员身份绷起的神经总算松快了一些。

沈煊又深谙谈话技巧,又是自小村里头长大,几番家常话说下去,众人也慢慢放开了些许。

不过几日,沈煊便将几位“能工”的身家能耐知晓的差不多了。

古代手艺人向来是讲究代代相传,若非没有儿子,可以说看家的本事轻易不会传给外人。这几人无疑是这批工匠中能力最为突出,理论知识最为丰富的几位。

而工部,正是天下匠人梦寐以求的处,其中几乎可以是顶级工匠聚集之地。看来想要找前朝船只相关资料,还得尝试着从这几人下手。

不是他非要执着于前朝资料,只是虽然如今已有样品在前,然而众人仿制的进度依旧进行缓慢。

一个诺大的船只构造何其复杂,便是有了成品,很多细节工艺依旧卡在了原地。

而沈煊,作为学历史的,他对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却有了解,然而这些也仅仅限于大面儿上的,要他说什么关键技术他到能一一道来。

然而却绝对是理论的巨人,现实的矮子。

不过到底还有些理论基础,再加上现代耳濡目染的见识,偶尔观摩时还会提上一二意见,一开始众人还觉得对方瞎捣乱,奈何身为官员,他们这些工匠哪里敢违背对方的意思。只好不情不愿的应了下来。

谁成想,几次三番,对方居然绝大多数都能说到点子上,这可大大颠覆了众工匠对读书人的客观印象。再加上对方身为官员,本身便有极大的光环在身,几次之后,众人对沈煊倒是真心信服了起来。

沈煊见此,心中忽有一道亮光闪而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