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一场恶仗要打响(2 / 2)

加入书签

李兆同当即表示反对!

大明纸币这个名字,李兆同早就考虑到了,就是因为谐音梗,他才没有不识趣地提出来。

现在被刘健提到,他才站出来表示反对,并提及原因。

“不如叫大明钞票,怎么样?”

刘健出了一个主意,张懋也不示弱,很快想到了大明宝钞这个名词。

“不行,太俗了!”

李兆同还没提出反对,弘治皇帝首先否决了,

“而且,大明宝钞和大明钞票的名字差不多,这对我们赢回百姓的信任,是有损害的,所以,朕认为,这个名字,不妥当。”

“陛下,那我们应该给这个新的大明宝钞命什么名才好?”

“陛下,那我们应该给这个新的大明宝钞命什么名才好?”

刘健和张懋几乎同时将这句话问了出来。

“贤侄你来想一个。”

弘治皇帝想不出来,他把锅甩给了李兆同。

李兆同沉思了片刻,然后建议道:

“陛下,要不我们不纠结是否冠名大明二字,因为一旦冠名这俩字,谐音梗就很容易出现,然后取一个名字真的难。”

“不冠名大明二字……”

弘治皇帝沉吟了片刻,

“也行吧!那贤侄你有想到什么好名字吗?”

李兆同很想回答rb,可是,河蟹神兽扫视了他一眼,他当即就怂了,改口道:

“就直接叫钱票,如何?”

“直接叫钱票?”

弘治皇帝思忖了一小会儿,他也不想在这小事上浪费宝贵的时间了,于是直接道:

“也行吧,那就直接叫“钱票”了!”

“那陛下,这银行的事情,大概就说完了,我们重新说回‘一条鞭法’,京城、三角淀、天津卫,已经出现了银子贬值的情况,您是否同意在这三地试着实施‘一条鞭法’?”

李兆同还是对“一条鞭法”念念不忘,所以他把有关银行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他就重提“一条鞭法”,提醒弘治皇帝还没做出决定呢!

“试行吧!试行的范围和废除保甲制一样,就定在北直隶吧!”

搞出了银行,弘治皇帝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所以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

“轰隆隆——”

弘治皇帝等人,在三角淀住了三天了,他们没有立即离开,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弘治皇帝好不容易出来一次,想好好观察一下三角淀和天津卫的情况;

二是这两天天色阴沉得厉害,不适合赶路,加上李兆同对弘治皇帝说,是时候验收一些有关大明皇家军卫的成果了。

所以,弘治皇帝耐心得留了下来。

天色阴沉了两天,这雨终于要下下来了,此时,天空电闪雷鸣。

不用说,这肯定会是一场瓢泼大雨!

大明皇家军卫校场。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明皇家军卫的兄弟们,陛下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

李兆同拿着大喇叭,站在高台上喊话。

“时刻准备着!”

“那就好,大家收拾一下,每人前去监军处领取一件蓑衣,然后马上就出发。”

校场上的这些兵,虽然都是天子亲军中精挑细选出来,但这些兵基本上都是京营出身,大部分人,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所以,眼看马上就要下大雨了,李兆同却让他们马上就出发,饶是他们有一颗忠诚且坚定的心,也忍不住目光闪烁了起来。

一时间,校场的气氛有些凝重。

李兆同感受到了这种的凝重,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凝重。

所以,他才没先把这次具体要去做什么说在前头。

现在,见这些人凝重起来了,他才微微一笑,然后揭开谜底:

“你们放心,我得到陛下的命令,把你们集合起来,不是带你们去上战场的,而是带你们去出任务的!

这个任务,万分重要,且十分艰巨,所以,你们还是要把这个任务当场一场恶仗来看,要有一颗敢于牺牲的心。

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听说不是去上战场,大明皇家军卫的这些官兵松了一口气,所以,此刻他们的响应,那是如雷般贯耳,气势如虹!

然而,李兆同这个唱黑脸的不当人子,他拿起喇叭,把音量调到最高,喊话道:

“你们明白个屁!老子连什么任务都没说,你们激动个啥?赶着去送死吗?我告诉你们,我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敢于牺牲的心,但是,敢于牺牲并不等于盲目送死!

我是绝对不希望你们去盲目送死的!

包括陛下,包括太子,也不希望!

为什么?

因为陛下、太子,他们在你们身上砸了多少钱,多少心血,你们自己算算,你盲目地去送死,对得起陛下和太子吗?

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们在打这场恶仗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保护好百姓,至于其他钱财什么,那都是身外物。

保命要紧,明白了吗?!”

“明白了。”

刚被李兆同泼了冷水,这些官兵这一次回应不是很热烈,他们都强忍着感动,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李兆同这个不当人子家伙又来浇一盆冷水。

然而,这一次,李兆同却不打算反转了,所以,见这些人强忍着心中的热烈,不敢过于激动地回答,他的脸就黑了下来,然后他拿起调到最高音量的喇叭,吼道:

“我问你们听明白了吗?大声点,你们没吃饭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