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在年代文里当炮灰[七零] 第143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光如此,在这一天,所有报社的报刊内容,都以“女排精神”为题,占据了报纸整个正面的位置。

广播、新闻、报纸……所有行走在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说着这件足够全国人民自豪的事情。

华国女排在这一次的胜利,鼓舞了全华国的人民,让他们都领悟到了“华国女排”“女排精神”的力量!

全民振奋,全民高呼,全民激昂!

走在街上,苏苗苗真正感受到了这一年,这一时代,人们对于这一胜利所涌现的情绪。

华国女排所引领的女排精神,应该新华国成立以来,最珍贵,也长久的情感。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们的胜利就像是一针强心针,深深地扎进了所有佝偻了多年脊背的华国人的心里。

她们用一次次的扣杀向全世界的人民展现了来自华国的力量,也让所有华国人挺直了腰杆,亮出了肌肉。

而等到了厂子,看着比以往更加激动面对自己的工人们,苏苗苗知道,在这一场以“女排精神”为主题的策划案,商业战中,她也成为了胜利者。

赵国光涨红了一张脸跑到苏苗苗面前,激动地喊道:“全都卖出去了,厂长,我们的产品全都卖出去了,而且还供不应求!现在,全国的人民都知道咱们梧桐制造是这一次女排活动的赞助商,知道她们是穿着印有咱们品牌名字的战服,赢得的这次胜利的!”

说着,赵国光拿着手里的报纸,将报纸最上头的女排决赛时的照片指给苏苗苗看:“您看,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印上了这张照片,梧桐制造,这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厂的名字啊!”

早就清楚会有这样盛况的苏苗苗也忍不住笑开了颜,但在面对全体厂工都如此激动的样子,苏苗苗知道,自己必须要保持冷静。

越是这样令人欢呼雀跃的情形,他们越要保持镇静,以达成后续厂子的发展与出货量。

面对全体工人,苏苗苗站在高处,扬声道:“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人民日报》用整个头版庆祝女排夺冠:‘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华国。’并在文字旁侧刊登了所有女排姑娘和教练的单人照片。她们是我们成了国家的英雄!而等到明天央台直播女排凯旋的时候,我们的英雄们,还会穿上印有我们厂名字的衣服,接受全国人民的欢迎与称赞!”

“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同女排胜利一起被全国关注的企业,作为被印在女排选手在决赛时所穿战服的企业,我们一定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加大生产力度,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梧桐制造是同女排英雄们一起,立志于奋斗在华国,奋斗在世界的企业!”

苏苗苗的话,成功激励了工人们,他们一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在为华国女排的胜利舔砖加瓦,工人们就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而事实也的确如苏苗苗所说,她的梧桐制造,在这一次赞助支持女排比赛,并同体育总局达成的合作中,也终于被全国人民,包括各级领导所关注到了。

梧桐制造,或许将成为华国第一个走上国际的民营企业。

作者有话要说:

注:1“《人民日报》用整个头版庆祝华国女排夺冠:‘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华国。’并在文字旁侧刊登了所有女排姑娘和教练的单人照片。她们是我们成了国家的英雄!”这一段话引用自当年女排夺冠时《人民日报》的报道。

关于顾岁安同苏苗苗说这个华侨回国的事情,完全是为剧情服务,而且这也的确是说了也不会给国家造成任何不好影响的事情(敲黑板)在文中我也说明了,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还有就是,昨天那一章赵小男两个人押注的事情也纯属私设,拒绝赌博,拒绝赌球,公平公正公开!

有钱可以支持我们国家的福彩事业!

感谢在2020-10-26 22:17:28~2020-10-27 23:00: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天吃栗子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3章

华国在世界杯上的首次夺冠,昭示着属于体育强国时代的到来。

“女排精神”在被大肆宣传的同时,也成功将苏苗苗所创办的“梧桐制造”这一品牌推上了巅峰。

“买副食品,就选梧桐制造”这一广告词,在这一年彻底印刻在了每一个华国人的心中。

梧桐制造的产品彻底开启势不可挡的发展劲头。

从这一年的热销,到在未来几十年间,仍处于食品产业的领军位置的不败之地,再到成为全世界人民都知晓的驰名品牌所凭借的,便是苏苗苗这一将会成为华国传奇女商人的智慧与领导。

当然了,目前阶段还处于单纯只是想赚钱的苏苗苗现在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能走到多远,站到多高。

如今她全部的心思都在顾岁安所说的华侨回国上面。

虽说女排夺冠让人很振奋,梧桐制造名声响彻全国也让她很兴奋,但是对于已经成功,并且完全可以交给其他人负责的关于这一次女排策划案的后续工作,苏苗苗作为一个厂长自然就不需要亲力亲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听下边那群跟打了鸡血似的下属来跟自己汇报工作就行。

如果一个厂子是一艘帆船,那么苏苗苗作为船长所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好这艘船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哪怕船板上破了个洞,也要她亲自去拿着榔头敲敲打打修补好。

所以,在将相应的工作都分配给适合完成这件事的下属手里后,苏苗苗就开始思索起,这群回国华侨的目的,与可能带给自己厂的冲击。

他们回国的目的不用太多思考,不外乎是纯粹的爱国思想,或者是一边打着回国口号,一边想要过来投资华国这一才刚刚起步,还有大片肥沃土地可开发投资的市场。

说实话,对于这些华侨在国外的处境,苏苗苗倒也不是为着“同行是冤家”而产生的排挤,而是她真的觉得这群华侨在外国的日子应该是相当不好过。

苏苗苗相信,这群人肯定是在国外赚了不少钱,或者是在当年带着大批资产去的国外,如今手里的钱肯定是有很多,不然外交部那边也不会这么重视。

但以那些外国佬对华国人的惯来的高傲模样,苏苗苗觉得,这些华侨哪怕是有再多的钱,在那些外国佬眼里应该还是处在被歧视的位置,甚至是被排斥剥削的处境。

所以,这群人在听到改革开放的消息以后,想要回国的心情应该是真的,帮助改善国内经济也应该是真的,毕竟能站着赚钱,谁又愿意跪着呢?

“真是有些让人头疼啊……”想到接下来首都以及各个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会因为这些华侨的到来,而产生无法预知的改变,苏苗苗就忍不住一阵头疼。

面对那些在国外摸爬滚打一圈,个个都狡猾得像是老狐狸一般的华侨,哪怕是苏苗苗也不免感到困扰。

就跟那年春晚的经典对白一样。

都是千年的狐狸,那聊斋玩起来也还是会让人感到惊悚啊!

…………

就在苏苗苗计划着是不是应该再利用现在这个机会,多跟政府那边批几块地皮购买权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刘畅站在门口道:“厂长,销售部的赵主任和蔡平回来了,他们说有事想见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