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2 / 2)

加入书签

先生们觉得送这个好,比给钱都好。看着眼睛都放光。

等到晚上开饭的时候,馒头都被抢疯了。

各种香味传来吗,方书净家的炒咸菜味道好,那汤汁蘸着馒头都好吃。

之前在方书净那里蹭了一条没够吃,终于买到了大大方方拿到桌子上,打算吃个过瘾。

咸菜就馒头绝配,结果不知不觉的就吃进去半坛子,碰上那大方的,还拿出来倒在碗里,同窗好友也夹几筷子,就是不扛吃,一顿就吃光了。

咸菜里的瘦肉丁也好吃,肉质紧实吃在嘴里就是一个个的小惊喜。

闻先生跟骆先生也来饭厅吃的,有学生送的小咸菜不光下饭还倍儿有面子。没看严黑脸总过来蹭么。其余的先生也馋这口,就是拉不下脸过来要,感慨着他们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学生呢?

第48章 比试

在山林书院学习时间安排的很满, 而且甲班的同学要么就是过目不忘的天才,要么就是非常刻苦的人。

每天有几节课,其余的时间都在宿舍里自学。这边的油灯每天都要燃到子时, 天不亮大伙儿都起来读书。

这样的氛围的确比私塾里要浓郁的多。

方书净现在成了甲班的红人,不是因为大伙儿爱吃吃他家的小咸菜, 而是方书净的随堂笔记非常的全。上课的时候总有遗漏的点, 只要借过去稍微一看就明白了。

而且方书净大方, 无论谁管他借都可以。在甲班里还是成绩为重, 他每一次随堂的考试都能考到中档水平。大伙儿都觉得他拿下秀才考试没有悬念。

方书净闲着无事的时候, 就会把媳妇给他的信打开看一看, 媳妇在信上可惦记他了。

每一次看到他写的字的时候就如同看见他人了。

同宿舍里的虽然没见过方书净的媳妇,但已经有很多想象了, 肯定是个倾城倾国的佳人才能让他这么惦记。

方书净回了一封信, 寄了出去之后刘林才凑过来, 道:写完了?刚才写信的时候他都不敢往前面凑,看着方书净人挺温柔吧,但谁要在他写信的时候凑过来, 他会发火。

刘林道:这个月休沐,我们去镇上喝酒啊?每一次休沐时间太过短暂,还不如就在这边放松放松呢。

刘林见方书净兴致淡淡, 道:方师弟,我们去山下不全是为了喝酒,山下也有不少书生才子, 酒桌上推杯换盏的之后可以认识一些朋友。像他们这种要考举人的,历年来能考上的都是这些名人既能扬名,又能认识一些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就连陈老实这样的人每个月都要参加几次。

方书净道:那好吧。

刘林一见他答应了, 略准备准备就下山去了。山林书院脚下的镇依山傍水,小镇上的风景很好,进了城就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玩的,但最多的还是各种的书斋,里面都有一些名家私藏的杂书品种繁多,看的应接不暇。

刘林带他去了一个酒楼。刚一进去,就看见满的题字。

店小二见他们也是书生的样子,道:

两位公子,墙上的这些都是这些年的举人老爷们提的,咱家店里出了二十多位举人呢,风水好,要不您尝尝我们店里的状元红?

读书人都想拿一个好彩头,一听闻这个,道:来一壶。

好嘞,二位里头请,半个时辰之后小店的一搂有以文会友的活动,欢迎二位公子参加。若是拿到了魁首可得一坛赠酒。店小二倒是个机灵人,几句话就把事情给解释清楚了。

刘林带着他上了二楼的包间,坐下道:咱们今儿也试试,看看能不能拿到他们赠送的状元红,单独买这一坛要二两银子呢。就是一壶也要五百文。

没一会儿店小二就把酒壶上来,还赠送了一些凉拌菜:您二位慢用。店小二说完,弯着腰退出去了。

刘林感慨道:还是他们这里会做生意。最开始只要是山林书院的书生都可以来这边题字,每次可以换一壶酒,着实积攒了不少,只要有考上的书生就会把字画挂上,吸引人过来喝。每一次书院休沐,这边的人都是最多的,写的诗作一旦拿到了魁首可就扬名了。

俩人刚来没多久,就听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来的人是个油头粉面的男人,吊眼梢,看着有种诡异的媚气,不像正经人。

刘林没准备,被他们破门而入的巨响弄的吓了一跳:你是谁?

这男子叫徐文,是徐子洋的表弟。以前方书净在徐家的时候,徐文就百般的瞧不上他。因为俩人一直比较他总是略输一头。

自从方书净被赶走之后他可算扬眉吐气了,冷笑道:刚才我在楼下就看见你了。没想到你还有脸回来念书。

刘林不知道发生了啥,但能感觉到他的不善,微微皱起了眉头,道: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方书净也很反感他,道:这普天之下自然是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徐文知道他回了农户家里。猜他的日子肯定不如在徐家当少爷的时候舒服。上下打量了一眼,丝毫不掩饰自己言语里的厌恶,道:像你这样的人,也配来这种地方。看见你一眼我都恶心。

他说这话实在是过分连在旁的刘林都火了,想要冲过去跟他理论,却被方书净给拦住了,道:既然病的不清,就应该瞧好病再来。

徐文没想到他竟这么沉得住气,倒显得他上钻下跳有些可笑,怒道:你不就是区区一个童生么,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没了显赫的身份照样瞧不起他。

方书净笑道:你还瞧不起童生?你连童生都不是呢,等你考上了再说吧。

徐文道:你给我等着。他虽然考的不好,但他爹资助了一个书生,还认了干儿子。平日里念书的费用都他们家出。徐文心里暗骂他别得意,总有他笑不出来的时候。

徐文走了,刘林道:方师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方书净就把之前两家抱错孩子的事儿跟他讲了一下,听的他目瞪口呆。心里越发的佩服方书净,没想到他经历了那么多,曾经过那么富足的生活一下子回到了乡下,这样大的落差足以摧毁一个人,但他却挺住了。

怪不得他虽出身农家,气质却温润如玉,原来早就把他打磨出来了。

不过刘林却有些担心,徐文那人一看就不是什么正派的人,不知道要耍什么阴招。

没一会儿徐文果然来了,还带了一个书生过来。刘林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书生他认得就是上一次的魁首叫何玉。也是一个少年天才,当初没有入他们山林书院,但是甲班的人对他都不陌生。好几次论辩和写诗都不落下风。

何玉还是童生,野心甚大,想要在一年之内连中三元。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跟徐文搅和在一块。

徐文道:你刚才不是嘲讽我学问不行么,我特意找来一个帮手。人家也是童生,到时候可别说我欺负你。

刘林在旁边听的吐血,把上一次魁首拉出来还算不欺负人,那什么才算欺负人?

徐文道:不如你们切磋鄙视鄙视。谁要是落败了谁禁考一年这么样?

他在包间的门口吵吵嚷嚷的,本来这边的书生就多,他们这一吵把很多正在喝酒聊天的书生给喊了出来。纷纷凑出来凑热闹道:怎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