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章(2 / 2)

加入书签

另一边小多和乐乐也在看着周逊笑,平日里跟着周逊的侍卫,也笑。

不知不觉间,周逊突然意识到,自己仿佛又有了一群家人。尽管名义上他们只是他的仆从,这样说起来实在是有些没规矩可这个世界上,你能认识、并且日夜相伴的人不就那么几个么?

他于是浅浅地笑了,嗯了一声。

临到要走了,莲蓉问周逊道:公子今天可要带什么腰饰走?

带这个走吧。周逊从古朴的盒子里,掏出了一枚玉佩来。

那枚玉佩很老旧了,且并不莹润,可他握着它,就像握着他曾经的一整个世界。

那个湿漉漉的,总有懦弱的女人在哭的世界。

他将玉佩佩在了自己的身上,离开了自己的府邸。直到周逊走后,柠檬才小声道:皇上,是很好的人啊。

莲蓉轻轻点点头。

柠檬又说:皇上对公子那么好,公子也放下了王府的那些事。可我为什么觉得,还是有一些事是公子走不出去的?

小多在她们身后喊:喂,没规没矩的,怎么能在背后讨论公子呢?

莲蓉静了一会儿,她摸了摸自己下过厨的手轻声道:或许有些事情,尤其是与小时候有关的事情,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吧。比如我有时也会想起当时哥哥把我卖掉的时候。我一直哭,可他拿着钱头也不回,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啦。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是可以被卖掉,被自己唯一的亲人给卖掉的啊。

你那个哥哥现在在哪里呢?柠檬问她。

他死啦。莲蓉说,他用卖掉我的钱去赌场混了好几天,全输光了,最后被人打死了,扔到河里啦。你说,他卖了我,还是这个下场,是不是很可笑?

可她直到那时才发现,自己出生是个女孩。她没有被爹娘爱过,连哥哥也可以卖了她。

她嘴上说着可笑,柠檬静了静,把自己的脑袋放在了她的肩膀上。

而另一边,周逊在路上,看见了严尚书。

第124章 鲁丞相看到玉牌

正所谓冤家路窄。周逊抵达宫门时, 严尚书正与严嘉在那处话别。严嘉在父亲面前依旧是恭顺沉默的,周逊到时,正听见严尚书低声道:今年殿试有了变化,非独皇上一人钦点御批头三名, 而是除了皇上之外还有两名主考官, 以及两名大臣提问审核。不过你不必紧张, 做好自己就行了

严嘉点点头,他看起来隐约间有些心不在焉。严尚书又道:至于那个周逊,你不必担心。今日鲁丞相在那两名大臣之中,有他在,一定

他的声音小了下来,这时周逊身后却传来了一个声音:周逊!

严尚书:

严嘉:

周逊:

我叫了你好几声你怎么不回答我?

周逊说:没听到。

没听到?你以为我会信吗?李邈冷笑,你分明是故意装聋作哑,故意蔑视我!

周逊:

别以为你在榜上的名字写在我前面,这回复试的名次也能在我前面了。李邈道, 还有,你怎么到了地方还不进去?嗯?严大人,严嘉,你们也在这里?

气氛一时相当的沉重。周逊越过三人,道:我先进去了。

李邈不依不饶地跟在他身后:怎么,你心虚了?没准备好?不敢面对我?害怕被我超越?

周逊:和这个人真的一句话都没什么好讲的。

在他们身后, 严嘉也告别了严父。他远远地看着周逊和李邈两人的背影, 抿了抿嘴唇。

殿试的策问环节从黎明直到日暮。到日暮时,众人交了卷, 暂住在宫里的小馆之内。在紧张的等待之后,考生们终于听见了最终的三名幸运儿被传唤的声音。

被传唤到的第一人是严嘉,他身为严尚书的独子, 这并不让人意外。严嘉闻言也没有什么喜色,他的情绪像是彻底被封住了。

第二人则是李邈,他是护国公府世子,这也不让人意外。李邈闻言像是只骄傲的孔雀,连尾巴都翘起来了。真没想到这仿佛草包一样的公子居然还真能写出好文章来。

只是第三人则是一个过去曾名不见经传,半年前曾在京城中声名鹊起片刻,之后却又不见声息的,名叫周逊的普通考生。

消息出来,当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眼见着得中一甲者离开,留下的考生在郁闷之余,又开始窃窃私语。他们将严嘉和李邈扒了个底朝天,可对于不甚了解的周逊,却没有什么好说的,周逊的容貌风度更是没有任何让人能指摘的借口。到了最后,也只有一个考生不甘心地道:到底什么样的家人会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一个逊字?逊色的逊?差,比不上,及不上?盼着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哪有这样取名的?

而风口浪尖上的三人对此丝毫不知。此刻,他们正站在大殿里,面对着前边的五尊大神的盘问。

这五尊大神里的四尊都是皇帝找来的陪审团他的文化知识还是不过硬,生怕自己在询问陆上最强的三名文科学霸时露怯,因此特地搞了这么个五人评审制度他一个,主考官两个,再找来德高望重的大臣两名。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偷懒的行为居然获得了朝野之间的一致好评,大臣们纷纷赞美皇上推陈出新,很有民主之光。

这四尊大神分别是两名主考一名是德高望重的顾大学士,雪白的胡子比头顶雪白的头发长,因此常年带帽。这名大学士看谁都是笑眯眯的,或许是年纪大了,性格也慈祥了起来。

而另一名则是礼部侍郎。他神情严肃,瞟过周逊的眼光,让周逊觉得来者非常不善。他想了想,记起此人和严尚书似乎是友人。

而两名大臣,一名是上回以妾生子恶意揣度过周逊的鲁丞相。另一名看着却很眼生。那人看起来三十多岁,举手投足之间风姿卓绝。旁边的人介绍道:这位是皇上的皇叔端王,平日里定居在梁州。

端王容瑜周逊听说过与他有关的传闻。

端王在的梁州,周采被流放的云州,和之前闹时疫的西洲都在大凉、北魏和景朝的交界处上。因此梁州闹起山匪可不得了,万一那群山匪和北魏勾结起来,整个梁州将被他们长驱直入。而这名端王年轻时曾仅凭一人之力剿灭了梁州最有名的一伙山贼似乎是叫万家寨,并将他们收编为了朝廷的军队万家军。

旁边的李邈却小小地激动了一下,看起来他对这名端王十分憧憬。

端王自己似乎也感受到了众人好奇的眼光,他笑了笑,道:内人回京有事,承蒙皇上邀请,本王不才,便来陪审。

哦,内人。周逊想,想必是端王妃了。不过他对皇亲国戚的八卦一直不太感兴趣,不过那名端王妃能陪着端王在苦寒的梁州驻守多年,想必也是一名十分温柔贤淑的女子。

介绍了几句来者的身份,殿试正式开始。

不过殿试的内容倒和周逊想得不太一样。在他想象中,殿试到底是要庄严许多的。可不幸的是,皇帝身为皇帝,自然是其他四位大神的推举下第一个进行发言。皇帝将那三张卷子拿起来继续看,道:为了保证复试的公平性,你们的卷子都是由誊写官手抄后,再交由阅卷官去审,再将最好的十张交由朕及四位爱卿以点选出前三张的。因此,朕也不知道,是你们三个人出现在殿内。

他像是随口这么一说,周逊心里却更安定了些。皇帝这是在告诉所有人,周逊的殿试,来得堂堂正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