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2 / 2)

加入书签

被卖东西的姑娘听见了,见她笑呵呵的跟大伙儿道:这个真的不贵,为了做这个用了不少调料呢,要是别的店家根本做不出这个味儿来。

最早卖光的就是猪血糕,那种大盘卖了三十多盘一点没剩下。这东西便宜味还好,不少人挺爱吃的。

没一会儿拆骨肉也卖光了。

猪尾巴和猪蹄子之类的东西价格贵一些,是最后卖光的。

杀猪的大骨都攒着,之前都做蛋花汤,以后骨头汤比蛋花汤更好喝。

第二天杀猪的事儿师爷亲自去的,这次的猪肉都是给县里供应的。都知道大家过年可能要买一些肉,县里的老百姓也是刚刚有钱,平日里很精打细算的也没限购,寻思他们能买多少,结果大意了,四十头猪居然没够卖。好多人别看平日里节省眼看过年了,也想吃一回好的。买肉十斤八斤的都不眨眼睛!

前面卖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把东西就没有了,后面排队的人傻眼了。师爷又吩咐人过去杀二十头并且也跟着搞了限购,一人五斤。寻思这次应该差不多够了吧,结果大伙儿掏钱的时候变得更痛快!

拆骨肉和卤猪蹄之类的也保留了下来,杀猪可给老百姓高兴的不得了,这几天县里人一到吃饭的时间都不在外面逗留,只要看见家里的炊烟开始飘扬了就准时开始期待家里的那顿饭。

方书净家里也炖了一点肉,做的就是带皮红烧肉,他们当地的小黑猪的确是口感很不错,不枉他们等待了那么久,猪肉是稍微有点韧性的不像普通的猪那么容易软烂,只要炖的好,哪怕肥肉吃起来都一点不腻。只是吃的时候必须要快,不然小山楂就要闹了,他最近开始吃辅食了之后发现大人的食物那么好吃,他的眼睛里充满着大大的疑惑,总是怀疑大人们总把好吃的留给自己吃。

吃着从老家带来最好的大米,再配上当地小黑猪的红烧肉真是绝配。

柳老头跟方老爹纷纷都展现出年轻人的食量,俩人像是比赛似得,一会儿添一碗,最后还是柳叶辰看不下去了道:师父你少吃一点,大晚上的吃多了不消化。

柳老头还嘴硬,说自己吃的再多都能消化,但被徒弟劝了之后他的确不像之前那么吃了。

方老爹吃到可口的饭菜也很高兴,道:好吃,这趟平阳县真的没白来。又去匠人村学了手艺和设计的相关东西又吃到了这边特产的小黑猪,要不是产量太少,他都想拿回去给大儿子一家尝一尝!

对方老爹来讲尤其是去匠人村此行超值。他也是几十年的老木匠了,要单说做东西来讲哪怕是在匠人村也是排的上号的,但就差在设计和意识之类差很多。来这边之后大家切磋学习,学到的东西在外头花钱都买不来,来到县城里还有小孙子抱。

方书净也高兴,小山楂平日是跟他们睡的,只要方氏他们一来就把小山楂丢给爷爷奶奶照看,他们二人享受没有孩子的时光倒也舒服。

第二天下人直接拉回来两扇处理完的猪肉道,说是师爷让他拿回来的,方书净收了,这是县里的福利,其他人也有只是没有这么多。

方老爹一看这么多猪肉,道:这么好的猪不做腊肉腊肠简直可惜了。虽然这边靠北边,平日也很冷不需要用盐来保存食物,但是腊肉腊肠别有一番风味,以前家里的腊肉都是方老爹做的。他就两个事儿最擅长,一个是做木匠一个是做腊货,方书净道:那您想怎么做就做,缺什么我叫人去买。

方老爹要来一些白酒和调味料,打算大显神威。

方氏则是抱着小山楂找到方书净道:我有话要跟你说。

方书净一听,连忙给亲娘带到书房里。这里是专门说话的地方。

方氏道:匠人村那边好小伙可多了,人老实还认干,没有花花肠子还有手艺,就是讨不到媳妇。到了岁数的人就爱给人保媒,以前方氏在老家的时候也给别人说成了好几对,现在去了匠人村,瞅这个也好,瞅那个也好只恨自己没生几个闺女!她着急啊,再说那么多大小伙子不找媳妇,劲儿都没处使。

方书净道:那您有什么想法?他这个父母官当的也不容易,不光要保证温饱,保证赚钱还要安排他们娶媳妇。这事儿实在也不能怪方书净,他们县里就存在男多女少的问题,最近还是他们村发展起来,很多外村的嫁过来才缓解了这个现状,其他村里成不了亲的光棍还有大把。

方氏道:以前说媒都是一对一对介绍这太麻烦,不如你一个县太爷专门弄一个赏花会啥的。

方书净一听乐了,道:娘,您还知道赏花会呢?

方氏得意道:戏文上都这么写。

方书净道:现在是冬天甭说花了,连山上都光秃秃一片。

方氏着急了:那怎么办?她在匠人村住了好多日子,看见那些年轻人都跟看儿子似得,不少人也想成亲,还朝她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她就记在心里可当个事儿办了。

方书净道:您先别着急回头我安排安排。他把这事儿看的很重要,让师爷吩咐下去,谁要是想着好办法,奖励十斤猪肉。

猪肉在县里现在可是硬通货,虽然他们的补给已经发了,但是谁家还没有点人情往来,再吃上几顿就没有了,现在出去买还得排队还得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方书净很快就征集到了好办法,是底下的一个小衙役说的,让把方圆十里的媒婆都给找来,让那些姑娘们戴面纱过去相看。

这个倒是靠谱,以前相亲都是一个一个相,这次是一群一群的相。

随后叫师爷把方圆十里有名的媒婆都给找出来了,媒婆一听眼睛都一亮。道:县里给保媒。这可是她干这么多年来头一次的事情,要是哪家姑娘能赶上这一遭那可真是够说一辈子了。再说手艺人工匠又不是奴籍,还给县里干活儿,这条件在媒婆眼中是一等一的好条件。随后就收拾了,要找合适的人家,大媒婆做起事情来果然不同,才五天就找来了五十个姑娘,让那边也出五十个小伙先看看!

得到消息方书净就告诉方氏了,方氏高兴对方书净道:一家有女千家求,多叫几个小伙子过去。随后就张罗着要回去,那些匠人小伙子平日里干活儿弄的灰头土脸的,要是见姑娘可得好好收拾一下,像寻常那样可不成。

她是真上心了,奈何方老爹还在做腊肉腊肠又是拌料又是腌制最后灌香肠。有活儿牵绊着他,方氏只好撸着袖子先帮他做腊肠,商量好这边弄完两人赶紧回匠人村。弄的方书净都忍不住道:娘,你在那边是不是还有私生子。

方氏笑骂了一句:滚蛋。

方氏两口子在县里又呆了两天等熏好腊肠腊肉悬挂在房檐下,俩人才回了匠人村顺便把这个好消息给带回去。把消息带到之后,匠人村里的小伙子炸开了锅。

什么,要相亲能相中我不?

人家姑娘要选肯定选我!

呸,人家姑娘眼瞎啊。

嘴上这么说,但实际上他们却偷偷用公分换衣裳,还有那些更机灵的用公分换一点女孩子爱吃的小点心,打算讨佳人欢心,谁还不想搂媳妇。

方氏家门口不少人凑在门前,都是光棍来取经的,方氏一讲,他们懵懵懂懂的却听的非常认真!

反正总结起来就是脑子要灵光,要尊重对方,还要适当的表现,这对他们打小干活儿的人来说真的很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