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解决办法(2 / 2)

加入书签

………

三天之后,洛阳。

刘表大军已经来到了洛阳的城门前,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如普通攻城战那样为围三缺一,只是将一面出门堵住,其他方面根本就不管不顾,十分奇怪。

城墙上观阵的李政见此,皱着眉头对着李知问道:“父亲,敌人为何只堵住一面城门不管其他?难道他们就不怕我等从其他城门脱逃吗?”

“他们当然不怕!”李知冷笑了一声之后说道:“别人现在的兵力只剩下二十五六万人如果他们敢用围三缺一之策攻打洛阳,那他们就必须要分兵!

如此一来,他们在一面城墙前所布置的人马最多也就万人!

到时候,我等完全可以在两面城墙上面布置一两万人防守,而其他人则集中一起出城迎战!

我等甲胄远远强于敌人,只要人数相差不是太大,最终吃亏的必然是敌人!

而敌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不会傻乎乎地自寻死路呢。

反正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让我等失去洛阳这最后一道防线,只要攻陷洛阳,我等便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只能到处流窜,甚至于连后勤都供给不上!

所以,他们笃定我等绝对不敢舍弃洛阳城!

既然如此,那他们也就没必要再用围三缺一之策,还不如统合兵力只攻一面城墙,如此,既能保证他们的军队不会因意外而败亡,更能有效的制约我等。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他们不攻打其他城墙,我等也必须在其他城墙上安置军队防守谨防敌人突然袭击,这无形之中便削弱了我等的实力!”

说到这里,他双手撑着城墙,俯身朝着从外看去。

说实话,李知挺意外的,在虎牢关之战中,李知并没有发现敌人有多厉害,反而屡出错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懂行兵打仗的人在指挥大军作战。

但是来到洛阳之后,敌人竟然突然像是变了指挥官一般,整支军队都变得更加理智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李知眯着眼睛说道:“城外必然有智者!若不然,仅凭刘表那不通兵事之人,绝对不可能想出如此简单而精妙之策!”

“原来如此……”听完李知的话语之后,李政一脸恍然大悟。

本来他还以为敌人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连罪经典的攻城计策都不用了,但是现在看来,敌人恐怕另有打算。

就在李知父子二人讨论城下军队的时候,刘表等人也聚集在一起,看着不远处的洛阳城,讨论着如何进攻。

“异度,我等能不能接着用在虎牢关之时的疲敌之策?那办法不是挺有效的吗?”

听到刘表的问询之后,蒯越皱着眉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今时不同往日,敌人在虎牢关的时候之所以不敢分兵,是因为他们的兵马太少,一旦分兵,必然会被我等趁虚而入。

而现如今,城中有十万大军,哪怕是分兵,我等也奈何不了他们,所以,疲敌之策已然作废了!”

“嘶……”刘表有些头痛的揉了揉眉心之后,疑惑不解的问道:“何不直接将洛阳围起来?如此敌人的防守兵力必然会分散,到时候我等再用疲敌之策不就行了吗?”

刘表实在是不想放弃这个好用的计策。

说实话,在虎牢关战役中蒯越也出了不少的计策,但是最终也就那疲敌之策派上了用场,

这个计策是经过战场的考验,保证有用,刘表实在是不想再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所以他还想故伎重施。

然而,蒯越在听到刘表的话语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我等绝对不能分兵!

一旦分兵,敌人必然会仗着甲胄厉害的优势从一面城墙处突然袭击!

敌人手中有三万多骑兵,一旦他们突然袭击,必然能为在短时间之内给取得极大的战果,

而没有骑兵的我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突袭,如此一来,我等这攻城之人反而会落入下风!

所以,我等绝对不能分兵!”

“……”刘表听完蒯越的话之后,虽然心中不愿,但是他也知道蒯越说的有道理,便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对着一旁的黄忠问道:“汉升。你可有什么计划吗?”

黄忠乃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在虎牢关之战中虽然没取得多大战果,但是却也中规中矩,为人更是谨慎,十分得刘表的看重,所以刘表在无法可想的情况下,便情不自禁地对着黄忠问起了策。

黄忠听到刘表的话之后,皱着眉头,捋着花白的胡须说道:“我等对洛阳中的一切都不甚明了,连知己知彼都做不到又谈何计策?

依属下所见,我等还不如先攻一阵,试探一下敌人,看敌人到底做何反应再言其他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